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
  • 主頁 Home
    • 北美改革宗長老會歷史
    •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簡介
  • 我們的信仰 Our Confessions
    • 西敏斯特信仰告白 The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西敏斯特大要理問答 The 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
    • 西敏斯特小要理問答 The 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
    • 多特信條 Canons of Dort
    • 85要理問答補充 Catechism Supplement
    • 孩童教理問答 Catechism For Young Children
  • 主日信息總覽表Sermons
    • 什麼是改革宗長老會
    • 新生命系列-彼得前後書
    • 馬太福音 1-4章
    • 馬太福音 5-7章 登山寶訓
    • 馬太福音13章-天國的奧秘
    • 馬太福音 14-17 章 君王退隱
    • 馬太福音 18 章 天國生命
    • 馬太福音 19-20 天國實際
    • 馬太福音 21-23章 衝突與決裂
    • 馬太福音 24-25 章 橄欖山寶訓
    • 馬太福音 26-28 章 基督的十字架
    • 約翰福音
    • 羅馬書 8 章 生命聖靈律之新生命樣式
    • 以弗所書
    • 創世記
    • 提摩太前書
    • 詩篇 系列
    • 傳道書
    • 箴言書
    • 猶大書 3-4
    • 哈巴谷書
    • 歷代誌
    • 但以理書
    • 帖撒羅尼迦前書
  • 敬拜禮儀 Liturgies
    • 我們的敬拜 Our Worship >
      • 本週-敬拜禮儀 01
      • 本週-敬拜禮儀 02
      • 本週-敬拜禮儀 03
      • 本週-敬拜禮儀 04
      • 本週-敬拜禮儀 05
      • 本週-敬拜禮儀 06
      • 本週-敬拜禮儀 07
      • 本週-敬拜禮儀 08
      • 本週-敬拜禮儀 09
      • 本週-敬拜禮儀 10
      • 敬拜神學入門 Public Worship 101
      • 敬拜詩篇 Psalms for Worship
      • 敬拜之規範性原則 Regulative Principle of Worship
      • 聖約敬拜規範原則與命令
      • 讀唱詩篇 Exclusive Psalmody
      • 西敏斯特大會與獨頌詩篇 Westminster Assembly and Exclusive Psalmody
      • 改革宗教會的詩篇頌唱歷史 John Calvin and the Psalmody of the Reformed Church
      • 英文詩歌在敬拜中的演變 The English Hymn: Its Development and Use in Worship
      • 西敏斯特會議與講道的改革
    • 聖餐禮儀 Lord's Supper
    • 領聖餐會員盟約
    • 成人洗禮 Baptism of an Adult
  • ASRPCI 部落格 Blog
  • 1/2019 每日讀經靈修
  • 12/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11/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 10/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9/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 8/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7/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啟示錄 查經】 導論 01-03
    • 啟示錄 導論 04-06
    • 啟示錄 1章 07 天上異象
    • 啟示錄 2-3章 08 七個教會
    • 啟示錄 4-5章 09 神的寶座
    • 啟示錄 6-7章 10 七印
    • 啟示錄 8-11章 11 七號
    • 啟示錄 12-14章 12 七段歷史
    • 啟示錄 15-16章 13 七碗
    • 啟示錄 17-19 章 14 巴比倫
    • 啟示錄 19 章 15 騎白馬的審判
    • 啟示錄 20-21章 16 最後的審判
    • 啟示錄 21-22章 17 新耶路撒冷
    • 啟示錄 22章 18 結尾與勸勉
  • 查經 Bible Study-羅馬書
  • 查經 Bible Study— 加拉太書
  • 最近活動 Latest Events
  • 社區服事 Community Outreach
  • 領聖餐會員盟約 Covenant of Communicant Membership
  • 神聖盟約 Sacred Bond
  • 聖經重要議題
    • 01-神國度的起源
    • 02-神國度的建造與發展
    • 03-普遍恩典之約
    • 04- 亞伯拉罕之約
    • 05- 摩西之約
    • 06- 會幕
  • 改革宗神學 必讀書目
  • 改革宗長老會治會章程RPCNA Constitution
  • 聖經圖表
  • 聖潔-Holiness 萊爾 J.C .Ryle
  • 神的國度 聖經專題講座
  • 準備釋經講道 Danny Prutow
  • 準備釋經講道-Steven Lawson
  • 準備釋經講道-John MacArthur
  • 釋經講道講座-Rev.Sawtelle
    • 1-理論與講道
    • 2-德行與講道
    • 3-神學與講道
    • 4-經文分析與講道
    • 5-應用與講道
    • 6-修辭與講道
    • 7-預備與講道
    • 8-禱告與講道
  • Youtube 視頻操作
  • 聖經的教會論
  • Blog

