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
  • 主頁 Home
    • 北美改革宗長老會歷史
    •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簡介
  • 我們的信仰 Our Confessions
    • 西敏斯特信仰告白 The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西敏斯特大要理問答 The 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
    • 西敏斯特小要理問答 The 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
    • 海德堡要理問答
    • 多特信條
    • 比利時信條
    • 使徒信經 Apostles' Creed
    • 尼西亞信經 Nicene Creed
    • 迦克頓信經 Chalcedonian Definition
    • 莊嚴結盟與立約The Solemn League and Covenant
    • 多特信條 Canons of Dort
    • 85要理問答補充 Catechism Supplement
    • 孩童教理問答 Catechism For Young Children
  • 主日信息總表+2023
    • 2024 主日信息
    • 2025 主日信息
    • 基督國度的敬拜
    • 什麼是改革宗長老會
    • 新生命系列-彼得前後書
    • 馬太福音 1-4 君王到臨
    • 馬太福音 5-7 登山寶訓
    • 馬太福音13 天國的奧秘
    • 馬太福音 14-17 君王退隱
    • 馬太福音 18 天國生命
    • 馬太福音 19-20 天國實際
    • 馬太福音 21-23 衝突與決裂
    • 馬太福音 24-25 橄欖山寶訓
    • 馬太福音 26-28 基督的十架
    • 約翰福音
    • 羅馬書
    • 以弗所書
    • 創世記
    • 提摩太前書
    • 詩篇 系列
    • 傳道書
    • 箴言書
    • 猶大書 3-4
    • 哈巴谷書
    • 歷代誌
    • 但以理書
    • 帖撒羅尼迦前書
  • 敬拜禮儀 Liturgies
    • 我們的敬拜 Our Worship >
      • 本週-敬拜禮儀 01
      • 本週-敬拜禮儀 02
      • 本週-敬拜禮儀 03
      • 本週-敬拜禮儀 04
      • 本週-敬拜禮儀 05
      • 本週-敬拜禮儀 06
      • 本週-敬拜禮儀 07
      • 本週-敬拜禮儀 08
      • 本週-敬拜禮儀 09
      • 本週-敬拜禮儀 10
      • 敬拜神學入門 Public Worship 101
      • 敬拜詩篇 Psalms for Worship
      • 敬拜之規範性原則 Regulative Principle of Worship
      • 聖約敬拜規範原則與命令
      • 讀唱詩篇 Exclusive Psalmody
      • 西敏斯特大會與獨頌詩篇 Westminster Assembly and Exclusive Psalmody
      • 改革宗教會的詩篇頌唱歷史 John Calvin and the Psalmody of the Reformed Church
      • 英文詩歌在敬拜中的演變 The English Hymn: Its Development and Use in Worship
      • 西敏斯特會議與講道的改革
    • 聖餐禮儀 Lord's Supper
    • 領聖餐會員盟約
    • 成人洗禮 Baptism of an Adult
  • RPCNA 憲章 Constitution
    • D-教會治理法規
  • RPCNA 考牧規範
  • 加拉太書 釋經研習
  • 釋經講道學
    • 1-理論與講道
    • 2-德行與講道
    • 3-神學與講道
    • 4-經文分析與講道
    • 5-應用與講道
    • 6-修辭與講道
    • 7-預備與講道
    • 8-禱告與講道
  • 羅馬書 查經筆記
    • 羅馬書 【壹】信首
  • ASRPCI 部落格 Blog
  • 1/2019 每日讀經靈修
  • 12/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11/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 10/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9/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 8/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7/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啟示錄 查經】 導論 01-03
    • 啟示錄 導論 04-06
    • 啟示錄 1章 07 天上異象
    • 啟示錄 2-3章 08 七個教會
    • 啟示錄 4-5章 09 神的寶座
    • 啟示錄 6-7章 10 七印
    • 啟示錄 8-11章 11 七號
    • 啟示錄 12-14章 12 七段歷史
    • 啟示錄 15-16章 13 七碗
    • 啟示錄 17-19 章 14 巴比倫
    • 啟示錄 19 章 15 騎白馬的審判
    • 啟示錄 20-21章 16 最後的審判
    • 啟示錄 21-22章 17 新耶路撒冷
    • 啟示錄 22章 18 結尾與勸勉
  • 查經 Bible Study-羅馬書
  • 查經 Bible Study— 加拉太書
  • 社區服事 Community Outreach
  • 領聖餐會員盟約 Covenant of Communicant Membership
  • 神聖盟約 Sacred Bond
  • 聖經重要議題
    • 01-神國度的起源
    • 02-神國度的建造與發展
    • 03-普遍恩典之約
    • 04- 亞伯拉罕之約
    • 05- 摩西之約
    • 06- 會幕
  • 改革宗神學 必讀書目
  • 聖經圖表
  • 聖潔-Holiness 萊爾 J.C .Ryle
  • 神的國度 聖經專題講座
  • 聖經神學
  • 準備釋經講道 Danny Prutow
  • 準備釋經講道-Steven Lawson
  • 準備釋經講道-John MacArthur
  • Youtube 視頻操作
  • 聖經的教會論
  • Blog
  • 孩童保護計劃 CPP

啟示錄 8-11章
​七號


Picture

讀書摘要


再臨君王 - 幫你讀懂啟示錄

The Returning King: A Guide to The Book of Revelation
第一部-導論
​

01-我們可以讀懂啟示錄嗎?
02-不同詮釋學派
03-內容與風格
04-作者與成書時間
05-時勢與目的
06-結構

   

第二部 啟示錄註釋                                                                                  
07-天上的異象(啟1:1-20 )
08-給七間教會的信息(啟2:1 ~3:22 )
09-神的寶座(啟4:1 ~5:14 ) 
10-揭開七印(啟6:1 ~8:1 ) 
11-七號(啟8:2~11:19 ) 
12-七段象徵性歷史(啟12:1 ~14:20 ) 
13-七碗(啟15:1 ~16:21 ) 
14-大淫婦巴比倫(啟17:1 ~19:10 ) 
15-基督的顯現與最終之戰(啟19:11-21 ) 
16-最後的審判(啟20:1 ~21:8 ) 
17-新耶路撒冷(啟21:9~22:5 ) 
18-末了的告誡(啟22:6一21 ) 
​

11-七號 (8:2-11:19)01

第二個循環​:七號
第一號~第四號
08-21-2020
主要內容:出埃及記和耶利哥城的救贖歷史事件,預表了末世復活升天的基督在天上執行審判。神回應聖徒的禱告對迫害教會的世界施行審判,啟動了最終極的出埃及。前四號描述神對不信的世界的審判,剝奪了不敬虔者世俗的安全感。

【壹】序言:參與者(1:1-11)
【貳】正文:信息(1:12-22:5)

 
A.  審判者(1:12-20)
B.  預先給教會的應許與警告(2:1-3:22)

 
   A’ 對世界的審判(4:1-21:8)
             A.  場景:施行賞罰的造物主(4:1-11)

             B.  六個循環的審判(5:1-19:21)
​

                    1.  第一個循環:七印(5:1-8:1)
                                          a.  場景:施行賞罰者(5:1-14) 
                                      b.  六個審判(6:1-17)
                                      a’  給教會的應許(7:1-17)
                                     bb 第七個審判(8:1)

 
                    2.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a.  場景:施行賞罰者(8:2-6)
                                     b.  六個審判(8:7-9:21)
                                     a’  給教會的應許(10:1-11:14)
                                    bb 第七個審判(11:15-19)

 
                     3.  第三個循環:七段象徵性的歷史(12:1-14:20)
                   4.  第四個循環:七碗(15:1-16:21)
                   5.  第五個循環:七個審判巴比倫的信息(17:1-19:10)
                   6.  第六個循環:騎白馬的審判(19:11-21)

   A’ 給聖徒的應許(20:1-10)
                BB.  第七個循環:白色大寶座的審判(20:11-21:8)
 
BB. 最後應許的完滿福分(21:9-22:5)
 
【參】結尾:的話語與告誡(22:6-21)

Picture

場景:施行賞罰者們(8:2-6)
2 我看見那站在神面前的七位天使,有七枝號賜給他們。
 
3 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4 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5 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倒在地上,隨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
6 拿著七枝號的七位天使就預備要吹。
 
六個審判-六號:(8:7-9:21)  
前四號(8:7-13)
 
第一號:糧食饑荒的災難
7 第一位天使吹號,就有雹子與火攙著血丟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和樹的三分之一被燒了,一切的青草也被燒了。
 
第二號:列國經濟的災難
8 第二位天使吹號,就有彷彿火燒著的大山扔在海中。
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9 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隻也壞了三分之一。
 
第三號:列國瘟疫的災難
10 第三位天使吹號,就有燒著的大星好像火把從天上落下來,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眾水的泉源上。
11 這星名叫“茵蔯”。眾水的三分之一變為茵蔯,因水變苦,就死了許多人。
 
第四號:恐懼絕望的審判
12 第四位天使吹號,日頭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擊打,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黑暗了,白晝的三分之一沒有光,黑夜也是這樣。
 
13 我又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牠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

再臨君王 讀書摘要
七位天使吹了七號,七號啟動了七個審判,並導向基督的來領(參考:6章的結構)。

七號形成第二個循環=每個循環都從不同的角度描繪神的對歷史的統管。

耶利哥城之役的號角(書6)=世界之城的傾倒(11:13):神在第七號得到全面的勝利。

號的災難=出埃及的災難=對偶像勢力的審判。
 
七印=開始宣布騎馬者被委任帶來災難(6:1-8)
七號=包含對災難本身生動的描述;審判劇烈程度已經提高;災害只落在各區的1/3。
七碗=全然的毀滅(15:1-16:21)
藉著這種方式,說明審判的強烈程度逐漸升高,而且越來越聚焦在基督的再臨,直到19:11到20:15。

人類與自然界在世界最後更新之前都要承受壓力(羅8:18-25)。自然界和人類一樣,都會受到基督再臨的影響(彼後3:10-12)

羅8:18-25
「18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19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20 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1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22 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23 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24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25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
 
彼後3:10-12
「10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11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12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
 
前四號(8:7-13)=擊打受造界的四個主要區域。

​啓示錄 聖經註釋 摘要

8 羔羊揭開第七印的時候,天上寂靜約有二刻【ἡμιώριον】(half hour)。
約翰再次回到七印。最後一印終於打開。接著是天上寂靜約有二刻,我們必定以為這是末日的降臨了。不料,有手拿七號的七天使出現,接著又是一連串的異象。這是約翰常用的手法。他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述同樣的事。末世的情況實在不簡單,我們無法一聽即明;每一系列的異象都帶給我們一些新領悟。(Morris)
 
1-第一個循環:七印(5:1-8:1)
        a  場景:施行賞罰者們(5:1-14)
        b  前六個審判-六號:(6:1-9:17)
        a’  給教會的應許-插曲:聖徒的保護(7:1-17)

                 1-十四萬四千人(7:1-8)
                 2-不能數算的人(7:9-17) 
        bb 第七個審判-第七印:寂靜(8:1)
 
2-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a  場景:施行賞罰者們(8:2-6)
       b  前六個審判-六號:(8:7-9:21)
       a’  給教會的應許-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4)
               1-小書卷給了約翰(10:1-11)
               2-兩位見證人(11:1-14) 
       bb 第七個審判-第七號:神的聖殿開了(11:15-19)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Poythress:
  • 七位天使吹了七號,七號啟動了七個審判,並導向基督的來領(參考:6章的結構)。
  • 七號形成第二個循環=每個循環都從不同的角度描繪神的對歷史的統管。
  • 耶利哥城之役的號角(書6)=世界之城的傾倒(11:13):神在第七號得到全面的勝利。
  • 號的災難=出埃及的災難=對偶像勢力的審判。
 
  • 七印=開始宣布騎馬者被委任帶來災難(6:1-8)
              七號=包含對災難本身生動的描述;審判劇烈程度                            已經提高;災害只落在各區的1/3。
              七碗=全然的毀滅(15:1-16:21)
  • 藉著這種方式,說明審判的強烈程度逐漸升高,而且越來越聚焦在基督的再臨,直到19:11到20:15。
  • 人類與自然界在世界最後更新之前都要承受壓力(羅8:18-25)。自然界和人類一樣,都會受到基督再臨的影響(彼後3:10-12)
 
-羅8:18-25「18 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19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眾子顯出來。20 因為受造之物服在虛空之下,不是自己願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21 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脫離敗壞的轄制,得享神兒女自由的榮耀。22 我們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23 不但如此,就是我們這有聖靈初結果子的,也是自己心裡歎息,等候得著兒子的名分,乃是我們的身體得贖。24 我們得救是在乎盼望;只是所見的盼望不是盼望,誰還盼望他所見的呢?25 但我們若盼望那所不見的,就必忍耐等候。」
 
-彼後3:10-12「10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11 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12 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熔化。」
 
前四號(8:7-13)=擊打受造界的四個主要區域:陸地、海洋、江河與天空。「1/3」暗示審判強烈程度,低於其相對應的七碗之災。
前四碗(16:1-9)=地上、海裏、江河與眾水的泉源。
 
場景:施行賞罰者們-拿著七枝號角的天使們(8:2-6)
 
「2 我看見那站在神面前的七位天使,有七枝號賜給他們。」
2 καὶ εἶδον τοὺς ἑπτὰ ἀγγέλους οἳ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θεοῦ ἑστήκασιν, καὶ ἐδόθησαν αὐτοῖς ἑπτὰ σάλπιγγες.
 
3 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
4 那香的煙和眾聖徒的祈禱,從天使的手中一同升到神面前。
5 天使拿著香爐,盛滿了壇上的火,倒在地上,隨有雷轟、大聲、閃電、地震。
6 拿著七枝號的七位天使就預備要吹。

 
3 Καὶ ἄλλος ἄγγελος ἦλθεν καὶ ἐστάθη ἐπὶ τοῦ θυσιαστηρίου ἔχων λιβανωτὸν χρυσοῦν, καὶ ἐδόθη αὐτῷ θυμιάματα πολλά, ἵνα δώσει ταῖς προσευχαῖς τῶν ἁγίων πάντων ἐπὶ τὸ θυσιαστήριον τὸ χρυσοῦν τὸ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θρόνου. 
4 καὶ ἀνέβη ὁ καπνὸς τῶν θυμιαμάτων ταῖς προσευχαῖς τῶν ἁγίων ἐκ χειρὸς τοῦ ἀγγέλου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θεοῦ. 
5 καὶ εἴληφεν ὁ ἄγγελος τὸν λιβανωτὸν καὶ ἐγέμισεν αὐτὸν ἐκ τοῦ πυρὸς τοῦ θυσιαστηρίου καὶ ἔβαλεν εἰς τὴν γῆν, καὶ ἐγένοντο βρονταὶ καὶ φωναὶ καὶ ἀστραπαὶ καὶ σεισμός.
6 Καὶ οἱ ἑπτὰ ἄγγελοι οἱ ἔχοντες τὰς ἑπτὰ σάλπιγγας ἡτοίμασαν αὐτοὺς ἵνα σαλπίσωσιν.
 
Poythress:
  • 這裏天使發出審判的異象,仍然與4-5章天上聖殿的異象,仍然是此新異象循環的基礎。
  • 如同啓示錄6:1-8:1節的七印審判,這裏的商品也是按照神的計劃及命令施行的。
  • 聖徒的禱告中審判的啟動說扮演顯著的角色(8:3-4;參5:8).
 
G.K. Beale:
  • 3–5 插入段落的主要主題功能是接續和總結,從6:12–17和8:1,開始的最終審判的描述。
  • 如前所述,本段的聖殿氛圍,是舊約審判圖像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寂靜的元素。
  • 聖徒的禱告=與5:8相同,在6:9節繼續發展=源自4-5章的聖殿主題(寶座+祭+壇香爐)

「5:8 他既拿了書卷,四活物和二十四位長老就俯伏在羔羊面前,各拿著琴和盛滿了香的金爐;這香就是眾聖徒的祈禱。」

「6:9 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10 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

  • 禱告的回應=6:11=「 於是有白衣賜給他們各人,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的和他們的弟兄,也像他們被殺,滿足了數目。” 」要到歷史的終點才會發生。
  • 這就是為什麼如果將6:12–17和8:1被視為是對此祈求的回應,它們必須被理解為對最後大審判的描述(參見6:12–17)。3–5把6:9–11和6:12–17 / 8:1 之間做了這種明確的連接。 此觀點本身就提供了重要的證據,反對傳統的「未來主義」者對《啟示錄》的看法,也就是這:書中描繪的各種瘟疫在本質上是完全連續的。
  • 第4節。這裡告訴我們6:9-10節中聖徒的禱告,現在被呈現在神面前。聖經中香總是與獻祭在一起的。回應了利16:12-13

「12 拿香爐,從耶和華面前的壇上盛滿火炭;又拿一捧搗細的香料,都帶入幔子內。13 在耶和華面前,把香放在火上,使香的煙雲遮掩法櫃上的施恩座,免得他死亡。14 也要取些公牛的血,用指頭彈在施恩座的東面,又在施恩座的前面彈血七次。 」

「耶和華啊,我曾求告你,求你快快臨到我這裡!我求告你的時候,願你留心聽我的聲音!2 願我的禱告如香陳列在你面前;願我舉手祈求,如獻晚祭。」

  • 第5節。神對聖徒禱告的回應。與11:19和16:18對最後審判的描述相同。

「4:5 有閃電、聲音、雷轟從寶座中發出。」是序曲,給予對最後審判的期盼。

「11:19 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 」

「16:17 第七位天使把碗倒在空中,就有大聲音從殿中的寶座上出來,說:“成了!”18 又有閃電、聲音、雷轟、大地震,自從地上有人以來,沒有這樣大、這樣厲害的地震。」


  • 神的審判源自舊約,特別是西奈山(出19:16,18,詩77:18;賽29:6)

「出19:16 到了第三天早晨,在山上有雷轟、閃電和密雲,並且角聲甚大,營中的百姓盡都發顫。18 西奈全山冒煙,因為耶和華在火中降於山上,山的煙氣上騰,如燒窯一般,遍山大大地震動。」

「詩77:18 你的雷聲在旋風中,電光照亮世界,大地戰抖震動。」

「賽29:6 萬軍之耶和華必用雷轟、地震、大聲、旋風、暴風,並吞滅的火燄,向他討罪。」
  • 耶穌用地震的圖像描述最後世界毀滅初期的哀痛(不是最後毀滅的一部分)(太24:7, 可13:8, 路 21:11)
  • 因此,在4:5的序言性的宣布了對最終審判的期望之後,其餘每個短語都是對最後一個審判已經開始的正式表示,但還沒有達到完全至極。
  • 這裏的描述是按照結10:1-7為模型,那裏是對所以不忠心的以色列人的審判。「4 耶和華對他說:“你去走遍耶路撒冷全城,那些因城中所行可憎之事歎息哀哭的人,畫記號在額上。”5 我耳中聽見他對其餘的人說:“要跟隨他走遍全城,以行擊殺。」如同:啓7:3

對8:1-5節的回應
1-神的寂靜。
2-禱告的果效。
  • 前四印的災難的重點主要放在試驗神子民信心上,而號的災禍的重點主要放在在整個教會時代同一時期,對不信神的迫害者的災難上。 這是出埃及的瘟疫災難的模型,攻擊埃及的同樣元素,轉變成為以色列人的保護。
  • 七印和七號直接被分為四印/號和二印/號,然後在第六和第七之間有插入的段落。第七號與第六和七印平行了。在一系列7號中,前四號成為一個附屬的文體單元,如同最後的三號一樣。前部分的單元講到影響人類生命的資源,最後三個直接攻擊人類本身。
 

六個審判-六號:(8:7-9:21)
 
中心思想:前六號是神回應聖徒的禱告,用天使對逼迫教會的世界執行審判,真到最後的審判。 (Beale)
 
前四號(8:7-13)
Poythress:
  • 第一枝號的雹子與火(8:7),令人想起出埃及記9:23-24節的第七災。正如降在埃及災害一樣,神也使用這些審判來擊打行惡之人。這些災害顯明神是真神,而且呼召人來悔改;然而,如同埃及人一樣,人民可能硬著心而不願悔改(參:啟20-21)。其他號角的災害與其他埃及之災,也有類似之處。
  • 第四枝號之後,一隻鷹出現了,指出在後面三個災害中將有更可怕的審判(8:13)。這鷹宣布:禍哉,這是先知口諭的典型開頭用語(例如,參考阿摩斯書5:18,6:1)。最後三枝號角合併成三個禍哉(災禍)(9:12,11:14)。這些災明確將義人與惡人區分開來,如同埃及的後面幾災一樣。
 
G.K. Beale:
出埃及的瘟疫和耶利哥城的號角是七號審判的背景。
  • 前面五枝號角是以埃及五瘟疫作為模型。
  • 這些出埃及記中的瘟疫現在成為啓示錄,整個教會時代中神對不信者的預表或預言性的影子,在最後審判中達到高點。啟動神百姓最後的出埃及,從這個世界的轄制下被救贖出來進入永恆的自由中。
  • 在舊約中,號角有許多不同的意義,包括:審判、警告、得勝,和末世的審判。啓示錄的背景是審判…一種警報宣告神和其仇敵的爭戰將要開始(士7:16–22; 耶 4:5–21; 結7:14)
  • 這裏是以約書亞記6章,耶利哥城的傾倒為背景的。耶利哥城的前六號是為了第七號最後審判必須的準備。同樣的,啓示錄的前七號是必須的災難,導致歷史的結束時候第七號決定性的審判(11:15-19),那時候「大城」(11:8) ,就是耶利哥城所預表的,將會被決定性的毀滅(參:11:13)。
  • 這再次提醒我們,七號的內容不是時序性的發生在七印之後,因為第七號的的內容和第(六和)七印是相同的:最後的審判。但是,前五印的焦點不僅是針對不信者的審判,也是針對信徒在哭難中被潔淨,號的內容的焦點僅放在對不信者不同審判的果效上。
「10 約書亞吩咐百姓說:“你們不可呼喊,不可出聲,連一句話也不可出你們的口,等到我吩咐你們呼喊的日子,那時才可以呼喊。”11 這樣,他使耶和華的約櫃繞城,把城繞了一次,眾人回到營裡,就在營裡住宿。 12 約書亞清早起來,祭司又抬起耶和華的約櫃。13 七個祭司拿七個羊角,在耶和華的約櫃前,時常行走吹角,帶兵器的在他們前面走,後隊隨著耶和華的約櫃行。」
 
  • 前四號是神剝奪了不敬虔者世俗的安全感,因為他們逼迫教會和拜偶像表明他們與神的分離(8:6-9:21)。
 
第一號
7 第一位天使吹號,就有雹子與火攙著血丟在地上。地的三分之一和樹的三分之一被燒了,一切的青草也被燒了。
7 Καὶ ὁ πρῶτος ἐσάλπισεν·  καὶ ἐγένετο χάλαζα καὶ πῦρ μεμιγμένα ἐν αἵματι καὶ ἐβλήθη εἰς τὴν γῆν, καὶ τὸ τρίτον τῆς γῆς κατεκάη καὶ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δένδρων κατεκάη καὶ πᾶς χόρτος χλωρὸς κατεκάη.
  • 出9:22-26「22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天伸杖,使埃及遍地的人身上和牲畜身上,並田間各樣菜蔬上,都有冰雹。”23 摩西向天伸杖,耶和華就打雷、下雹,有火閃到地上,耶和華下雹在埃及地上。24 那時,雹與火攙雜,甚是厲害,自從埃及成國以來,遍地沒有這樣的。25 在埃及遍地,雹擊打了田間所有的人和牲畜,並一切的菜蔬,又打壞田間一切的樹木。26 惟獨以色列人所住的歌珊地沒有冰雹。 」
  • 如同出9:25,31-32,和6:6第三印的飢荒,這裏是指一部分的糧食供應受到影響。另外的背景是出於以西結書預言對悖逆的以色列人的飢荒審判(結4:9-17;5:1-17)
  • 結5:2,12「12 你的民三分之一必遭瘟疫而死,在你中間必因饑荒消滅;三分之一必在你四圍倒在刀下;我必將三分之一分散四方,並要拔刀追趕他們。」 「火」是比喻饑荒的審判,是瘟疫和饑荒的總稱。火和饑荒與啟18:8有關。
第二號
8 第二位天使吹號,就有彷彿火燒著的大山扔在海中。海的三分之一變成血,
9 海中的活物死了三分之一,船隻也壞了三分之一。

8 Καὶ ὁ δεύτερος ἄγγελος ἐσάλπισεν·  καὶ ὡς ὄρος μέγα πυρὶ καιόμενον ἐβλήθη εἰς τὴν θάλασσαν, καὶ ἐγένετο τὸ τρίτον τῆς θαλάσσης αἷμα
9 καὶ ἀπέθανεν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κτισμάτων τῶν ἐν τῇ θαλάσσῃ τὰ ἔχοντα ψυχὰς καὶ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πλοίων διεφθάρησαν.
 
  • 火燒著的大山。延續了第一號。「火」在啓示錄中和其他地方象徵審判。「山」在啓示錄中是指國度,好的和壞的,地上的和天上的(14:1; 17:9; 21:10)。但是在舊約中,「山」是代表列國,被描繪為甚審判的對象(賽 41:15; 42:15; 結35; 亞4:7)。因此,這圖像是講到對邪惡國度的審判。耶利米說到巴比倫像被火燒毀的山(耶51:25),並且在後面章節(51:63-64)講到巴比倫沉到水下,不再興起…這裏的意思是指神對巴比倫的審判。「火」在這裡也許還是指饑荒。
  • 海中的活物與船隻。 動物和部分的經濟受到損害,都預期巴比倫的毀滅,因為她是海洋經濟的源頭(18:11-19)。
 
第三號
10 第三位天使吹號,就有燒著的大星好像火把從天上落下來,落在江河的三分之一和眾水的泉源上。
11 這星名叫“茵蔯”。眾水的三分之一變為茵蔯,因水變苦,就死了許多人。

10 Καὶ ὁ τρίτος ἄγγελος ἐσάλπισεν·  καὶ ἔπεσεν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ἀστὴρ μέγας καιόμενος ὡς λαμπὰς καὶ ἔπεσεν ἐπὶ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ποταμῶν καὶ ἐπὶ τὰς πηγὰς τῶν ὑδάτων,
11 καὶ τὸ ὄνομα τοῦ ἀστέρος λέγεται ὁ Ἄψινθος, καὶ ἐγένετο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ὑδάτων εἰς ἄψινθον καὶ πολλοὶ τῶν ἀνθρώπων ἀπέθανον ἐκ τῶν ὑδάτων ὅτι ἐπικράνθησαν.
 
  • 燒著的大星。火表示繼續前面饑荒的審判。「星」在啓示錄其他地方(1:20;2:1)是象徵天使,通常作為地上國度或人的代表。這個圖像因此似乎在暗示對某天使的審判,他代表罪惡的人們。這樣的審判在整個歷史中繼續,直到基督再來的最後審判。
  • 這星名叫「茵蔯」。「茵蔯」Wormwood,是根據耶9:15和23:15,那裏講到神審判那些悖逆祂的百姓,把。是一種比喻的而非字面的意思,「茵蔯」和苦膽水是比喻因審判而受的痛苦。因為以色列人的領導們用拜偶像污染了以色列人。「茵蔯」是一種會污染水的草本植物,在舊約中被用來比喻因為審判所受的苦(申29:17–18; 箴5:4; 摩5:6–7)。水受到污染,同時提到火,繼續來前面兩個瘟疫所帶來的饑荒。
 
耶9:15「15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看哪!我必將茵蔯給這百姓吃,又將苦膽水給他們喝。」「15 所以萬軍之耶和華論到先知如此說:“我必將茵蔯給他們吃,又將苦膽水給他們喝,因為褻瀆的事出於耶路撒冷的先知,流行遍地。”」
  • 巴比倫的守護天使被逐下地。「12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13 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14 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15 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
 
第四號
12 第四位天使吹號,日頭的三分之一,月亮的三分之一,星辰的三分之一都被擊打,以致日月星的三分之一黑暗了,白晝的三分之一沒有光,黑夜也是這樣。
 
13 我又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牠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
 
12 Καὶ ὁ τέταρτος ἄγγελος ἐσάλπισεν·  καὶ ἐπλήγη τὸ τρίτον τοῦ ἡλίου καὶ τὸ τρίτον τῆς σελήνης καὶ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ἀστέρων, ἵνα σκοτισθῇ τὸ τρίτον αὐτῶν καὶ ἡ ἡμέρα μὴ φάνῃ τὸ τρίτον αὐτῆς καὶ ἡ νὺξ ὁμοίως.
13 Καὶ εἶδον, καὶ ἤκουσα ἑνὸς ἀετοῦ πετομένου ἐν μεσουρανήματι λέγοντος φωνῇ μεγάλῃ·  Οὐαὶ οὐαὶ οὐαὶ τοὺς κατοικοῦντας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ἐκ τῶν λοιπῶν φωνῶν τῆς σάλπιγγος τῶν τριῶν ἀγγέλων τῶν μελλόντων σαλπίζειν.
 
  • 與出埃及10:21-29的「黑暗瘟疫」有關:「21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天伸杖,使埃及地黑暗,這黑暗似乎摸得著。”22 摩西向天伸杖,埃及遍地就烏黑了三天。23 三天之久,人不能相見,誰也不敢起來離開本處,惟有以色列人家中都有亮光。」
  • 這裡的黑暗可能意味著一系列神的審判,使人們陷入絕望,因為這使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偶像崇拜是徒勞的,而災難正在迅速降臨。 恐懼、恐怖、絕望和沮喪可能是他們的反應。
  • 這裏所指的是在整個教會時期,重複發生的實際歷史事件,也同樣發生在約珥,阿摩斯,和耶利米書所提到的實際歷史事件中。所以,這些天空中發生的事件必須同樣被看為是比喻性的(珥2:1-10;耶15:9;摩8:9;番1:15-16;賽13;10;結32:7-8)。

11-七號 (8:2-11:19)02

第二個循環​:七號

第五~六號
08-28-2020

主要內容:

第五和第六號的序曲:天使宣告對列國的審判
Picture
第五號:蝗蟲(9:1-12)- 對列國施行屬靈的審判
Picture
Picture
第六號:得勝的軍隊(9:13-21)- 對列國施行欺騙的審判
Picture

經文:
第五號:蝗蟲(9:1-12)
9:1第五位天使吹號,我就看見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有無底坑的鑰匙賜給它。
2 它開了無底坑,便有煙從坑裡往上冒,好像大火爐的煙,日頭和天空都因這煙昏暗了。3 有蝗蟲從煙中出來,飛到地上,有能力賜給牠們,好像地上蠍子的能力一樣。4 並且吩咐牠們說,不可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並一切樹木,惟獨要傷害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5 但不許蝗蟲害死他們,只叫他們受痛苦五個月,這痛苦就像蠍子螫人的痛苦一樣。
6 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決不得死;願意死,死卻遠避他們。

 
對蝗蟲的描述
7 蝗蟲的形狀好像預備出戰的馬一樣,頭上戴的好像金冠冕,臉面好像男人的臉面,
8 頭髮像女人的頭髮,牙齒像獅子的牙齒。
9 胸前有甲,好像鐵甲。牠們翅膀的聲音,好像許多車馬奔跑上陣的聲音。
10 有尾巴像蠍子,尾巴上的毒能傷人五個月。
11 有無底坑的使者作牠們的王
,按著希伯來話,名叫亞巴頓;希臘話,名叫亞玻倫。

結尾
12 第一樣災禍過去了,還有兩樣災禍要來。
 
第六號:得勝的軍隊(9:13-21)
13 第六位天使吹號,我就聽見有聲音從神面前金壇的四角出來,
14 吩咐那吹號的第六位天使,說:“把那捆綁在幼發拉底大河的四個使者釋放了。”
 
15 那四個使者就被釋放;他們原是預備好了,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要殺人的三分之一。
 
16 馬軍有二萬萬,他們的數目我聽見了。
17 我在異象中看見那些馬和騎馬的,騎馬的胸前有甲如火,與紫瑪瑙並硫磺。馬的頭好像獅子頭,有火、有煙、有硫磺,從馬的口中出來。
18 口中所出來的火與煙,並硫磺,這三樣災殺了人的三分之一。
 
19 這馬的能力是在口裡和尾巴上;因這尾巴像蛇,並且有頭用以害人。
20 其餘未曾被這些災所殺的人仍舊不悔改自己手所做的,還是去拜鬼魔和那些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走,金、銀、銅、木、石的偶像。
21 又不悔改他們那些凶殺、邪術、姦淫、偷竊的事。



再臨君王 讀書摘要
第五號:蝗蟲(9:1-12)
​Poythress:

-異象源自於:出10:13-15和珥2:1-11;蝗災預表神指派的軍隊所發出的,更具毀滅力的審判。這軍隊的可怕能力,只有那獸的能力可與之相比(13:1-10)。這些惡魔般的怪獸不會攻擊聖徒,只攻擊惡人(9:4).