 普遍恩典之約
The Covenant of Common Grace
熱門議題-03
HOt Topic

回返熱門議題

03

普遍恩典之約/挪亞之約
The Covenant of Common Grace/ The Noahic Covenant

1. 挪亞時代的洪水描述了神藉著審判帶出了一個「新創造」(New Creation)。

2. 挪亞是一個義人(創6:9)。他是神揀選的忠心傳道者,順服神的旨意,按照神的藍圖建造方舟(教會)。藉著他的義使他的全家得救。

3. 挪亞預表了基督:基督受父差遣執行恩典之約,順服父的旨意建造神的國度/教會,祂的義為祂的子民成就了永遠的救恩。

4. 洪水的敘述文結構:

                         A- 建造方舟(6:13-22):執行恩典之約-建造教會
                              B- 進方舟(7:1-5)
                                    C- 水漲(7:6-12)
                                         D- 洪水氾濫(7:13-24):執行行為之約的審判-預表末世的審判
                                    C’-水落(8:1-14)
                              B'-出方舟(8:15-19)
                         A’-建造祭壇(8:20-22):執行恩典之約-進入新創造

5. 普遍恩典之約(創8:20-9:17)The Covenant of Common Grace 

          A-穩定大自然秩序的命令(8:20-22):恩典之約的執行
                   8:20 挪亞為耶和華[יְהוָה] (Yahweh) 築了一座壇,拿各類潔淨的牲畜、飛鳥獻在壇上為燔祭。21 耶和華聞那馨香之氣,就                              心裏說:「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裏懷著惡念),也不再按著我才行的滅各種的活物了。22 地還存留的                              時稼穡、寒暑、冬夏、晝夜就永不停息了。」 

                    B-人類在恩典下發展,家庭持續繁衍生命:文化經濟發展的命令(9:1)
                                               1上帝[אֱלוֹהַּ](Elohim) 賜福給挪亞和他的兒子,對他們說:你們要生養眾多,遍滿了地。

                                 C-人類在地上統治管理:生命的維持與保護-大自然的維護和供應的命令
                                               2 凡地上的走獸和空中的飛鳥都必驚恐,懼怕你們,連地上一切的昆蟲並海裏一切的魚都交付你們的手。
                                               
3 凡活著的動物都可以作你們的食物。這一切我都賜給你們,如同菜蔬一樣。4 惟獨肉帶著血
,那就是牠的                                                   生命,你們不可吃。
                
                                 C
’-人類在地上統治管理:生命的維持與保護-政府的設立,控制罪的命令
                                               5 流你們血、害你們命的,無論是獸是人,我必討他的罪,就是向各人的弟兄也是如此。
                                               6 凡流人血的,他的血也必被人所流,因為上帝造人是照自己的形像造的。(參考:羅12:1-4;彼前2:13-14)

 
                     B’-人類在恩典下發展,家庭持續繁衍生命:文化經濟發展的命令 (9:7)
                                              7 你們要生養眾多,在地上昌盛繁茂。