-惡人有時在今生所受的苦,預先顯示他們將要受的最後懲罰(廿11-15 )。這個異象描繪邪惡在人類靈中造成的自我折磨與痛苦∕。這個普遍原則有多次的應(參第二章的<不同詮釋學派> )。在羅馬帝國中,這異象代表敬拜偶像和皇帝的人如何遭受靈魂的痛苦 。 此外 , 神審判這個帝國時 , 人民可能因著社會 、 政治與軍事上的挫敗而受苦 。 將來 , 就在基督再臨之前 , 神對惡人的審判力道會更強 。 這個普遍原則也適用整個教會時代 ; 行惡只會帶來痛苦 , 而不是所渴想的成功 (參箴十6-7 、 9 、11 ) 。

-如同箴言一樣 , 啟示錄描繪了一種普遍模式 ; 但啟示錄也承認 , 聖徒有時可能會受極大的痛苦 (六9-10 ) 。 在現今這個世界 , 公義往往不是很快就能彰顯出來 。

-這些蝗蟲使人受痛苦達五個月的時間 ( 九5 ) 。 正常情況下,成群的蝗蟲會在幾天之後就離開;但這群惡魔般的大軍卻停留長達一段時間 , 讓人可清楚看清蝗蟲的樣貌,此強調這個審判的嚴厲程度。蝗蟲大軍的領袖叫亞玻倫 (希伯來話叫亞巴頓) ,意思是「毀滅」;這名字可能是諷刺性地指向尼錄或多米田這兩位帝王, 因他們將自己比作希臘神明亞波羅。
第六號:得勝的軍隊(9:13-21)
Poytherss:​

-羅馬帝國懼怕來自帕提亞人的攻擊 , 這些人住在羅馬帝國東界的幼發拉底大河以外(九14 )。但是,那些恐懼簡直無法與啟示錄所描述的驚恐相比。這類來自國境外的威脅,預告末日那場遍及世界的爭戰(十六14 )。九章 13 -21節的爭戰類似於十六章14節的爭戰,可是其後果比較不嚴重,仍保有改的時間(九18-21 )。不論國家或個人,凡是追求偶像、或崇拜權力及征戰,都在神用來攻擊他們的軍事審判中被擊垮。這發生在古巴比倫帝國希國、羅馬帝國、希特勒的第三帝國,以及前蘇聯。

啓示錄 聖經註釋 摘要

第五-六號
中心信息:第5和第6號-魔鬼被派遣來懲罰剛硬的不信者(8:13–9:21)
 
第五和第六號的序曲:
3 我又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牠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
13 Καὶ εἶδον, καὶ ἤκουσα ἑνὸς ἀετοῦ πετομένου ἐν μεσουρανήματι λέγοντος φωνῇ μεγάλῃ·  Οὐαὶ οὐαὶ οὐαὶ τοὺς κατοικοῦντας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ἐκ τῶν λοιπῶν φωνῶν τῆς σάλπιγγος τῶν τριῶν ἀγγέλων τῶν μελλόντων σαλπίζειν.
  • 這些號在文體上用了介紹異象的套用語,以及,飛鷹宣告三重「禍哉」降臨到不敬虔的人身上,標示了它們與前四號的不同。這種文體上的區隔,是要強調接下來的號的更強烈特質。
  • 鷹飛在空中=出埃及的模型=最後審判的臨近=此審判在本質上主要是屬靈的,如同9章
  • =舊約中警告將要臨到的毀滅(申28:49; 耶4:13; 48:40; 哀4:19; 結17:3)
​

何8:1「你用口吹角吧!敵人如鷹來攻打耶和華的家,因為這民違背我的約,干犯我的律法。 2 他們必呼叫我說:‘我的神啊!我們以色列認識你了。」

耶4:13「13 看哪!仇敵必如雲上來,他的戰車如旋風,他的馬匹比鷹更快。我們有禍了!我們敗落了! 」
  • 鷹=啓4:17,四活物的第四面-飛鷹=被差派的天使飛在空中宣告神的審判(14:6)
  • 鷹=出19:4,神把自己比喻為鷹,保護自己的百姓,用瘟疫擊打埃及人。
 
第五號:蝗蟲(9:1-12)
  
G.K. Beale
中心思想:惡魔被委託折磨剛硬的不信者,使他們的靈魂更陷入貧困,並提醒他們他們絕望的屬靈困境(9:1-12)
 
第1節
1第五位天使吹號,我就看見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有無底坑的鑰匙賜給它。
Καὶ ὁ πέμπτος ἄγγελος ἐσάλπισεν·  καὶ εἶδον ἀστέρα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πεπτωκότα εἰς τὴν γῆν, καὶ ἐδόθη αὐτῷ ἡ κλεὶς τοῦ φρέατος τῆς ἀβύσσου
 
  • 一個星從天落到地上=與8:10相似或相同,代表正在手審判的罪惡之民的天使=賽14:12-15為舊約背景=路10:18-主耶穌用同樣的用語描述撒旦的審判=結論:這是墮落的天使,啟12:9-「大龍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是迷惑普天下的。牠被摔在地上,牠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因此,
​

賽14:12-15「12 明亮之星,早晨之子啊!你何竟從天墜落?你這攻敗列國的,何竟被砍倒在地上? 13 你心裡曾說:“我要升到天上!我要高舉我的寶座在神眾星以上;我要坐在聚會的山上,在北方的極處;14 我要升到高雲之上,我要與至上者同等。” 15 然而你必墜落陰間,到坑中極深之處。」

路10:18「18 耶穌對他們說:“我曾看見撒但從天上墜落,像閃電一樣。」
  • 此墮落的天使被賦予懲處有罪人類的角色。牠被賜予無底坑的鑰匙,那是撒旦居住的領域,但是此鑰匙或權柄最終是基督所賜予的,唯有已經才擁有陰間和死亡的鑰匙(1:18)。撒旦和牠的僕人們都不再能夠把陰間的力量釋放到地上,除非復活升天的基督賦予牠們力量(參考-20:1-3)。當第9章和之後的異象揭開的時候,讀者就會對神和羔羊的權柄範圍有一個不斷擴大的定義。祂們完全控制著撒旦的領域。當邪惡勢力向他們發怒的時,或者以自我-破壞性的力量對抗他們自己的盟友,即敵基督的追隨者時,聖徒們必須記住這一點。 神在這一切中有一個宏偉的目標,這是對陷入困境的基督徒的盼望和鼓勵的基礎(關於善良的神如何能凌駕於邪惡的問題的討論,請參見6:1-8)。
 
第2節
2 它開了無底坑,便有煙從坑裡往上冒,好像大火爐的煙,日頭和天空都因這煙昏暗了。
2 καὶ ἤνοιξεν τὸ φρέαρ τῆς ἀβύσσου, καὶ ἀνέβη καπνὸς ἐκ τοῦ φρέατος ὡς καπνὸς καμίνου μεγάλης, καὶ ἐσκοτώθη ὁ ἥλιος καὶ ὁ ἀὴρ ἐκ τοῦ καπνοῦ τοῦ φρέατος.
 
  • 煙和日頭和天空都混暗=審判(6:12ff.; 8:12)=珥2:10,31;31;3:15(賽13:10)
  • 出10:1-5,蝗蟲之災=因為埃及人對神藉著摩西說的話的剛硬之心。
  • 煙=審判,如同17-20節,14:11;18:9,18;19:3=因此,第2節中的圖像表明,以前僅限於惡魔領域的審判,正在擴展到地上的領域。由於基督的死和復活,魔鬼和他的軍隊開始受到審判。現在,他們的審判效果將被釋放在不信的人身上,這些人最終會效忠於牠。
  • 黑暗=屬靈的盲目。我們會在3-6節中看到,審判的一部分涉及欺騙,這是煙所隱喻預期的。新約中的黑暗象徵著屬靈的盲目(路11:36;約1:5; 3:19-21; 8:12; 11:10; 12:35-36; 羅13:12; 林後4:4 ; 彼前2:9; 約壹1:5)。
第3節
3 有蝗蟲從煙中出來,飛到地上,有能力賜給牠們,好像地上蠍子的能力一樣。
3 καὶ ἐκ τοῦ καπνοῦ ἐξῆλθον ἀκρίδες εἰς τὴν γῆν, καὶ ἐδόθη αὐταῖς ἐξουσία ὡς ἔχουσιν ἐξουσίαν οἱ σκορπίοι τῆς γῆς
 
  • 惡魔般的生物被描繪成蝗蟲,從冒煙的深淵升起,並覆蓋了大地。 就像在最初的蝗蟲瘟疫中一樣,是神親自將蝗蟲撒到地上(賦予權力的短語是指神或基督為主體;對於神為主體的類似經文,請參見6:2-8; 8:2等)。 這裡出埃及記的「瘟疫的模型」證實了神以瘟疫為工具,祂擁有絕對主權的。正如埃及蝗蟲瘟疫的經文所表明的那樣:「12 耶和華對摩西說:“你向埃及地伸杖,使蝗蟲到埃及地上來,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就是冰雹所剩的。”」(出埃及記10:12)。
 
第4節
4 並且吩咐牠們說,不可傷害地上的草和各樣青物,並一切樹木,惟獨要傷害額上沒有神印記的人。
.  4 καὶ ἐρρέθη αὐταῖς ἵνα μὴ ἀδικήσουσιν τὸν χόρτον τῆς γῆς οὐδὲ πᾶν χλωρὸν οὐδὲ πᾶν δένδρον, εἰ μὴ τοὺς ἀνθρώπους οἵτινες οὐκ ἔχουσι τὴν σφραγῖδα τοῦ θεοῦ ἐπὶ τῶν μετώπων. 
 
  • 印記=只有真信徒才被賜與印記。印記象徵著神在那些最終將成為他的國度一部分的人身上的主權,他們不處在撒但的統治下。這意味著基督徒的信仰受到神保護性同在的保障(進一步參見2:17; 7:2-3)。當然,在這段時間裡有一些不信者成為信徒,但是他們是那些事先被上帝的旨意「封印」並且在他們生命中的某個時候會信的人。實際上,他們成為了基督徒,是由於他們被封印。造成傷害一部分是要使未封印的非信徒保持在屬靈的黑暗中(見8:12)。同時,與8:12的關聯暗示著這些惡魔般的活物引發了一些事件,這些事提醒不敬虔的人,他們與永生的神是分開的。當人們被迫反思他們的無望情況時,會引起恐懼和絕望。 5–6節明確地指出了這種折磨。正如瘟疫不是傷害以色列人,而是傷害埃及人一樣(出埃及記8:22-24; 9:4-7,26; 10:21-23),真正的基督徒也同樣受到了第五次瘟疫的保護。
 
第5節
5 但不許蝗蟲害死他們,只叫他們受痛苦五個月,這痛苦就像蠍子螫人的痛苦一樣。
5 καὶ ἐδόθη αὐτοῖς ἵνα μὴ ἀποκτείνωσιν αὐτούς, ἀλλʼ ἵνα βασανισθήσονται μῆνας πέντε, καὶ ὁ βασανισμὸς αὐτῶν ὡς βασανισμὸς σκορπίου ὅταν παίσῃ ἄνθρωπον.
 
  • 這五個月的時間可以比喻為乾旱季節或蝗蟲的生命週期,但它可能是像徵性的(指的是有限的時間),《啟示錄》中的其他數字也是如此。從神確定了埃及瘟疫的時間限制的這一事實,就可以清楚地看出這些限制是神所定的。折磨主要是屬靈上和心理上的痛苦,因為這是書中其他單詞的涵義,指的是之前的審判和包括最後的審判的苦難的特質(參見11:10; 14:10-11; 18: 7、10、15 [在第18章中,是「哭泣」和「悲哀」的情感痛苦的代名詞]; 20:10)。
  • 屬靈和心理苦難的主題解釋了為什麼被封印的信徒不受影響,因為他們對自己在基督裡的命運充滿信心。申命記28還預測說,「在後期」(所以4:30-日後),以色列將因埃及的偶像崇拜而遭受埃及的瘟疫(第27、60節),包括蝗蟲(第38-39、42節)。 (例如,第14節; 29:22–27; 30:17; 31:16-20)。後來的痛苦包括「瘟疫」(申命記28:61),「癲狂」(第28節),「在暗中模索」(第29節),「心驚」,「眼瞎」(黑暗?)和「精神消耗」。 (第65節)。無論在什麼程度上考慮到申命記的經文,這一概念都適用於新以色列的有形團體中,不屬於無形信心團體的人們。但是,這一瘟疫可能超出了盟約社區的範圍,因為埃及的瘟疫同樣襲擊了信奉信仰的社區之外的人。實際上,申命記28章所預言的瘟疫將在後期出現在以色列身上,這是由神對埃及所發的瘟疫造成的(申命記28:60-埃及人的病),因為在有形的信心團體中,那些人會變成和不信的埃及人一樣。
 
第6節
6 在那些日子,人要求死,決不得死;願意死,死卻遠避他們。
6 καὶ ἐν ταῖς ἡμέραις ἐκείναις ζητήσουσιν οἱ ἄνθρωποι τὸν θάνατον καὶ οὐ μὴ εὑρήσουσιν αὐτόν, καὶ ἐπιθυμήσουσιν ἀποθανεῖν καὶ φεύγει ὁ θάνατος ἀπʼ αὐτῶν.
 
  • 約翰現在對他剛剛看到的異像作了部分解釋性的評論。人們將尋求死亡而找不到死亡,這凸顯了這種折磨屬靈和心理的性質,也就是說,他們將要死,但他們害怕死亡,因此無法在殺死自己的能力範圍內找到死亡。蝗蟲的作用是提醒迫害教會的不敬虔者,他們的偶像崇拜是徒勞的,他們與永生神是分離的,因此沒有希望。在他們中,摩西的預言將應驗:不順服的人會因他們所遭受的苦難而發瘋(申命記28:28,34)。出埃及之災,使埃及人意識到耶和華是唯一的真神,並且他們無法戰勝祂,從而使埃及人感到困惑和絕望。這種認識包括急切承認罪惡,卻沒有悔改(參見法老王在出埃及記9:27-28; 10:16-17中的回應)。因此,現在罪人將生活在恐怖之中,因為他們意識到自己賴以生存的偶像價值觀,在面對撒但襲擊下,只是像沙一樣的基礎。而且,與埃及人一樣,現在的第號瘟疫,也使受苦者剛硬,在絕望而不回轉向神。這種剛硬實際上是受魔鬼欺騙的影響。相比之下,信徒們不會懼怕邪惡,因為他們知道,不管他們是死是活,都與基督同在,並且在生命的災難和逆轉的背後,有一個充滿愛心和主權的神正在為自己的福祉,執行祂永恆的旨意(羅8:28)。與不敬虔的人相反,他們對世界所施加的折磨,甚至死亡,感到極致的喜樂,以至於他們可以為耶穌和上帝的道作見證:「弟兄勝過牠,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見證的道。他們雖至於死,也不愛惜性命」(12:11; cf. 1:9; 2:10; 6:9; 20:4)。
 
對蝗蟲的描述 
第7節
7 蝗蟲的形狀好像預備出戰的馬一樣,頭上戴的好像金冠冕,臉面好像男人的臉面,
7 Καὶ τὰ ὁμοιώματα τῶν ἀκρίδων ὅμοια ἵπποις ἡτοιμασμένοις εἰς πόλεμον, καὶ ἐπὶ τὰς κεφαλὰς αὐτῶν ὡς στέφανοι ὅμοιοι χρυσῷ, καὶ τὰ πρόσωπα αὐτῶν ὡς πρόσωπα ἀνθρώπων
 
  • 好像=對異象的描述
  • 正如神用蝗蟲審判埃及一樣,在約珥l書中,神被描繪成用蝗蟲來審判未悔改的以色列,只有其中的一部分將得救(珥2:31-32)。
  • 約珥書反映出埃及記的思想,即蝗災的主要目的是使不信之人的心剛硬。 約珥的蝗蟲(無論是字面還是代表敵軍)帶來了飢荒(1:5–12、16–20; 2:25)和痛苦(2:6)。 在這裡,蝗蟲被描述為(第4節)沒有損害地上植物,因此現在看到的損害是靈魂的飢荒(先知有時使飢荒屬靈化,例如,阿摩司書8:11-14)。
  • 這表明,在前三號中觀察到的實際飢荒狀況,最終指向由於屬靈的飢荒和靈魂的貧瘠,而臨到罪人的懲罰。 約翰蝗蟲的描述誇大了它們的實際生理狀況:它們的頭像馬的頭一樣形狀; 他們的觸角變成頭髮; 他們的嘴的破壞作用變成兇猛的牙齒; 他們的聲音變成了戰車的聲音。 他們的盔甲變成鐵胸甲。 通常,將蝗蟲描述成人,然後與軍隊進行比較。 蝗蟲的面孔與頭頂上像金的冠冕的男人的面孔的比較,喚起了他們的惡魔的天性。 約珥書2:4-7還將蝗蟲與馬匹比較為準備戰鬥的人。
  • 試圖首先從現代戰爭領域中,找到蝗蟲的主要模型(例如,正如一位著名作家所建議的那樣,指直升機),而不是用OT影像,這不是最好的方法。 評論員應該首先從約翰時代回到舊約,而不是先從約翰時代回到我們現在或未來,因為這是啟示錄從中獲得其圖像並確定其含義的第一個明確來源。
第8節
8 頭髮像女人的頭髮,牙齒像獅子的牙齒。
8 καὶ εἶχον τρίχας ὡς τρίχας γυναικῶν, καὶ οἱ ὀδόντες αὐτῶν ὡς λεόντων ἦσαν,
  • 珥1:6=「有一隊蝗蟲又強盛又無數,侵犯我的地。牠的牙齒如獅子的牙齒,大牙如母獅的大牙。 」
 
第9節
9 胸前有甲,好像鐵甲。牠們翅膀的聲音,好像許多車馬奔跑上陣的聲音。
, 9 καὶ εἶχον θώρακας ὡς θώρακας σιδηροῦς, καὶ ἡ φωνὴ τῶν πτερύγων αὐτῶν ὡς φωνὴ ἁρμάτων ἵππων πολλῶν τρεχόντων εἰς πόλεμον,
  • 珥2:4-5= 「4 牠們的形狀如馬,奔跑如馬兵。5 在山頂蹦跳的響聲,如車輛的響聲,又如火燄燒碎秸的響聲,好像強盛的民擺陣預備打仗。 」
  • 耶51:27=對巴比倫的審判:「27 “要在境內豎立大旗,在各國中吹角,使列國預備攻擊巴比倫,將亞拉臘、米尼、亞實基拿各國招來攻擊她,又派軍長來攻擊她,使馬匹上來如螞蚱,」
  • 蝗蟲=像《啟示錄》中的其他地方一樣,必須以比喻的方式來理解,因此將它們視為實際的蝗蟲是錯誤的(因此請注意第7節中的「像」和第7-10節中重複的「好像」)。
 
第10節
10 有尾巴像蠍子,尾巴上的毒能傷人五個月。
10 καὶ ἔχουσιν οὐρὰς ὁμοίας σκορπίοις καὶ κέντρα, καὶ ἐν ταῖς οὐραῖς αὐτῶν ἡ ἐξουσία αὐτῶν ἀδικῆσαι τοὺς ἀνθρώπους μῆνας πέντε,
 
  • 蝗蟲圖像的結尾(和開始的3-5節一樣)是藉著將它們的權柄與蝎子對其獵物的控制權進行比較,並將對人的權柄限制在五個月內。 吞滅地的馬群和毒蛇群,發生在耶利米書中8:16–17,這些圖像類似於約翰把像馬一樣的蝗蟲和蝎子的組合。 在這兩段經文中,都講到對偶像崇拜者的審判(耶8:2;參見啟9:20)。








耶8:16-17「16 聽見從但那裡敵人的馬噴鼻氣,他的壯馬發嘶聲,全地就都震動;因為他們來吞滅這地和其上所有的,吞滅這城與其中的居民。”17 “看哪!我必使毒蛇到你們中間,是不服法術的,必咬你們。”這是耶和華說的。」
 
第11節
11 有無底坑的使者作牠們的王,按著希伯來話,名叫亞巴頓;希臘話,名叫亞玻倫。
, 11  ἔχουσιν ἐπʼ αὐτῶν βασιλέα τὸν ἄγγελον τῆς ἀβύσσου, ὄνομα αὐτῷ Ἑβραϊστὶ Ἀβαδδών, καὶ ἐν τῇ Ἑλληνικῇ ὄνομα ἔχει Ἀπολλύων.
 
  • 控制這些惡魔的天使稱為「亞巴頓」(Abaddon)或Apollyon(希伯來語和希臘語分別為「毀滅者」)。亞巴頓與舊約的陰間(Sheol)或死亡的地方緊密相關(約伯記26:6; 28:22; 詩88:11; 箴15:11; 27:20)。這些名字加上天使「作牠們的王」的說法表明,這要么是撒但本人,要么是牠最強大的代表之一。啟12:3-4和13:1ff,與這個結論是一致的,因為在那裡,分別描繪了魔鬼和野獸,頭上戴著王冠,並作為邪惡勢力的領袖。這與關於9:1中天使的身份,已經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撒旦的兩個名字,表達了牠利用惡魔工作的功能,以至於它們最終會因肉體和屬靈的死亡而被毀滅。這場魔鬼的行動僅持續五個月,只是實現最終可怕目標過程的一部分。第六號描繪了此過程的完成。
 
第12節
結尾
12 第一樣災禍過去了,還有兩樣災禍要來。
12 Ἡ οὐαὶ ἡ μία ἀπῆλθεν·  ἰδοὺ ἔρχεται ἔτι δύο οὐαὶ μετὰ ταῦτα.
  • 這節經文是一個轉接點,總結了前一號,並介紹了後兩號。轉接是否表明最後三號在歷史的時間順序中,或僅在異象的時間順序中,緊隨其後?第一個含義是:異象時間順序的意思,可以在第一個禍哉,已經過去的開頭表達中找到。這並不意味著這些事件已經在歷史上發生過,而僅表示包含這些事件的異象已經結束。序言中的用詞「看哪」著重於將禍災視為異象而不是事件。「此後」的結論短語也暗示了這一點。「此後」在這本書的其他地方不是指歷史事件的順序,而是指接著而來的異象的順序(見4:1)。因此,第12節的含義是:「災難的第一個異象的呈現已經過去。看哪,在第一個災難之後,還將提出另外兩個災獲的異象。」因此,主要的關注點是異象的順序,而不是三個異像所代表的歷史順序。​

 9:1-12的回應建議:
  • 神用撒但作為祂的審判代理人。 這些經文描繪了最終由神所指示的可怕審判,神利用撒但和其的代理人實施了審判。 我們對此的第一反應是,這配得上那位聖潔的神嗎? 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反應? 這對於我們對罪的嚴重性的有限觀點怎麼說呢? 從另一角度看,這些經文表明敵人不是獨立的代理人,而是僅在上帝的權柄下運作。 即使像這裡的聖經所說的那樣,我們實際上是否傾向於將屬靈爭戰視為是一種平等(上帝和撒但)的鬥爭?
 
  • 理解關於聖經中使用比喻語言的意義。這些經文向我們展示了約翰如何使用像馬的蝎子一樣的蝗蟲的圖像,來指撒旦及其代理人奉神的命令,所施加的心理和屬靈上的折磨。約翰反過來從約珥那裡借用了圖像,而約珥很可能用了出埃及記中的實際的蝗蟲,來比喻敵人的軍隊。不管《約珥書》中的蝗蟲是不是字面的,在啟示錄中它們都是具象的比喻。像耶穌一樣,約翰使用圖像和比喻,使信徒震驚而悔改,同時進一步使那些頑固不信者的心更加剛硬。我們如何能夠像這樣,盡力地挖掘出聖經中真實的含?我們有多少的時候,可以藉著挖掘經文在聖經其他段落中的根源,而追溯出這些經文的真正含義?
 
  • 關於黑暗審判的嚴重性。 這些經文表達了對不信者的折磨,有力地提醒了他們,他們的偶像崇拜是徒勞的,他們與永生的神分開的,並且他們沒有盼望。 為什麼當他們的情況如此絕望時,人們不求助於基督? 為什麼只有一名被釘在十字架上的強盜大聲呼救? 據說無神論者伏爾泰(Voltaire)的垂死之言包括呼喚基督的名字,交替地作為祈禱和詛咒。 這是神對迷失者審判的黑暗尺度嗎? 然而,在十字架上,一位哭泣的罪犯得到了回應,並得到了神的憐憫。​
第六號:得勝的軍隊(9:13-21)
 
G.K. Beale:
第六號角:惡魔被差派來審判剛硬的不信者,方法是通過欺騙,確保對某些人的最後審判,直到死亡,任憑其餘被欺騙人不悔改(9:13-21)。
 
第13節
13 第六位天使吹號,我就聽見有聲音從神面前金壇的四角出來,
13 Καὶ ὁ ἕκτος ἄγγελος ἐσάλπισεν·  καὶ ἤκουσα φωνὴν μίαν ἐκ τῶν [τεσσάρων] κεράτων τοῦ θυσιαστηρίου τοῦ χρυσοῦ τοῦ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θεοῦ,
​
  • 聲音=基督(6:6)或天使(16:7)
​
  • 金壇=6:10「揭開第五印的時候,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10 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啊!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等到幾時呢?”」
​
  • 金壇=8:3-5, 「3 另有一位天使拿著金香爐,來站在祭壇旁邊。有許多香賜給他,要和眾聖徒的祈禱一同獻在寶座前的金壇上」
​
  • 這表明第七印和七號都是神對聖徒祈求的回應。
​
  • 四=聖經中代表完整性(參見引言[6.]和7:1中有關數字學的討論),
​
  • 角=代表權力,因此異象指的是神從他的同在(金壇)而來的力量的完整性,神開始回應聖徒的祈禱而行使的力量。在14:18中,祭壇與審判的權柄直接相關:「又有一位天使從祭壇中出來,是有權柄管火的。」
​
  • 面前=神的同在。在啟示錄中其他地方出現(或直接的「在…面前」)六次之多,是與神在天上聖殿的同在有關(4:5; 5:8; 7:15; 8:3-4) ; 11:4)。所有這些經文都有具有審判或保護免於審判的含義有關。這些關聯也指向9:13,指神回應聖徒祈禱的審判能力的意思。
 
第14節
14 吩咐那吹號的第六位天使,說:“把那捆綁在幼發拉底大河的四個使者釋放了。”
14 λέγοντα τῷ ἕκτῳ ἀγγέλῳ, ὁ ἔχων τὴν σάλπιγγα·  Λῦσον τοὺς τέσσαρας ἀγγέλους τοὺς δεδεμένους ἐπὶ τῷ ποταμῷ τῷ μεγάλῳ Εὐφράτῃ. 
 
  • 被綑綁的天使=他們自己的意志被轄制了,就像魔鬼在9:1-3中被限制在深淵中一樣。他們可能也是邪惡的天使。天使被上帝束縛,現在被上帝釋放,因為釋放天使的命令來自天上的神聖祭壇。
​
  • 幼發拉底河=不是指字面的地方。相反,幼發拉底河周圍的區域(賽7:20; 8:7-8的大河),「北方幼發拉底河」(耶46:10),或簡稱為「北方」,意指該區域幼發拉底河的一部分(耶1:14-15; 6:1、22; 10:22;以西結書38:6等)在《舊約》中被稱為造成毀滅的軍隊的發源地,有時是攻打以色列,有時是攻打其他國家。舊約上最強烈的迴響來自耶利米書46章,其中刻畫了對埃及的審判,來自北方的騎兵軍像蛇一樣,無像數的蝗蟲一樣,有胸甲(參見46:4,22-23),並且「在幼發拉底河」(46:2;同樣是46:6,10)。
​
  • 幼發拉底河=地上邪惡列國發出軍隊的地方,六號與六碗所描述的同一件事。這裏提到幼發拉底河,預期第六碗爭戰的發生,那裡也提到幼發拉底河。的確,第六個號和第六碗描述的是同一事件,只是角度不同。在與第六碗的鏈接上,進一步參見9:19。就像在舊約時代的北方侵略者一樣,最終釋放出墮落天使的侵略者的是上帝。可以將這些天使確定為對應於邪惡的列國,他們居住在該區域或北部的邊界(例如,但10:13、20-21)。回看7:1節,我們可以識別出,被阻擋的「地上四方之風」,就是在幼發拉底河上被束縛的四天使(並參見7:1,以與惡毒的天使和這些風認同)。由於上帝子民的封印已經完成了(7:3-8),他們不會受到墮落天使之風的影響,因此「地上四方」的破壞性風現在可以向未封印的人釋放(如9:4)。因此,約翰的異象將幼發拉底河理解為聖經所引用的地點,在那裡撒但將會(屬靈的而不是地理的)打擊上帝的子民。 9:14的四個天使都在幼發拉底河的特定地點,而不是地球的四個角落,這是一個混合的比喻,由此河流總結了關於末日預言的最終期望:撒旦仇敵的最後一擊,這將影響整個世界(見16:12-16)。
 
第15節
15 那四個使者就被釋放;他們原是預備好了,到某年某月某日某時,要殺人的三分之一。
15 καὶ ἐλύθησαν οἱ τέσσαρες ἄγγελοι οἱ ἡτοιμασμένοι εἰς τὴν ὥραν καὶ ἡμέραν καὶ μῆνα καὶ ἐνιαυτόν, ἵνα ἀποκτείνωσιν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ἀνθρώπων.
  • 這四個天使被“捆綁”,意味著他們沒有被允許執行他們一直在等待的功能。 但是現在,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發動攻擊的年月日時,因此被釋放,以便殺死三分之一的人類。 具體的時間清單表明這些天使是根據上帝的主權時間表釋放的。 具體說明釋放這些部落的時間是為了強調,所有歷史事件,無論撒但的參與如何,都在上帝的最終權威之下。
 
第16節
16 馬軍有二萬萬,他們的數目我聽見了。
16 καὶ ὁ ἀριθμὸς τῶν στρατευμάτων τοῦ ἱππικοῦ δισμυριάδες μυριάδων, ἤκουσα τὸν ἀριθμὸν αὐτῶν. 

  • 二萬萬=無數、數目眾多。四個天使掌管著邪惡的靈力,這些靈力被描繪為騎馬的眾多軍隊。惡魔軍隊的規模是2億(字面意思是「無數的雙數」或「 2萬萬」)。該數字是像徵性的,與啟示錄中的其他數字一樣。單詞myrias(「萬」)在希臘語中用來表示無數的人群。在復數形式中,它在舊約中的使用方式相同(創24:60;利26:8;申32:30; 代下25:11–12;彌6:7;尤其是但7:10)。除非有數字形容詞作為前綴(例如「三萬」或斯1:7 LXX中的30,000),否則聖經中從來沒有提到過特定的數字。用由額外的加強詞「二」作為字頭的雙重複數(「二萬萬」ten thousands of ten thousands),使得人幾乎不可能精確地計算,並且表明這裡具有一個象徵性的意義。請注意,耶 46:2、4、6、10、22–23是本文的背景之一,征服的軍隊騎著馬(第4節),穿鎧甲(第4節)與蛇(第22節)和蝗蟲(參見第23節)作了比較,並且(顯著的)數量眾多。
 
第17節
17 我在異象中看見那些馬和騎馬的,騎馬的胸前有甲如火,與紫瑪瑙並硫磺。馬的頭好像獅子頭,有火、有煙、有硫磺,從馬的口中出來。
17 καὶ οὕτως εἶδον τοὺς ἵππους ἐν τῇ ὁράσει καὶ τοὺς καθημένους ἐπʼ αὐτῶν, ἔχοντας θώρακας πυρίνους καὶ ὑακινθίνους καὶ θειώδεις, καὶ αἱ κεφαλαὶ τῶν ἵππων ὡς κεφαλαὶ λεόντων, καὶ ἐκ τῶν στομάτων αὐτῶν ἐκπορεύεται πῦρ καὶ καπνὸς καὶ θεῖον. 
 
  • 約翰在13-16節中所聽到的,在17–21節中以異象的形式做了進一步的解釋。騎手的胸甲有火,紫瑪瑙和硫磺的顏色。馬頭被描述為獅子(強調其破壞力),口中有火,煙和硫磺。就像在第五號中對蝗蟲的描述一樣,醜陋的描述堆積和突出了惡魔的兇惡和可怕的存在。舊約中的火和硫磺(有時與煙有關)表明在歷史過程中(這是創19:24,28;申29:23; 撒下22:9; 賽34)的致命審判(如此處):9-10;結38:22)。上帝對他的仇敵的審判的想法在撒下22:9(=詩18:8)中像徵性地表達出來:用類似的短語「冒煙……從他口中發火」。在啟11:5中,「火從他們的口中噴出」是指兩位忠實的證人對迫害者執行的懲罰。火象徵著他們的預言和見證(11:6-7)。在那裡,拒絕其證詞開始了對迫害者的屬靈審判,並為他們將來的最終審判奠定了基礎(另見11:5-6)。從書中的其他相似之處可以明顯看出「從口裡噴出」是象徵性的。例如,1:16(參見2:12、16)和19:15、21描繪了基督藉著「從祂口中出來」的利劍來審判祂的敵人。 2:16暗示某種形式的暫時性懲罰,而19:15,21與基督再來時擊敗祂的敵人有關。就像11:5中的大火一樣,基督口中的劍是象徵性的,很可能是指藉著祂的話語譴責罪人(從19:11-13隱含)。
 
第18節
18 口中所出來的火與煙,並硫磺,這三樣災殺了人的三分之一。
18 ἀπὸ τῶν τριῶν πληγῶν τούτων ἀπεκτάνθησαν τὸ τρίτον τῶν ἀνθρώπων, ἐκ τοῦ πυρὸς καὶ τοῦ καπνοῦ καὶ τοῦ θείου τοῦ ἐκπορευομένου ἐκ τῶν στομάτων αὐτῶν. 
 
  • 火與煙,並硫磺=所多瑪和蛾摩拉的毀滅的預表。通過重複第17節從火和煙,硫磺中吐出的惡魔,再次強調了惡魔馬所執行審判的破壞性。創19:24,28的毀滅所多瑪和蛾摩拉,相較其他可能的比較,被認為是最重要的預表,因為火,煙和硫磺的精確結合只在這裡發生。
​
  • 殺了人的三分之一=如第17節所述,這繼續了第15節中的描述,這意味著這些惡魔般的馬匹是第15節中的四個天使,通過牠們的代理人進行可怕工作。他們在肉體和屬靈上殺死了整個人。他們執行的不是最終審判,而是與最終審判相關聯,並為最終審判做準備的審判。它們導致偶像崇拜者、妥協者和教會迫害者,肉體上的死亡,而他們已經在靈性上死亡了。 「殺戮」的瘟疫包括不敬虔經歷的各種死亡(由於疾病,災難事件等)。對他們身體的死撫使他們在精神上永遠死亡。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這裡的死亡,既包括屬靈層面也包括身體層面。因此,火和硫磺在17–18節中提到了三遍,而在本書信其他地方的提及,都是指對邪惡的偶像崇拜者(14:10; 21:8)、魔鬼、獸和假先知的最終和永恆的審判(19:20; 20:10)。這與書中其他段落中的最終審判有關,這意味著由惡魔馬執行死亡是神聖行動的開始,直到最終,對不信者在14:10和21:8中做出最終審判,這是他們必須等待的。
 
第19節
19 這馬的能力是在口裡和尾巴上;因這尾巴像蛇,並且有頭用以害人。
19 ἡ γὰρ ἐξουσία τῶν ἵππων ἐν τῷ στόματι αὐτῶν ἐστιν καὶ ἐν ταῖς οὐραῖς αὐτῶν, αἱ γὰρ οὐραὶ αὐτῶν ὅμοιαι ὄφεσιν, ἔχουσαι κεφαλὰς καὶ ἐν αὐταῖς ἀδικοῦσιν.
 