            A’-穩定大自然秩序的命令(9:8-11):普遍恩典之約的設立。
                     9:8 上帝[אֱלוֹהַּ](Elohim)曉諭挪亞和他的兒子說:9 「我與你們和你們的後裔立約,10 並與你們這裏的一切活物-就是飛                             鳥、牲畜、走獸,凡從方舟裏出來的活物-立約。11 我與你們立約,凡有血肉的,不再被洪水滅絕,也不再有洪水毀壞                              地了。」

                     12 上帝說:「我與你們並你們這裏的各樣活物所立的永約是有記號的。13 我把虹放在雲彩中,這就可作我與地立約的記號                             了。14 我使雲彩蓋地的時候,必有虹現在雲彩中,15 我便記念我與你們和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約,水就再不氾                                   濫毀壞一切有血肉的物了。16 虹必現在雲彩中,我看見,就要記念我與地上各樣有血肉的活物所立的永約。」17 上帝                               對挪亞說:「這就是我與地上一切有血肉之物立約的記號了。」


Common grace was introduced to act as to rein to hold in check the curse on mankind and to make possible an interim historical environment as the theater for a program of redemption.  By reason of the common curse there would be natural and social evils, destructive earthquakes in various places and devastating wars of nations rising against nations, so that man’s civilization and man himself would be threatened with total extinction.  But the restraining hand of God’s common grace would temper the common curse until redemptive history had run tis full course and the appointed hour of the final parousia had come.
 
引入普遍恩典是為了遏制對人類的詛咒,並使臨時歷史環境成為救贖計劃的舞台。 由於共同的詛咒,自然和社會的邪惡會發生,各地的破壞性地震和國家對國家的毀滅性戰爭,人類的文明和人類本身將面臨徹底滅絕的威脅。 但上帝普遍恩典的約束之手會緩和普遍的詛咒,直到救贖歷史一路發展到最終,在指定時刻基督最後的再來。
​

唐興 摘譯自:Kingdom Prologue-Genesis Foundations for a Covenantal Worldview, by Meredith Kline.  ​p.155

Summing up then, the meaning or essential identity of the postlapsarian city is not found in identification either with the kingdom of Satan or with the kingdom of God.  Nor is it to be explained in terms of a dialectical seesawing between the demonic and the divine.  This divinely appointed institution exists within the sphere of common grace, which is the corollary, the counterpoise, of the common curse.  The fundamental shape of the city is the resultant of the interplay of these two correlative principles of divine action, a divine wrath and a divine grace that restrains the wrath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 of sovereign divine purpose.  Such is the biblical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defining the basic meaning of the city. 
-Kline, KP, 172
 
綜上所述,「墮落後城市」(postlapsarian city)(譯者註:指人類的政府、經濟,和文化組織)的意義或本質身份,既不是與撒旦國度認同,也不是與上帝的國度認同。 也不能用惡魔與神之間那種來回拉扯的辯證來解釋。 這個神指定的機構存在於普遍恩典的範圍內,這是普遍詛咒之必然的結果和平衡。 城市的基本形狀是神聖行動的兩個相關原則相互作用的結果。這兩個原則就是「神聖的忿怒」(divine wrath)和「神聖的恩典」(divine grace)。兩者的相互作用就是,神根據其主權神聖的目的,以神聖的恩典約束神聖的憤怒。 這就是定義[墮落後]城市的基本意義之聖經概念框架。

​
唐興 摘譯自:Kingdom Prologue-Genesis Foundations for a Covenantal Worldview, by Meredith Kline.  ​p.172

與我們保持聯繫 connect

用 email 與我們聯絡

irvinerpc@gmail.com

與我們聯絡 contact

Submit

我們的資訊 Info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
All Saints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 Irvine
www.asrpci.org
主日午   敬拜         09:30-11:00 
             主日學     11:15-12:00

​
​    與牧師聯絡:949-751-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