  • 如同9:10=因此,這種特殊的傷害可能不是死亡,而是類似於第五號的屬靈折磨(死亡之前),儘管第六號通常帶來廣泛的死亡,加劇了第五號的禍患。 第五號的煙現在在第六號中被火點燃。 煙和由此產生的黑暗,是比喻對欺騙的懲罰(見8:12; 9:2-3),火在比喻上代表了致命的審判(見第18節)。
​
  • 這馬的能力是在口裡=魔鬼的欺騙=舊約和新約中的審判(e.g., 賽6:10–12; 29:9–14; 63:17; 詩115:8; 135:18; 羅1:18–32; 帖後2:9–12; 出埃及記4–14,法老王的心剛硬,是講到撒旦的作為最著名的例子,也是此經文的意思)
​
  • 第六號的欺騙性方面與第六碗具有獨特的相似性,特別是關於對撒旦 「從口裡出來」的欺騙的審判(16:13,其中三個污穢的靈從龍,野獸和假先知的口中出來)。類似地,巨龍企圖欺騙教會的方式,是通過隱喻性的描述來說明的:「蛇在女人之後從他的嘴裡像河水般澆了水」(12:15)。龍將權柄賜給了他用來欺騙人的獸,被解釋為「5 又賜給牠說誇大褻瀆話的口… 獸就開口向神說褻瀆的話,褻瀆神的名並他的帳幕,以及那些住在天上的」(13:5-6)。因此,在9:17-19中,惡魔之口的部分效果是加劇了對不信者的欺騙。
​
  • 這馬的能力是在尾巴上,因這尾巴像蛇,並且有頭用以害人=象徵受魔鬼鼓動的假教師口中欺騙言語的毀滅性。蛇在啓示錄中是指與撒但(12:9, 14–15; 20:2)。
​
  • 耶穌稱法利賽人為蛇,因為他們錯誤的教導(太23:16,33)
​
  • 蛇的刺痛, 9:2-3以煙為代表,首先以欺騙的形式出現。 這種欺騙使不信的人導致了刺的最終效果:神的最後的審判。
​
  • 從上面我們得出的結論是:17-19節的圖像並不是現代戰爭造成的破壞的象徵,而是暗示欺騙的破壞導致屬靈和肉體上的死亡。 此結論是通過對啟示錄中的圖像進行上下文比較而得出的,而不是通過將圖像與現代戰爭,甚至過去的戰爭世界中的相似圖像進行比較(例如,有些人試圖用 15世紀的伊斯蘭的入侵來做解釋)。
​
  • 約翰知道他所敘述的苦難已經在發生,而不僅限於在主再臨之前的那段時期=路10:17-19
​
  • 這些舊約和猶太人的平行相似之處表明,在約翰時代,蝎子和毒蛇完全不是指諸如破壞性的直升機或噴氣飛機之類的現代戰爭工具,而是用於來比喻錯誤教導的圖像。 如果是這樣的話,啟示錄中的魔鬼可能是通過假教師來進行欺騙的工作,這在啟示錄的教會中是一個問題(例如,2:14-15的巴蘭的教訓、20-24、22的耶洗別:18-19) 。
第20節
20 其餘未曾被這些災所殺的人仍舊不悔改自己手所做的,還是去拜鬼魔和那些不能看、不能聽、不能走,金、銀、銅、木、石的偶像。
20 Καὶ οἱ λοιποὶ τῶν ἀνθρώπων, οἳ οὐκ ἀπεκτάνθησαν ἐν ταῖς πληγαῖς ταύταις, οὐδὲ μετενόησαν ἐκ τῶν ἔργων τῶν χειρῶν αὐτῶν, ἵνα μὴ προσκυνήσουσιν τὰ δαιμόνια καὶ τὰ εἴδωλα τὰ χρυσᾶ καὶ τὰ ἀργυρᾶ καὶ τὰ χαλκᾶ καὶ τὰ λίθινα καὶ τὰ ξύλινα, ἃ οὔτε βλέπειν δύνανται οὔτε ἀκούειν οὔτε περιπατεῖν,
  • 瘟疫只是要警告,不是要救贖,而是帶來咒詛。
  • 這再次表明,第六號藉著帶來死亡而從第五號升級了,儘管第六號號仍繼續釋放第五號,對所有倖存的非選民的痛苦。 這些災禍只會對教會內的妥協者和教會外的偶像崇拜者的餘留者產生救贖的作用,他們事先在教會內被封印並最終受益於封印的保護功能。
​
  • 出埃及記瘟疫的模式仍然很明顯。 正如「殺長子」導致決定性的紅海審判一樣,這裡其他人的死亡,是作為警告的信號,但並沒有產生悔改,而是為在預備第七號發生時,那些頑強無能的人面對最終審判(11:18 )。
​
  • 該警告的神學目的,是要為屬靈的復興提供足夠的機會,上帝彰顯出其主權,以及在第七號對所有「未封印的人」的最後審判中所彰顯出來的公義。 牧養的目的,是提醒讀者,敵對忠實見證人的行為將持續到歷史的盡頭,他們不應灰心,因為這是他們可以信賴的神計劃的一部分。
 
第21節
21 又不悔改他們那些凶殺、邪術、姦淫、偷竊的事。
21 καὶ οὐ μετενόησαν ἐκ τῶν φόνων αὐτῶν οὔτε ἐκ τῶν φαρμάκων αὐτῶν οὔτε ἐκ τῆς πορνείας αὐτῶν οὔτε ἐκ τῶν κλεμμάτων αὐτῶν.
 
  • 偶像是黑暗勢力使人們陷入黑暗的主要手段之一。 對偶像崇拜者的舊約判斷的部分原因是,它們諷刺地反映了偶像的非精神形象,因此他們在精神上同樣無法看見,聽到或行走(詩篇115:5-8; 135:18;參見伊薩。 6:9-10)。 這可能是惡魔以精神上的愚昧和麻木來麻醉啟9:20-21的偶像崇拜者的精確方式。 因此,偶像崇拜者通過自己的罪惡受到懲罰。
​
  • 舊約審判偶像崇拜者的部分原因是,它們諷刺地反映了偶像的非屬靈形象,因此他們在屬靈上無法看見,聽到或行走(詩115:5-8; 135:18;參見賽6:9-10)。 這可能正是惡魔以屬靈上的愚昧,來麻醉啟9:20-21的偶像崇拜者的方式。 因此,偶像崇拜者藉著自己的罪惡受到懲罰。
​
  • 在9:20–21中重複的「悔改」,可以與書信中悔改的主題聯繫在一起,特別是在2:21–23,這個詞出現三次都是對偶像崇拜的挑戰,這是與屬靈上的淫亂同義。 這意味著在教會中有許多人不會悔改,因此這裡對惡魔的可怕描述,也意在使某些神的真子民擺脫他們的自滿狀態,同時也造成其他人真實的悔改。
 
9:13-21的回應建議:
  • 關於欺騙詭計的嚴重性。這些經文展現了魔鬼屬靈的兇猛的畫像,這些惡魔使非信徒遭受了折磨。對圖像的仔細檢查,看到這些活物與人面對的實際形式,通常是透過人類的假教師(在有形教會的內部和外部),他們提倡崇拜真神以外的任何事物。我們是否有可能通過對啟示錄的字面解釋,從而期望面對帶有蛇尾的超自然馬匹或某種現代軍事殺傷力,我們可能會錯過我們生命中這些活物的當下屬靈現實?我們如何認真對待錯誤教導的威脅?我們是將其視為令人討厭但僅是人的現象,還是被強大的屬靈氣惡魔所賦予力量的事物?我們如何應對此類威脅?我們是否始終堅定地遵守上帝的聖言以尋求保護,因為它是抵抗此類威脅的唯一真理來源?約翰在其他地方說:「因為你們剛強,神的道常存在你們心裡,你們也勝了那惡者。」(約壹2:14)。也就是說,克服從魔鬼(在上下文中)來的錯誤教導的力量僅來自「神的道」。
​
  • 論偶像崇拜的性質。這些經文展現了偶像崇拜的景象,與舊約的景象基本相符:崇拜金,銀和其他材料的偶像。啟示錄的更大範圍談到了所有受造物的毀滅,這表明這些人的材料代表著所有不是神的東西。也就是說,崇拜受造物而不是造物主。我們社會中存在哪些形式的偶像崇拜?黃金本身並不是邪惡的,但如果被崇拜,那就是邪惡的。運動,職業,休閒活動或金錢和財產的獲取又如何呢?什麼東西顯然是邪惡的,例如色情?根據我們的經驗,偶像崇拜有多廣泛?我們將「偶像崇拜」限制在對偶像的崇拜中,這是欺騙的一部分嗎?我們所委身的不是上帝,就是偶像,包括敬拜自己。
​
  • 論偶像崇拜的危害。 約翰在這裡將偶像崇拜與謀殺,巫術,不道德和盜竊聯繫在一起。 如果要認真對待舊約的觀察,偶像崇拜者會變得像他們崇拜的一樣盲目和愚蠢。 用評論者的話來說,它們就像麻醉品一樣,被麻醉了,即使它們越來越深地陷入了黑暗勢力的束縛中,正如約翰如此生動地描寫。 這就是偶像崇拜如何導致這些可怕的罪惡和叛逆形式嗎? 撒但如何利用偶像崇拜將人們帶入更加黑暗的世界? 到了什麼地步,會使悔改成為不可能的事呢? 我們如何防範,甚至從偶像崇拜一開始就防範,因為知道這些習俗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什麼?

11-七號 (8:2-11:19)03

第二個循環​:七號

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4)
1)小書卷給了約翰(10:1-11)

08-28-2020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a  場景:施行賞罰者們(8:2-6)
       b  前六個審判-六號:(8:7-9:21)
              a’  給教會的應許-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4)
               1-小書卷給了約翰(10:1-11)
                2-兩位見證人(11:1-14) 
                bb 第七個審判-第七號:神的聖殿開了(11:15-19)

經文:

小書卷給了約翰 ( 10:1-11 )
1-天使拿著小書卷的異象(1-2)
​1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披著雲彩,頭上有虹,臉面*像日頭,兩腳像火柱。
2 他手裡拿著小書卷,是展開的。他右腳踏海,左腳踏地,

2-天使呼喊與七雷(3-4)
3 大聲呼喊,好像獅子吼叫。呼喊完了,就有七雷發聲。4 七雷發聲之後,我正要寫出來,就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七雷所說的你要封上,不可寫出來。”

3-天使的起誓(5-7)
5 我所看見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舉起右手來,
6 指著那創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遠遠的,起誓說:“不再有時日了!”
7 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秘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

4-約翰説預言的使命的更新(8-11)
8 我先前從天上所聽見的那聲音又吩咐我說:“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開的小書卷取過來。”
9 我就走到天使那裡,對他說:“請你把小書卷給我。”他對我說:“你拿著吃盡了,便叫你肚子發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
10 我從天使手中把小書卷接過來,吃盡了,在我口中果然甜如蜜,吃了以後,肚子覺得發苦了。11 天使對我說:“你必指著多民、多國、多方、多王再說預言。”

再臨君王 讀書摘要:

插曲:聖徒的見證(十1 ~十一14 )
第六枝號角與第七枝號角之間有一段插曲 ( 十1 ~ 十一14 ) ,當中有兩個場景。這兩場景都關乎神子民的角色, 以及他們在試煉期間所作的先知性見證。

​在第一個場景中 (十1-11 ) ,約翰領受預言的信息 , 並受命宣吿這信
息。

第二個場景 (十一1-14 ) 描述兩位見證人的歷史,以及他們當時的大環境。

小書卷給了約翰 ( 十1-11 )
啟示錄十章1 -11節對應到但以理書十章5 -6節 , 以及以西結書二章1節至三章11節當中之以西結的呼口。約翰領受小書卷的預言信息。有些人認為這小書卷包含啟示錄12章1節至22章5節的內容,而12章1節便開啟全書的一個新的重要段落。

​但更有可能的是,啟示錄10章1-11 節的異象是以一種籠統方式提到約翰被賦予能力繼續發預。雖然約翰的角色相當獨特,但在許多方面,他仍然是教會作見證的典範與模式(參一2 )。我們必須謹己約翰的信息(一3 ) ,照著去行,並預備好將其含意傳達給多民丶多國丶多方丶多王」(十11 )

一位大力的天使出現,他反映神及其寶座的榮光 (十1 -2 ; 參一12q6 ;但十5 -6 ; 結一27-28 ) 。他的威嚴凸顯他的信息是來自神、 有屬天權柄 。

七雷發聲, 但約翰不能告訴我們其內容 (十3 -4 ) ;們應當感到滿足,並且相信祂通曉萬事 、 也為了我們的益處統管一切(羅八28-39 )

天使宣佈不再有時日 了 (不再耽延了) (十6 ) 暗示神的計畫將隨著吹響第七號而達到完滿成全 。 正如七印的循環一樣 , 七個號角的循環也導向基督的再臨 。 天使在此的宣告強調基督再臨的重大意義 , 這再臨總結神對歷史的計畫(參弗一10 )。

約翰拿了小書卷並把它吃下 , 這類似於以西結書二章3節至三章9節的記載 , 表明神賦予他一項類似以西結的使命 : 向不悔改的世界宣佈災禍的信息 。 這書卷叫你肚子發苦 ;也就是說 , 這書卷的內容包含許多受苦的消息 。同時 , 它在口中要甜如蜜 (參結三3 ;詩一一九103 , 十九。 神的道使我們與神有團契相交 , 並且在祂的良善上有分;因此 , 即使是災禍的信息 , 也會伴隨著如蜜一般的甜蜜。

啓示錄 聖經註釋 摘要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a’給教會的應許-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4)
  1. 小書卷給了約翰(10:1-11)
中心思想:約翰被委派重述關於審判的預言,對此他反常地感到高興和哀悼(10:1-11)

  • 就像第六和第七印章之間有一個解釋性括號一樣,第六和第七號之間也有一個相似的括號。這裡的括號從10:1擴展到11:13。第10章是11:1–13中括號的主要內容的簡介。
 
  • 在這個新異象中,約翰被重新委派發出預言。他的任務是雙重的。他要預言基督徒不斷受苦的堅忍見證,會給他們帶來痛苦,以及那些對見證敵對的人的命運。他領受到的預言與教會時代信徒與非信徒之間的關係有關,最終達到了最後的審判,在這一點上,他恢復並得出了與號的異像有關的結論,在那兒提出了這一審判。第10-11章被放在號角的循環中,將啟示錄的兩半連接在一起。這是一種互鎖的文學裝置,其功能是在介紹書的第二部分的同時將其鏈接到第一部分。括號沒有按時間順序插在第六和第七號之間,但是提供了對前六號所涵蓋的同一教會時期的進一步解釋。
 
  • 甚至第7章顯示,基督徒被受印被免於第六號審判屬靈的破壞性的傷害,因此11:1–13揭示了他們被受印,以便對福音有堅忍而忠心的見證,這為那些拒絕他們見證的人之最終審判奠定了基礎。因此,這一異象解釋了前六號審判惡者的神學基礎。在整個教會時代,非基督徒都受到號的審判之懲罰,因為他們迫害了信徒。這更明確地表達了前幾章的暗示,即號是上帝回應聖徒為他們的壓迫者所做的辯護和懲罰的請願(所以6:9-11; 8:3-5; 9:13-21)。 10:6b–7與11:14一起宣布,當受苦信徒的總數達到預定數量(6:10; 11:7a ),以及不悔改已經達到了其棘手的高度(9:21; 11:7-10)時,上帝將不會拖延歷史的終結(11:11–13,18)。
 
1-天使拿著小書卷的異象(1-2)
 
第1節。
1 我又看見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從天降下,披著雲彩,頭上有虹,臉面*像日頭,兩腳像火柱。
Καὶ εἶδον ἄλλον ἄγγελον ἰσχυρὸν καταβαίνοντα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περιβεβλημένον νεφέλην, καὶ ἡ ἶρις ἐπὶ τῆς κεφαλῆς αὐτοῦ καὶ τὸ πρόσωπον αὐτοῦ ὡς ὁ ἥλιος καὶ οἱ πόδες αὐτοῦ ὡς στῦλοι πυρός,
 
  • 大力天使=刻意與第5:2節連結。這個天使不是普通的天使,而是只有在啟示錄中,才被賦予適用於上帝或基督的神聖屬性。
  • 披著雲彩=但7:13中的人子=啓1:7(祂駕雲降臨)+啟1:13(好像人子)=啟14:14-16(坐在雲上的人子)=舊約中的耶和華的使者=耶和華自己(創16:10; 22:11–18; 24:7; 31:11–13; 出3:2–12; 14:19; 猶2:1; 6:22; 13:20–22; 亞3:1–3 with Jude 9; see also 但3:25; 徒7:30, 35, 38)
  • 頭上有虹=結1:26-28=神;結1-3異象的模式後來出現在啟10:2,8-10;虹=啟4:3 神寶座周圍。
  • 臉面*像日頭=啟1:16的基督=太17:2的「登山變像」的用語-臉面明亮如日頭,衣裳潔白如光=啟1:15
  • 兩腳像火柱=神在曠野的顯現(出13:20–22日間雲柱,夜間火柱; 14:24雲火柱; 民14:14; 尼9:12, 19)=出19:9-19,西奈山神在密雲中臨到,有雷轟、閃電和角聲=3-4,7節的七雷和號聲
  • 這裡提到上帝在曠野與以色列同在的目的是,同一位神的同在,保護並引導了新以色列人在世界曠野中的忠心見證,因此以下各章所揭示的這一點(所以11:3-12; 12:6,13-17)。 因此,天使是耶和華的神聖使者,如同在舊約中一樣,是指耶和華或指基督本身。 進一步證實這一點的看法是,基督在5:5中被比作獅子,天使在10:3中也被比作獅子。
 
第2節.
2 他手裡拿著小書卷,是展開的。他右腳踏海,左腳踏地,
2 καὶ ἔχων ἐν τῇ χειρὶ αὐτοῦ βιβλαρίδιον ἠνεῳγμένον.  καὶ ἔθηκεν τὸν πόδα αὐτοῦ τὸν δεξιὸν ἐπὶ τῆς θαλάσσης, τὸν δὲ εὐώνυμον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Morris:
  • 五2的「大力天使」與一卷書卷一起出現,該書卷(biblion)裏裏外外都寫滿了字。本節中的天使也手拿小書卷(biblaridion)。Biblaridion一字沒有什麼前例可考,因此我們不知道「小書卷」實意為何,事實上biblion已經有「小書卷」的含意。書卷的所謂大小或許只是指內容的長短,若然,體積的大小就不重要。如果這兒的「小書卷」是指體積,那麼其喻意可能就是說,這只是神永遠計畫中的一部分。(Morris)
 
書卷是「展開的」(原文用完成分詞式,可能暗示永遠都是如此;書卷現在不是隱藏的,將來也不會隱藏)。
 
天使右腳踏海,左腳踏地。左與右的分別在此有何特別意義不得而知,只是踏海踏地分明表示掌管的權柄(參詩六十8)。天使渡海如夷。踏海踏地也表示這信息是關乎陸地海洋,換言之,全世界。

G.K. Beale:
  • 小書卷=約翰的預言-第11節。我們至少從第10章(11節)的結論知道,約翰的預言是要反對「許多民,多國,多方和多王」,正如在隨後各章中針對經歷審判形式的眾多人群所使用的通用公式一樣(11:9; 13:7-8 ; 14:6ff .; 17:15)。
  • 將「王」插入到公式中,預期在以後的異像中將要被審判的「王」(因此16:12、14; 17:1-2、10-12、16、18; 18:3、9; 19:18-19)。 此外,儘管確實如此,啟11:1–13詳述了第10章,第12章後繼續地闡述。 因此,這本小書的內容至少包括對第 11–16章的內容,因為在17:1-3中所賦予的可能是另一個發預言的使命,釋放一系列新的預言異象。 第10章的書卷捲可能還包括17-22章,如果是17:1ff的預言只是前一個的更新。
  • 是展開的=與第5章中羔羊要展開的書卷有關聯。   在這本書中以及在以下各節中天使手中所展開的那本小書是很難辨認的,除非它與羔羊在第5章中要打開的書卷聯繫在一起。 儘管存在一些差異(書較小,是約翰而不是羔羊拿著),但相似之處更為重要:
  • 1)不僅都是「展開」的書卷,而且是基督拿著;基督都被比喻為獅子;都與以西結書有關;與大力的天使有關;與神有關(活到永遠的)都直接與但以理書12章末世預言有關。2)兩個異象都看到某人接近天使,並從其手中把書卷接過來;3)約翰所領受到說預言的任務,在兩個異象中的用語都是相同的(10:4-就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説;10:8-);以及兩個書卷都是關於「多民、多國、多方和多族[王]」的命運。
  • 因此,一個合理的假設是:第10章與第5章的書卷的含義是大致相同的。 在第5章中 的書卷象徵上帝的審判和救贖計劃,該計劃已因基督的死和復活而開始。 5:12的讚美詩對5:9-10的解釋,也把第5章的書卷指向是一個遺命testament,包含了要承受的產業inheritance。
  • 上帝向亞當應許,他將統治全地。 儘管亞當喪失了這個應許,但末後的亞當基督卻注定要繼承它。 在寶座上接受上帝的書卷並將其打開,以及在第5章打開書卷,表示基督已經接受了天父的計劃並開始執行計劃。
  • 以基督的死與復活為基礎,祂贖回了祂的子民,祂配得拿此卷書,祂對其中的計劃擁有權柄,並為被贖回的人建立自己的國度(見5:2-5、9- 10、12)。這卷書的計劃涵蓋了從十字架到新創造的歷史,因為該書卷的內容摘要,被啟示在第6-22章中。它概述了基督對歷史的主權,在整個教會時代和新宇宙中基督和聖徒的統治,基督對遭受苦難的百姓的保護,對受逼迫世界的暫時和最終的審判,以及最後的審判。然而,第5章顯示,忍受苦難是一種具有諷刺意味的方式,基督過去曾以此得勝,並把擁有此書卷的權柄作為他的產業。第10章中的書卷,還與相同的諷刺模式相關聯,將在以下各節中進行解釋(參見第7節)。
  • 擁有捲軸般的遺命意味著,現在基督在整個宇宙上都具有統治權柄,這是站在海和地的天使所象徵的(將腳放在某物上表示對那東西的主權,如書10:24-26)。 這是約翰領受的發預言的命令:第11節中基督對「多民,多國,多方和多王」的主權之預言的基礎。天上使者對海陸的主權表明,上帝最終也控制著龍, 牠站在「海沙」上,形成「從海裡出來的獸」(13:1)和「從地上出來的獸」(13:11)。​

天使呼喊與七雷(3-4)

第3-4節.
3 大聲呼喊,好像獅子吼叫。呼喊完了,就有七雷發聲。
4 七雷發聲之後,我正要寫出來,就聽見從天上有聲音說:“七雷所說的你要封上,不可寫出來。”


3 καὶ ἔκραξεν φωνῇ μεγάλῃ ὥσπερ λέων μυκᾶται.  καὶ ὅτε ἔκραξεν, ἐλάλησαν αἱ ἑπτὰ βρονταὶ τὰς ἑαυτῶν φωνάς. 
4 καὶ ὅτε ἐλάλησαν αἱ ἑπτὰ βρονταί, ἤμελλον γράφειν, καὶ ἤκουσα φωνὴν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λέγουσαν·  Σφράγισον ἃ ἐλάλησαν αἱ ἑπτὰ βρονταί, καὶ μὴ αὐτὰ γράψῃς.

  • 獅子=象徵基督(5:5)
  • 七雷=天使的聲音(6:1;19:6)=約12:28-29=神的聲音,基督的聲音
  • 雷=在舊約中表示「審判」(出9:23–34; 撒上7:10; 詩29:3; 賽29:6…等等),如同啟6:1的七印。
  • 雷,聲,閃電,地震=在啓示錄中象徵最後審判(8:5;11:19;16:18)
  • 雷聲=出自詩29=耶和華的聲音重複了七次=現在被引用強調新獲得的基督的權柄(第2節),是已經從永恆的神所賦予的(第6a節)=
  • 七雷=基督(或祂的天使)的聲音彰顯祂的,權柄;祂的聲音釋放出七雷的啟示。
  • 定冠詞+七雷(the seven peals of thunder)=也許是指約翰/他的讀者已經知道的事=在最後審判之前發生的某審判=也許是神憤怒的預告/徵兆,如同:約12:28-31。
  • 七雷聲=也許代表另外七重的審判系列與七印、七號和七碗是平行的,但並沒有被啟示出來=它們是對於同樣的事件,如同印、號、碗,不同角度的描述=利26章中的四組7個審判(26:18-33)。
  • 在這裡沒有顯示雷聲的審判,可能是因為它們重複了前兩個同步的印和號的七重循環,以至於沒有新的東西。對於整個教會時代,對不悔改的人所施加的各種懲罰,已經作了足夠的說明。 現在的重點是在印和號出現的同時,不悔者和忠心見證人之間的關係。 懲罰的原因是重點。 邪惡的人受苦是因為他們拒絕見證人的信息並逼迫他們,正如11:1-13所表明的那樣。
  • 4b的命令與但以理書中天使的命令相似,在 5-6節中。但以理書第12章中的「封印」部分是指,對但以理和其他人,隱瞞如何實現預言。 約翰像但以理一樣,得到啟示,但與但以理不同,他明白這一點。 帶有「雷聲」的定冠詞可能意味著他已經知道了雷聲(也許是通過對詩篇29的理解),而他即將記錄雷聲的啟示,這一事實也表明他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了雷聲的重要性。然而,像但以理一樣,他仍然不讓讀者知道。 同樣與但以理書第12章相一致的是,封印可能暗示了七個雷聲,因為與其他七個系列的大多數相反,這些判斷是在不久的將來尚未發生的事件。
 
3-天使的起誓(5-6)
5 我所看見的那踏海踏地的天使向天舉起右手來,
6 指著那創造天和天上之物,地和地上之物,海和海中之物,直活到永永遠遠的,起誓說:“不再有時日了!”

 
5 Καὶ ὁ ἄγγελος, ὃν εἶδον ἑστῶτα ἐπὶ τῆς θαλάσσης καὶ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ἦρεν τὴν χεῖρα αὐτοῦ τὴν δεξιὰν εἰς τὸν οὐρανὸν
6 καὶ ὤμοσεν ἐν τῷ ζῶντι εἰς τοὺς αἰῶνας τῶν αἰώνων, ὃς ἔκτισεν τὸν οὐρανὸν καὶ τὰ ἐν αὐτῷ καὶ τὴν γῆν καὶ τὰ ἐν αὐτῇ καὶ τὴν θάλασσαν καὶ τὰ ἐν αὐτῇ, ὅτι χρόνος οὐκέτι ἔσται,
  • 相對於前面封閉啟示的命令,這裏的天使發誓啟示了救贖歷史的最高點=但12:7=申32:40-43
​

但12:7「7 我聽見那站在河水以上、穿細麻衣的,向天舉起左右手,指著活到永遠的主起誓說:“要到一載、二載、半載,打破聖民權力的時候,這一切事就都應驗了。”」
  • 神起誓對惡者的審判。申32:40-43「40 我向天舉手說,我憑我的永生起誓:41 我若磨我閃亮的刀,手掌審判之權,就必報復我的敵人,報應恨我的人。42 我要使我的箭飲血飲醉,就是被殺被擄之人的血。我的刀要吃肉,乃是仇敵中首領之頭的肉。”43 你們外邦人,當與主的百姓一同歡呼,因他要伸他僕人流血的冤,報應他的敵人,潔淨他的地,救贖他的百姓。」
  • 神封閉審判的啟示。「34 這不都是積蓄在我這裡,封鎖在我府庫中嗎?35 他們失腳的時候,伸冤報應在我, 因他們遭災的日子近了」
  • 基督在這裡描述自己的方式,與父在申命記32:40中對摩西的方式是用相同的語言。基督在啟示錄10章中命令封住七雷審判的啟示,就像祂的天父在申32:40中下令摩西封住審判的啟示一樣。
  • 6a的描述=神,並強調神在創造萬物上絕對的權柄+與基督在教會時代末世進入永恆對受造物的統治連結起來=天使的站立姿態所象徵的(2和5節)。
  • 神的權柄和基督的權柄之間相同的關聯,在第4和5章就建立了。 書卷從上帝而來,但被基督打開(見第4-5章)。 天使說的誓言是説審判不再有延遲(或者從字面上「不再有時日」),而如同但以理書12:7一樣(參見上文),一切都會「成就」或「完成」。​
第七節
7 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秘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
​

7 ἀλλʼ ἐν ταῖς ἡμέραις τῆς φωνῆς τοῦ ἑβδόμου ἀγγέλου, ὅταν μέλλῃ σαλπίζειν, καὶ ἐτελέσθη τὸ μυστήριον τοῦ θεοῦ, ὡς εὐηγγέλισεν τοὺς ἑαυτοῦ δούλους τοὺς προφήτας.
 
  • 起誓的繼續,進一步說明了但以理中的宣誓的含義是如何改變的。但以理11:29–12:13的預言,涉及神子民的末日的苦難,神對敵人的消滅,國度的建立以及聖徒的統治。 預言的事件將引至並導致歷史的終極完成。但12:7說這些預言事件將在「一載,二載和半載」內發生,此後,上帝的預言計劃將「被完成」。約翰將但以理的「一載,二載和半載」視作引導至最後審判的教會時期(另見11:3; 12:6,14; 13:5)。
  • 啟示錄12:4–6,清楚地表明了,出自於但以理書的這個時間公式:該時期始於基督升天之時,也是教會受苦的時期(也是12:14;見12:4–6,14)。在這本書的上下文中,這一時期必須涵蓋教會時期,並在基督最後降臨時結束。因此,6–7節表示此時間段的結束,這是時間或歷史的結束。天使告訴但以理,預言的含義要一直被隱瞞,直到最後才被揭露。與但以理書12章相反的是,啟示錄第10章中天使的誓言,開始強調預言的完成時間和方式,這一點在第11章中被放大。 當第七位天使吹號時,但以理11:29–12的預言將會被實現,並且歷史(但以理的「末期」,12:13)將結束(即歷史的「不再有時日」time shall be no longer)。
​​
  • 10:6b–7和6:11之間的強烈用語上的平行表明,第10章的奧秘內容,涉及神令聖徒受苦的旨意,這直接導致了迫害者的審判。這時,上帝的奧秘將結束。當聖徒在6:10中大喊著什麼時候神的審判會臨到那些迫害教會的人時,答案是(字面的)「還要安息片時」(6:11)直到全部人數被殺害的人數已經完成。現在上帝說(從字面上看)「不再有時日」(6b節),但是奧秘要被實現或完成。聖徒在6:10的祈禱因通過第七號的響起而加速了。 第6節暗示了但12:7和申32:40,兩者都談到了上帝在祂百姓受苦後為他的子民辯護。在但12:7中,天使說:「打破聖民權力的時候,這一切事就都應驗了。」第七位天使之聲的日子,可能是指最後審判的決定性打擊所發生的確定時間,因為不會再有延遲了。​

  • 神的奧秘,「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是指阿摩司書3:7的典故,神在那兒「向他的先知的僕人們揭示了祂的秘密商議」(儘管實際上阿摩司書沒用過「奧秘」一詞,摩3:4-8也把神描繪成獅子在咆哮,並吹號。
  • 佳音=基督的福音,包括救贖和審判,都是由上帝在舊約中向他的先知預言的(這裡所指的實際上是「所傳的福音」 [euēngelisen]),其已經啟動的實現(inaugurated fulfillment)已經向新約的先知宣布了新世代(the new age)。從人類的角度來看,預言的福音正在實現,並將繼續以一種神秘而出乎意料的方式發生。聖徒的痛苦將會被最終的辯護取代。只有那些領受到神所啟示的奧秘的人,才能理解這段歷史的意義。之所以能得到這樣的啟示,是因為基督的死和復活和升天已經開創啟動了「末世/末後的日子 latter days」,並且實現了但以理的預言,這些預言是在「末後的日子」中發生的。事實上,但以理2:28–45中的「日後」的預言,在那裡(27–30節)反復被稱為「奧秘」(希臘文:mysterion)。基督在第5章中打開了書卷的封印,與但以理書12章中新啟示的觀念完全相同:末後日子的預言是難以理解的,(見5:1-5,9;見但12:4,8-9),這裏對末後日子的啟示,與但以理的「奧秘」預言是結合在一起的。
 
  • 我們注意到與羅馬書16:25–26驚人的平行。保羅講到神的奧秘,是根據先知的聖經根據神永恆的命令而啟示的,並已為萬民所了解。這就是十字架的奧秘。在新約的其他地方出現「奧秘」一詞時,它通常是指以不同於猶太教的期盼,或在舊約中不是很清楚的方式,實現舊約的預言(例如,太13:11;馬可福音4:11;路8:10; 帖後2:7 [cf.但8:23–25; 11:29–45];羅11:25;弗3:3-4,9)。天使開始向約翰解釋但以理所不了解的自己所預言的“「何時」和「如何」:約翰被告知,但以理所預言的「日後latter days」已經開始,並且已經在通過基督之死和復活的「奧秘」方式進行運作。就是說,這個邪惡國度顯然外表上戰勝了基督和聖徒,卻諷刺性地實現了上帝擊敗邪惡國度的預言。需要通過具有諷刺意性的方式,才能理解聖徒得勝的奧秘本質;就是在這種諷刺性的方式中,基督明顯地擊敗了同一個邪惡國度而獲得了勝利。
 
  • 這種比較的合法性是基於先前的觀察:第10章與第5章是平行的,並據此解釋。在第5章,基督之死已經是一個開始的勝利,因為他是一位「忠心的見證人」,抵制了妥協的屬靈挫敗(1:5-那誠實做見證的),並且因為祂通過償還祂子民的罪來完成他們的救贖(所以5:9-10; 1:5-6)。耶穌的死也是得勝,因為這是導致復活的第一步(1:5; 5:5-8)。同樣,第10章是說那些信基督的人會跟隨他的腳步,並且,即使他們的死亡也是屬靈的復活,因為他們是抵擋妥協的屬靈挫敗的忠心見證者,甚至他們的死亡也是屬靈的複活,因為他們將獲得勝利的冠冕(2:10-11)。在以下11:1–13的背景中,將顯示出相同的模式,其中為主見證的教會的迫害和挫敗,是導致他們復活和擊敗敵人的方法。
 
  • 因此,就像基督一樣,基督徒也有他們的「書卷」,這也像徵著他們的目的:他們要像基督那樣諷刺性的作王,以小規模的方式模仿基督十字架的偉大宇宙模式。 這也許就是為什麼,基督被描繪成一個籠罩大地的宇宙性大人物。 因此,這本小書是具有第5章的書卷中那些相同目的象徵之新版本,在此程度上要由神的子民去完成。


4-約翰説預言的使命的更新(8-11) 
第8節

8 我先前從天上所聽見的那聲音又吩咐我說:“你去,把那踏海踏地之天使手中展開的小書卷取過來。”

8 Καὶ ἡ φωνὴ ἣν ἤκουσα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πάλιν λαλοῦσαν μετʼ ἐμοῦ καὶ λέγουσαν·  Ὕπαγε λάβε τὸ βιβλίον τὸ ἠνεῳγμένον ἐν τῇ χειρὶ τοῦ ἀγγέλου τοῦ ἑστῶτος ἐπὶ τῆς θαλάσσης καὶ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
  • 此命令延續了第5-7節與第4節的對比:其中天使開始揭露有關救贖歷史高潮的真相,與第4節掩蓋啟示禁令相對立。在8-10節中,更多啟示的問題出自於同一位天使所拿的書卷。約翰的做法和拿書的方式與5:7-8中的羔羊具有相似的意義。羔羊拿書卷和打開書卷,象徵著他新獲得的權柄,而約翰的類似舉動表明,他參與並認同identifies with 耶穌在執行審判和救贖方面的權柄,雖然只有耶穌救贖了人類,並且擁有掌管歷史的權柄。第11章將表明,作為先知的約翰也是如此,以及他在苦難中作王的情況在一般所有基督徒中都是這樣的。約翰和第11章中的「兩個見證人」(代表教會:見11:3)都是很明顯的,他們被稱為先知(11:6,10;參見類似16:6; 18:20,24; 22:6,9)。這種與基督在苦難中作王的緊密關係,是書中其他地方觀念的另一個例子:信主的人是「羔羊無論往那裡去,他們都跟隨祂」(14:4)。我們還將看到,在11:3-12中,兩位證人的見證生涯是以基督為模型的。
​

第9-10節 
9 我就走到天使那裡,對他說:“請你把小書卷給我。”他對我說:“你拿著吃盡了,便叫你肚子發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
10 我從天使手中把小書卷接過來,吃盡了,在我口中果然甜如蜜,吃了以後,肚子覺得發苦了。


9 καὶ ἀπῆλθα πρὸς τὸν ἄγγελον λέγων αὐτῷ δοῦναί μοι τὸ βιβλαρίδιον.  καὶ λέγει μοι·  Λάβε καὶ κατάφαγε αὐτό, καὶ πικρανεῖ σου τὴν κοιλίαν, ἀλλʼ ἐν τῷ στόματί σου ἔσται γλυκὺ ὡς μέλι.
10 καὶ ἔλαβον τὸ βιβλαρίδιον ἐκ τῆς χειρὸς τοῦ ἀγγέλου καὶ κατέφαγον αὐτό, καὶ ἦν ἐν τῷ στόματί μου ὡς μέλι γλυκὺ καὶ ὅτε ἔφαγον αὐτό, ἐπικράνθη ἡ κοιλία μου. 
 
  • 約翰接受書卷,象徵著他受命說預言的呼召。命令和執行拿書卷並吃書卷是個一圖像,描繪了他作為先知的正式重新任命。他的呼召已經在以西結在1:10和4:1-2的呼召中說明了,與此相似的是,此處繼續與以西結書2:8–3:3為關聯:其作為先知任務的一部分是吃盡書卷,雖然甜美,但接著的是一個痛苦的回應(3:14),由於人們的悖逆。
  • 吃盡書卷,表明先知已完全認同其信息(參見以西結書3:10)。 「吃」或與書卷認同的含義是:它很甜,因為它包含了上帝自己賦予生命的話語(申8:3;詩19:10; 119:103;箴16:21-24; 24:13–14),先知會短暫地高興。苦來自於書卷的目的,就是宣告審判,以及其所引起的敵對者反抗的影響。以西結被預先警告,除了有餘民會做出回應和悔改(9:4–6; 14:21–23)之外,那些聽了卻是悖逆的人,是不會做出回應的。因此,他的信息主要是一種審判。對書卷的說明清楚地強調了這一點:「他將書卷在我面前展開,內外都寫著字,其上所寫的有哀號、歎息、悲痛的話。」(結2:10)。
 
  • 還要注意與耶15:15–18的相似之處。首先,先知在他的使命中感到喜悅:「16 耶和華萬軍之神啊,我得著你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你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因我是稱為你名下的人。」(第16節)。 然而,當他的話被拒絕時,他的喜悅變成了痛苦:「17 我沒有坐在宴樂人的會中,也沒有歡樂,我因你的感動獨自靜坐,因你使我滿心憤恨。18 我的痛苦為何長久不止呢?我的傷痕為何無法醫治,不能痊愈呢?難道你待我有詭詐,像流乾的河道嗎?」(第17-18節;耶15:19-21進一步表明,第15-18節是傳講預言任務的一部分)。 同樣地,約翰在他說預言的任命中也感到喜悅和痛苦。 與以西結和耶利米相反之處在於:約翰不是警告舊約時期的以色列,而是警告教會,新以色列人的有形團體,不要不信以及向偶像崇拜的世界妥協,並警告世上的不信者(見第11和11節: 下面的1ff)。
 
  • 約翰與天使和天上已故的聖徒一起,事實上對神宣告審判感到高興,因為神的話語代表了祂的旨意,這一切事都是為祂的榮耀而做的(11:17-18; 14:7; 15: 3-4; 19:1-2)。 它至少以三種方式這樣做:1) 因為當神懲罰罪惡時,神的公義就彰顯出來,2) 因為這樣的懲罰使基督徒在苦難中得到了平反(vindicates)(參見6:9-11; 18:4-7),並且,3) 因為關於審判的信息的一部分是要鼓勵人對神的話忠心(如11:1-13)。
 
  • 然而,基督徒,像上帝一樣,在懲罰的痛苦中並沒有情感上的嘲諷愉悅之情,而懲罰痛苦的本身不是其目的,不是與其更廣泛的公義框架分開的。
 
  • 書卷的甜蜜可能包括提及福音中神對信徒的救贖恩典,及其對必須在苦難的考驗中經歷這種恩寵這一事實的痛苦(參見林前2:15-16)。 從回憶中可以明顯看出,小書卷在很小的程度上暗示了基督徒的目的,而模仿了第5章大書卷所象徵的基督的大尺度目的。 當然,這些目的的一部分,是通過苦難經歷神的恩典。 福音的甜蜜之處在於,基督徒已經開始被平反vindicated,因為他們在天上的堅忍的見證(6:9-11),而當神在歷史的盡頭,在眾人面前為他們辯護時,這個過程就完成了。 11:11–13,18)。
 
  • 但這苦仍會流連徘徊,因為約翰的實際經驗在下一節中被顯示出來:它在我口中像蜜一樣甜; 吃完之後,我的胃變得苦澀。 教會和世界上其他人對他的信息不悔改的回應的事實,對於約翰而言,正如舊約先知和耶穌自己一樣,都是沉思的「痛苦」或悲哀的事情(路加福音19:41)。 啟示錄中唯一出現「苦」的時間是在第三號瘟疫中(8:11),許多人因苦水而死,這表明苦的時期(世界拒絕教會的信息)遍及整個教會時代(在這期間發生第三號的瘟疫),並且不能局限於基督复臨之前的時期。
 
  • 從以西結的背景和啟示錄的以下各章可以看出,與書卷有關的審判是最重要的,後者更多地側重於審判,而不是獎賞,尤其是第11章。如果我們記得第5章的書卷,則可以確認著重於審判的這一點,因為它是基於結2-3; 但7:10; 12:4,9; 以及其他舊約神的顯現所引入的審判的信息。 七印進一步顯示了第5章的書卷主要是一卷關於禍哉的書卷。
​
第11節
11 天使對我說:“你必指著多民、多國、多方、多王再說預言。”

11 καὶ λέγουσίν μοι·  Δεῖ σε πάλιν προφητεῦσαι ἐπὶ λαοῖς καὶ ἔθνεσιν καὶ γλώσσαις καὶ βασιλεῦσιν πολλοῖς.
 
  • 這節經文包含約翰被進一步的重新任命,直接與(第10節)中的書卷的甜蜜,甚至較多與苦味,直接聯繫在一起(「因此」或「這樣看來」的意思)。宣告書卷對地上邪惡的人之痛苦審判,因為這是他受命傳達的信息。消化了書卷的內容之後,他現在必須使其他人知道其中的內容。 8-10節中描繪了約翰再説預言。「再」表示是重新任命。他在之前至少有兩次(1:10–20和4:1-2)被任命;儘管第一次任命,包括整本書;第二次任命,也包括本書的其餘部分。先前的兩次任命,直接導致了2–3章和4–9章的預言。在這裡的「再」,表示延續了關於6–9章中的人相同的預言。此處的任命產生了預言性的間隔,11:1–13,正如我們在上面第2節中所看到的,此任命可能至少從11章到16章,甚至一直到 22章。

  • 因此,在10:11中,約翰以前的預言性任命,得以被更新和更加深入,就像耶利米一樣(耶15:15-21)。有人告訴他要對許多民、多國、多方,和多王作預言。約翰被再次任命說預言,或者更準確地說,「説預言攻擊」(prophesy against)(其中,「反對」代表希臘介詞epi)。 《七十士譯本》(LXX)中該詞的通常含義是一種審判,在以西結書中經常使用該詞。以西結書是此段的主要舊約背景。以西結書2–3章中的書卷圖像,在緊接的10:8–10中的使用,也指向了審判的主題。最後,請注意翰在書的其餘部分中使用「民、國、方和族」四重短語的負面否定模式(11:9; 13:7; 14:6;參見17:15)。
  • 動詞「預言」不僅指對未來事件的預測,而且還指上帝對當前發生的事情的啟示。請注意約翰如何勸誡讀者「聽」和「持守/遵守」本書中的預言(1:3; 22:7,9)。啟示的先知信息不僅是為將來而設計的,也是為現在而設計的-適用於那些正在聆聽和閱讀該信息的人們,這些人經常被呼喚將其付諸實踐。對預言的這種理解與舊約的思想是一致的,舊約的思想,強調了對現今以及未來(無論是發出信息還是傳講預言)的清晰闡釋,要求聽者道德地回應,他們主要是上帝的子民。因此,約翰的預言不僅針對住在教會聖約團體之外的不敬虔人,而且還針對可見的新以色列人內部的妥協者,這些人來自各「民、國、方和族」,他們與他們被救贖回來的世界結盟。正如以西結把信息傳達給舊以色列一樣,約翰也部分地針對可見的教會,新以色列中的不悔改和妥協。
 
10:1-11 建議性的回應:
 
-基督的神性。如此處(10:1–6)以及書中許多其他地方所述,基督的神性是啟示錄中一個主要而一致的主題。 耶和華的神聖天使,在舊約中常被稱為耶和華,在這裡也與基督相同,為此,本註釋提供了許多的支持論述。 對啟示錄膚淺的閱讀,專注於被誤導的末世論,是否會使我們離開了被高舉的基督的介紹? 是什麼促使我們專注於(常常是貧乏理解的)末世論時間表,卻錯過了本書的核心,那就是上帝和基督的榮耀?
 
-基督透過教會彰顯出的權柄。在第5章中神拿給基督一個書卷,和在第10章中基督賜予約翰一個小書卷,並進一步賜與教會,兩者有很強的相似性。這表明所有的權柄都來自基督,但是祂選擇賦予祂的教會同樣的權柄。如果這書卷,如本註釋所暗示的那樣,代表著基督對宇宙的統治,那麼這小書卷就代表了教會的繼承。這對神的子民行使的權柄有何看法?在這裡,我們權柄的性質,在這裡與宣講福音信息和神的審判連結起來。這也與神的話對他的子民的甜蜜,以及由於不可避免的普遍對信息拒絕的苦,以及隨之而來的教會的苦難的苦有關連。考慮一下耶穌的話:「17 我父愛我,因我將命捨去,好再取回來。18 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捨的。我有權柄捨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約10:17-18)。我們的權柄與耶穌的權柄有何联系?教會最大的在時間中的權柄時代,是其最薄弱的屬靈權柄時代嗎?我們如何衡量我們所屬教會的權柄(如約翰所定義的)或我們自己國家中更廣泛教會的權柄之真實範圍?
 
-神的奧祕。約翰說,上帝的奧秘將在最後的審判(吹響第七號的時候)達到完成或結束。本註釋認為,新約中的「奧秘」涉及舊約預言的實現,這在猶太教中是無法預料的,或者在舊約中是並不完全清楚的。首先,在十字架上彰顯了此奧秘。如果要在最後的審判中「完成」這個奧秘,那麼它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在教會的生活中如何實現這個奧秘呢?這與但以理有關「打破聖民權力」的論述有何關係(但12:7)?公元三世紀,特土良(Tertullian)指出「殉道者之血是教會的種子」(Apology 50)。他是在說同樣的奧秘嗎?當邪惡勢力似乎勝利時,我們如何在神中安息呢?約翰所說的奧秘在今天的教會的講道信息中得到充分體現嗎

11-七號 (8:2-11:19)04

第二個循環​:七號

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4)
2)兩位見證人(11:1-13)

09-18-2020


Picture
Picture
Picture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a  場景:施行賞罰者們(8:2-6)
       b  前六個審判-六號:(8:7-9:21)
              a’  給教會的應許-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4)
               1-小書卷給了約翰(10:1-11)
                2-兩位見證人(11:1-13) 
                bb 第七個審判-第七號:神的聖殿開了(11:14-19)

經文:

有一根葦子賜給我,當作量度的杖,且有話說:“起來,將神的殿和祭壇,並在殿中禮拜的人都量一量。2 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因為這是給了外邦人的;他們要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3 我要使我那兩個見證人,穿著毛衣,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4 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台,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5 若有人想要害他們,就有火從他們口中出來,燒滅仇敵;凡想要害他們的,都必這樣被殺。6 這二人有權柄,在他們傳道的日子叫天閉塞不下雨;又有權柄叫水變為血,並且能隨時隨意用各樣的災殃攻擊世界。7 他們作完見證的時候,那從無底坑裡上來的獸必與他們交戰,並且得勝,把他們殺了。8 他們的屍首就倒在大城裡的街上,這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9 從各民、各族、各方、各國中,有人觀看他們的屍首三天半,又不許把屍首放在墳墓裡。10 住在地上的人就為他們歡喜快樂,互相餽送禮物,因這兩位先知曾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11 過了這三天半,有生氣從神那裡進入他們裡面,他們就站起來;看見他們的人甚是害怕。12 兩位先知聽見有大聲音從天上來,對他們說:“上到這裡來!”他們就駕著雲上了天,他們的仇敵也看見了。13 正在那時候,地大震動,城就倒塌了十分之一,因地震而死的有七千人,其餘的都恐懼,歸榮耀給天上的神。
14 第二樣災禍過去,第三樣災禍快到了。
15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
“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
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16 在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神,17 說:
“昔在、今在的主神,
全能者啊,我們感謝你!
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
18 外邦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
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
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
凡敬畏你名的人,
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
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
19 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

再臨君王 讀書摘要:


啓示錄 聖經註釋 摘要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a’給教會的應許-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3)

兩位見證人(11:1-13)
中心思想:
​
神的旨令確保了祂與他的子民,以及他們有效的見證的同在,這導致他們明顯地擊敗他們的逼迫者,並在他們的審判中達到最高點(11:1-13)
  • 啟示錄11:1–13顯示,教會因承受對福音持久而忠心的見證而被受印,這開始為那些拒絕作見證者的最終審判奠定了一個基礎。 第10章的重點。關於約翰預言召喚的重新任命的條現在轉移到關注他受命傳達的預言信息上。所傳達的信息是對那些拒絕堅忍的基督徒證言並逼迫他們的人的審判。此消息,其次包含在ch的介紹中。 10,現在成為焦點。判決是聖徒為他們的反對者辯護和報應禱告的第一個明確答案(發展為6:9-11和8:3-5)。這明確表達了小號的含義。 11:1–13中描述的事件與前六個小號同時發生。

第1-2節

1有一根葦子賜給我,當作量度的杖,且有話說:“起來,將神的殿和祭壇,並在殿中禮拜的人都量一量。
Καὶ ἐδόθη μοι κάλαμος ὅμοιος ῥάβδῳ, λέγων·  Ἔγειρε καὶ μέτρησον τὸν ναὸν τοῦ θεοῦ καὶ τὸ θυσιαστήριον καὶ τοὺς προσκυνοῦντας ἐν αὐτῷ
 
2 只是殿外的院子要留下不用量 [另譯:要趕出去],因為這是給了外邦人的;他們要踐踏聖城四十二個月。
2 καὶ τὴν αὐλὴν τὴν ἔξωθεν τοῦ ναοῦ ἔκβαλε ἔξωθεν καὶ μὴ αὐτὴν μετρήσῃς, ὅτι ἐδόθη τοῖς ἔθνεσιν, καὶ τὴν πόλιν τὴν ἁγίαν πατήσουσιν μῆνας τεσσεράκοντα [καὶ] δύο. 

  • 先知信息的開始是衡量聖殿的實際行動比喻。 約翰被賦予了蘆葦,並吩咐他測量神的殿,壇和在殿裡敬拜的人。 但是,他不應衡量聖殿外的法院……因為它已經交給了萬國。 他們將踏足聖城四十二個月。 儘管這不是明確的,但這是第10章被賦予使命天使在11:1ff中繼續與約翰對話的人。 這些經文很複雜,需要仔細評論。
 
本段經文不同的解釋
 
1-時代輪 (Dispensational Futurist)=發生在基督最後再來之前的大災難時期。字面的解釋耶路撒冷聖殿的重建。在聖殿中敬拜的是猶太人的餘民。不信的猶太人在聖殿的外院。「測量」聖殿、祭壇和餘民表示他們的身體會受到神的保護。外邦人會進入外院迫害餘民和推翻字面上的耶路撒冷,在字面的42個月內。
2-過去派(Preterist)。基本上與上面的看法相同。然而,事情是發生在主後70年耶路撒冷被毀滅的時候。
3-修正的未來派(Modified Futurist),認識到這些描述是比喻性的。聖殿、祭壇,和敬拜者是比擬那些在以色列民族中救恩穩妥的人,他們在歷史的末了被「丈量」。外院和聖城是指不信的猶太人,他們沒有得著救恩。
4-其他未來派,認為外院是整個教會歷史中那些認信卻背道的教會,他們將會被迷惑並且與不信的逼迫者結盟,逼迫真正的屬靈的以色列人。
 
5-最後一種看法,是我們認為最佳的,也理解到經文是比擬性的,而把外院解釋為一種實質上的,那些真正的、屬靈的以色列人,他們是容易受傷害的。這種觀點在語法上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逐到外面」的語言(第2節的字面意思是「在聖殿外面的院子,將其驅逐出[希臘語ekbale] [ἐκβάλλω],而不是去量它」)也可以指神的真子民,他們被不信的世界所拒絕和逼迫(參見太21:39;可2:8;加4:29; 20:15;約9:34-35;徒7:58)。測量的重要性意味著儘管受到了身體傷害,他們的救恩是穩妥的。這是7:2-8的「受印」的進一步發展。在舊約中,一般而言,「測量」是比喻保護令(例如,撒下8:2;賽28:16-17;耶31:38-40;亞1:16)或審判(例如,撒下8:2; 王下21:13;哀2:8;摩7:7-9)。
  • 量[μετρέω]=結40-48中的聖殿異象=比喻保守。啓21:15-17,天使用「金葦子當尺」丈量聖城、城門和牆=比喻保守。猶太和外邦基督徒將組成這個聖殿團體(從3:12; 21:12–14 [使徒代表列國的教會]; 21:24–26; 22:2可以看出)。 以西結書和啟示錄21中的測量的比喻性解釋,確立了神未來同在無誤的應許,它將永遠居住在一個潔淨的團體之中。
  • 量=神的同在。在啟示錄11章中,「量度」表示神的同在,保證在主再來之前居住在地上的聖殿團體有神的同在。 這意味著神子民的信心將因他的同在而得以維持,因為沒有祂活潑的同在就不會有活的信心。 在第11章,這意味著神在末世論面前的應許始於基督教團體的建立。 甚至在教會時代開始之前,神就頒布了一項法令,以確保所有將成為教會真正成員的人得到救贖(進一步參見7:3中封印的含義)。
 
  • 聖殿理解為字面意思的困難。如果是字面的聖殿的話,約翰就會把信的猶太人(在聖所中)和不信的猶太國(在外院)分開。但是這樣做的一個困難是,在書中的任何其他地方,信的猶太人和不信的猶太國之間沒有明顯區別。關於第四種觀點,外院不太可能代表偽信徒(無論是猶太人還是背教的教會),因為以下11章的上下文,並沒有暗示叛教者或妥協者,而只是將真正的見證人與逼迫他們的人作對比。對未來主義字面觀點的另一個神學的反對點是,未來的帶有祭壇的字面的聖殿,將意味著舊約祭祀制度的恢復,而希伯來書 10:1–12斷言,基督的獻祭從預表上實現並永遠廢除了該體系。這種將來的獻祭僅僅是基督犧牲的紀念,這種的回應是難以令人信服的。以西結書40-48中預言的聖殿包括祭祀系統的這一事實,必需根據希伯來書10:1–12重新解釋。
 
  • 外院=敬畏神的外邦人。但是,如上所述,這是以西結40-48的末世的聖殿。在這種情況下,最內層的聖所與外院之間的對比,是針對以色列信徒的。如果約翰所考慮的是以西結的上下文,那麼他現在不太可能是在斷言,與以西結的盼望相反的意思;部分真正的末日聖殿將被不信者和偶像崇拜者居住其中。相反的,那些靈魂屬於無形聖殿一部分的人的身體將承受一定程度的痛苦。但是,他們的靈魂不會被偶像崇拜的影響所玷污,因此他們仍然是信徒。基督的工作現在成為理解舊約盼望的主要解釋鏡頭。在啟示錄11:1–2中,教會的聖殿是按照真正的聖殿——基督的十字架為樣式所製作的。就像基督受苦一樣,教會也將受苦並表面上看起來被擊敗。然而,通過這一切,神的住所將與信徒同在,並保護他們免於任何導致永死的玷污。神持久的同在也保證了他們最終的勝利。
 
  • 在11:1中,現在的重點是:住在一個屬靈的聖殿中的整個聖約團體,那裏有神的同在(同樣,林前3:16-17; 6:19; 林後6:16; 弗2 :21-22; 彼前2:5)。以西結所預言的已經開始在屬靈的層面上找到其真實的應驗,並將在新的創造中以更充分的形式在身體和屬靈上加以完全(見啟21:1–22:5)。與基督認同相似的基督徒,目前也與聖殿同在。在啟示錄的其他地方,「聖殿」(希臘文naos)毫無例外地,不是指字面或歷史的聖殿,而是指當前的天國聖殿(7:15; 11:19; 14:15,17; 15:5– 6,8; 16:1,17)或主宰未來新時代的神的殿(3:12; 21:22)。這種用法在11:1–2中指向相同的標識:在天上作為神聖殿成員的神的子民,他們在地上的存有被稱為「神的聖殿」。基督已經在約翰福音2:19-22中確定祂復活身體是真正的聖殿,這是在啟21:22中被發展出來的(同樣是馬可福音12:a10-11和類似的例子)。約翰在那裡說,他在新耶路撒冷沒有看見「殿」,「是為耶和華神……羔羊是殿。」自從基督復活時就開始進行鑑定,沒有理由將這種身分僅限於新的,將來的耶路撒冷,而復活的基督是1:12-20天上聖殿場景的中心特徵。
 
  • 「祭壇」是指神的子民現在在團體中敬拜的方式。與6:9-10一致,祭壇象徵著犧牲的召喚,這給忠實的見證人帶來痛苦(如6:3-9所確認;見6:9-10)。實際上,這裡的希臘語「祭壇」(thysiastērion)可以翻譯為「獻祭的地方」。基督徒描繪為祭司在屬靈的聖殿的祭壇敬拜,類似於彼前2:5(信徒被稱為「活石」,正在被建造為屬靈的居所,獻上精屬靈的祭 )。的確,啟示錄1:6和5:10(見前)暗示了相同的舊約經文(出埃及記19:6),正如彼前2:5將基督徒看為是祭司(參來13:9-16),那裡的信徒有一個祭壇,就是基督,他們藉著基督向神獻祭。
  • 如果聖殿象徵教會居住在基督和神的同在之中,那麼外院(聖殿的一部分)就必須代表教會在其所居住暴露在世界體系中的脆弱性。被踐踏在腳下的「聖城」(第2節)等同於外院。在啟示錄中,「聖城」指的是未來天上的城(3:12; 21:2,10)或以教會形式在地上所彰顯出來(20:9:「他們上來遍滿了全地,圍住聖徒的營與蒙愛的城」)。隨著啟示的發展,我們將看到世界體係是如何被惡魔力量統治的。然而,信徒必須生活在其中,並在迫害中身體不受保護。他們在外邦社會中忠心見證基督時會遭受苦難,但他們在屬靈上將受保護。請注意,聖殿的兩個部分(內院和外院)都屬於神,踐踏外院(和聖城)的時期將停止,到那時,所有的創造將在基督的統治下得以恢復。
  • 那麼,這「42個月」的意義是什麼?如果此處的「聖殿」和「祭壇」的圖像是具像徵意義的,那麼時間段也是如此。指的是但以理(7:25; 12:7,11-12)所預言的災難時期,是「一載,二載和半載」(三年半或42個月)或1335天(相等)。對於但以理來說,這在未來很遙遠,但是對於約翰來說,這已經開始了,從基督的複活開始一直持續到祂再來為止(見啟1:1,7)。此處和13:5中確切的「42」的原因很可能使人想起了以利亞的審判事工(路4:25;雅5:17;見11:6)和以色列在出埃及記之後,整個曠野流浪,包括總共42個營地(民33:5–49)。以色列人在曠野中的總逗留時間可能為42年,從而加強了這一點,因為看來他們在曠野中居住了兩年,然後被懲處40年直到第一代人死去。請記住,號的瘟疫使我們回到了神對埃及的審判,由此埃及的子民被釋放到曠野。在11:6-8; 12:6,14中。信心的團體被描繪成與屬靈的埃及作戰,或在曠野受到保護。 12:6和12:14中的用法證實了11:1–2,是暗示整個教會時代對信心團體的攻擊。在12:6中,通過避難在「她有上帝所準備的地方的曠野」中,彌賽亞團體(「婦人」)在三年半的時間裡免受龍的猛烈襲擊。 12:14的畫面實際上是相同的。基督徒遠離魔鬼的「地方」很可能就是shen 無形的聖所(見12:6、14),因為這將是但以理的「三年半」期間的攻擊對象,因為這就是啟示錄11:1–2和12:5–6中的想法。
  • 啟12:5–6表明,基督復活已經啟動了「三年半」的期間,因為「婦人」(聖約團體)直接在復活之後逃跑,而逃亡的時間開始了「三年半」(第5節和第6節之間沒有隱藏的長時間間隔,像一些未來主義者所辯稱的)。這「三年半」的時間將在基督的最後來臨時達到完全(見12:5–6;參見14:14-20)。 11:2表示該時期是在聖城被踐踏在腳下的時間。 第8節暗示,這此踐踏在腳下,和「三年半」是「主被釘在十字架上」在耶路撒冷時開始啟動的。特別是因為踐踏的最終基礎——對教會的迫害——是基督的死。這個時期是在基督復活的時候被啟動的,將在祂最後再來之際結束。選擇「三年半」來代表教會的見證的另一個原因是,這是基督執事的大致時間。 11:3-12中對見證人事奉的敘述方式旨在效法基督:宣告和徵兆導致撒旦的敵對和迫害(約翰福音15:20),以及在基督被釘十字架的城市中受暴力死亡,然後是世界注視著他們的受害者(啟1:7),世界的喜樂(參見約翰福音16:20),然後復活和藉著在雲中上升得到辯護平反。摩西和以利亞的先知先例指出了這種模式,並在3–13節中被提到,為更詳細地描述圖像。
  • 11:2的最後句子,「把聖城踐踏在腳下42個月」,進一步解釋了前面的經文(和意義),涉及驅逐外院。為了證實我們上面對外院的分析,對第2b節的進一步解釋意味著,外院應同樣以積極的方式被認定為聖城。因此,外院是聖殿(神所居住的信心團體)的一部分。因此,它是一種屬世的表達。第2節中的假設表明,外院被認為是聖殿建築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院以前是在聖殿外牆的保護之下,但現在被推到該保護之外。 「踐踏」的「國」是不屬於真正聖約團體的逼迫者,從該文本暗指賽63:18的方式可以清楚地看出。(「18 你的聖民不過暫時得這產業,我們的敵人已經踐踏你的聖所。」)和但8:13(「這除掉常獻的燔祭和施行毀壞的罪過,將聖所與軍旅踐踏的異象」)。在21:15–17中被測量的「城」顯示了它與以西結40-48所預言的聖殿有緊密聯繫,因此,與在11:1–2中的聖殿認同。地上的信徒是天上耶路撒冷的成員和代表。從觀察到龍和獸逼迫婦女(=最早的新約聖約團體)和整個教會時期的聖徒都在相同的「三年半」期間內,可以確認對聖城的識別 (11:3; 12:6,14; 13:5)。這種理解「踐踏」和「城」的背景表明,那些被隱喻為被踐踏的人並沒有受到欺騙或背叛,而是代表他們是遭受迫害的真正的信心團體。在啟示錄中,迫害教會者包括不信的外邦人和猶太人。
  • 11:1–2中的所有五個描述(「量」,「聖殿」,「祭壇」,「外院」和「聖城」)很可能是比喻性的,並且適用於信心團體,在3:12中有先例, 其中有五個類似的圖像被象徵性地應用於得勝者:柱子,聖殿,神的名字,耶路撒冷城的名字,和基督的新名字。 信徒身上的神和基督的名字表明,信徒們是住在神和基督的同在中,祂們是真正的聖殿(再次見21:22),信徒也被認為是(支柱)。
 

第3-6節

第3-6節.
3 我要使我那兩個見證人,穿著毛衣,傳道一千二百六十天。”
3 καὶ δώσω τοῖς δυσὶν μάρτυσίν μου καὶ προφητεύσουσιν ἡμέρας χιλίας διακοσίας ἑξήκοντα περιβεβλημένοι σάκκους.
 
4 他們就是那兩棵橄欖樹,兩個燈台,立在世界之主面前的。
4 οὗτοί εἰσιν αἱ δύο ἐλαῖαι καὶ αἱ δύο λυχνίαι αἱ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κυρίου τῆς γῆς ἑστῶτες. 
 
  • 3-6節=1-2節中測量的目的=也就是說,神在祂末世團體中建立他的住所,旨在確保該團體預言性見證的果效。 信徒應像舊約的偉大先知一樣成為先知(例如摩西和以利亞:第4-6節)。 儘管神的子民會受苦,但祂會授與權柄與仇敵對抗。 未來時態(我將授予權力,他們會說預言)可能是強調神的決心,而不是指未來的時間,上下文最終決定經文的意思。 這裡提到的兩位見證的見證者不是個人,而是代表整體的教會,作為基督的忠心先知為證者。 我們可以提出許多原因:
  • 【1】燈台=教會(1:12-2:5)。舊約預言神子民整個末世團體會領受聖靈說預言的恩賜(珥2:28-32;徒2:17-21),而新約教會成為應驗。【2】兩位見證人=但7;21中的聖民是指聖約團體。【3】整個世界都會看到這些見證人明顯地被擊敗。【4】3年半(第3節)=被踐踏42個月(第2節)=12:6節的被逼迫婦人/教會(1260天)=13:6節中那些住在天上的人。【5】在本書其他地方,為基督做見證的來源是整個信徒團體(6:9; 12:11, 17; 19:10; 20:4)。【6】摩西和以利亞被看為是同等的和沒有分開的,他們是相同的語言雙體identical prophetic twins。
  • 兩位見證人是聖經律法所要求的條件(民35:30;申17:6;19:15;耶穌:太18:16;路10:1-24;約i:17)…=這裡的圖像是為基督做見證的忠心餘民教會。
  • 見證(3和7節)是法律名詞。至少6次在啓示錄中是指被世界拒絕的見證,因為被拒絕而造成法律的後果(1:9; 6:9; 12:11, 17; 20:4)。
  • 身穿毛衣,如同以利亞和施洗約翰(王下1:8;可1:6),強調他們對世界上的罪感到哀傷。強調審判是明顯的:從證人與迫害者的司法關係(尤其是第5-6節),以及從觀察到他們的預言性任務不應被視為是一種盼望性的佈道運動,因為11:13證明了這一點( 在更進一步的經文中)
  • 立在世界之主面前=強調儘管他們在世上的處境地位,他們在屬靈上上站在神的同在中,和在他在天上的法庭中。 雖然先知見證生活在一個危險的世界中,但他們從來沒有離開主主權的同在太遠,也沒有任何東西可以使他們與祂的牢固關係分開。
  • 亞4:2-6的燈台=神的靈的同在,為要賦予以色列人能力,在抵抗勢力下完成聖殿的重建工作(亞4:6-9)。
  • 燈台是所羅門聖殿的一部分=教會是神新聖殿的一部分。教會=新以色列人=燈台=神在地上的屬靈聖殿的一部分,並從聖靈得著能力和神的同在,站在神的寶座前抵擋世界的抵抗。
  • 確實,4:5中的「七盞火燈」在天上的聖殿中“燃燒”,它們很可能是放在燈架上的。 因此,聖靈賦予燈台和教會以力量。 這是1-3節主題的延續:神在他的末世團體中設立他的同在成為祂的聖所,目的是確保其先知見證的果效。
  • 橄欖樹=亞4:12-14=為燈台提供橄欖油。如同在啓示錄中一樣,撒迦利亞書中的兩位見證人(大祭司約書亞和所羅巴伯)…神會提供他結實累累的靈(油),並使它從祭司和王(橄欖樹)那裡發出來,以導致成功完成聖殿建造的過程。
  • 11:1–2介紹了在抵擋中被建立和保存的真聖殿。亞4:14是有關同一主題的高潮。就像在撒迦利亞書中的祭司和王一樣,是聖靈在抵擋下用來建立聖殿的主要器皿,在這裡,兩個見證人也同樣領受了聖靈的能力,可以在11:1–2中扮演相同的角色。
  • 撒迦利亞說起了兩個見證者,國王和祭司,他們重建了一個字面意義上的聖殿,而約翰則看到了兩位見證者,在協助建造天上的聖殿。
  • 與撒迦利亞書相反的是,這兩個見證人不是個人,而是代表普世的教會。確實,團體性教會的雙重君王-祭司角色,已經被明確肯定(1:6; 5:10),並將再次出現(20:6)。撒迦利亞書4章的更廣泛的上下文,表明了與當前上下文關聯的豐富性。
  • 首先,在亞1:16–17和2:1–5中,一位天使「量」耶路撒冷,以表示一定會重建耶路撒冷,以便「在其中建造神的房屋」(1:16),而神「將是她中間的榮耀」(2:5;參見啟11:1–2中的「量」聖殿)。但是,第二,撒旦與世界大國一起抵擋在耶路撒冷重建神的聖殿(撒3:1-2;4:7),因為獸和世界都反對見證人(啟11:5- 10)。
 
5 若有人想要害他們,就有火從他們口中出來,燒滅仇敵;凡想要害他們的,都必這樣被殺。
5 καὶ εἴ τις αὐτοὺς θέλει ἀδικῆσαι πῦρ ἐκπορεύεται ἐκ τοῦ στόματος αὐτῶν καὶ κατεσθίει τοὺς ἐχθροὺς αὐτῶν·  καὶ εἴ τις θελήσῃ αὐτοὺς ἀδικῆσαι, οὕτως δεῖ αὐτὸν ἀποκτανθῆναι.
 
  • 證人的靈魂無法受到傷害,因為他們受到居住在其中的無形聖所的保護
  • 因此,在5-6節中賦予他們的能力。並沒有外在地充分顯示出他們的預言合法性,沒有表明神對他們的屬靈保護。 他們可能會受到身體,經濟,政治或社會的傷害,但他們與神的永恆立約地位不會受到影響。 儘管他們可能遭受痛苦甚至死亡,但他們將立於不敗之地,成功地完成了他們被「量」被委託的屬靈使命。
  • 有火從他們口中出來=賽11:4,49:2,彌賽亞的口如同審判的刀劍。=耶5:14,呼召悔改的信息成為審判的工具=火=一種已經開始的,不是最終極的審判。
  • 凡想要害他們的,都必這樣被殺=申19:15-19=律法懲處的見證
 
6 這二人有權柄,在他們傳道的日子叫天閉塞不下雨;又有權柄叫水變為血,並且能隨時隨意用各樣的災殃攻擊世界。
6 οὗτοι ἔχουσιν τὴν ἐξουσίαν κλεῖσαι τὸν οὐρανόν, ἵνα μὴ ὑετὸς βρέχῃ τὰς ἡμέρας τῆς προφητείας αὐτῶν, καὶ ἐξουσίαν ἔχουσιν ἐπὶ τῶν ὑδάτων στρέφειν αὐτὰ εἰς αἷμα καὶ πατάξαι τὴν γῆν ἐν πάσῃ πληγῇ ὁσάκις ἐὰν θελήσωσιν.
 
  • 摩西和以利亞=可9:4-7=以利亞-叫天閉塞不下雨(王上17-18);摩西-叫水變為血(出7:17-25)=教會的整個預言團體對敵對的偶像崇拜者施以苦難,以及那些逼迫迫害他們的被棄絕者。
  • 提醒那些逼迫教會的人,他們已經和活神分開了,他們已經在經歷開始形式的審判。
  • 3年半的見證執事=以利亞的執事用乾旱作為審判(王上18:1;路4:25;雅5:17).
  • 火=傳講福音,因為抵擋而招致審判的結果=11:10=他們的執事造成不信的抵擋的剛硬的心。參:徒24:25

第7節

7 他們作完見證的時候,那從無底坑裡上來的獸必與他們交戰,並且得勝,把他們殺了。
7 καὶ ὅταν τελέσωσιν τὴν μαρτυρίαν αὐτῶν, τὸ θηρίον τὸ ἀναβαῖνον ἐκ τῆς ἀβύσσου ποιήσει μετʼ αὐτῶν πόλεμον καὶ νικήσει αὐτοὺς καὶ ἀποκτενεῖ αὐτούς.
 
  • 作完見證的時候=7b-13,發生在歷史結束時=教會完成了為基督向世界做見證的工作,並且將會看起來好像是被擊敗了(太24:9-22)。
  • 第7節告訴我們,第1-2節的「測量」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教會見證任務的完成 。在6:9、11中,在開印的異象中,約翰被告知那時間會到來,就是當聖徒因其見證而被殺害的數目滿足的時候,而這節經文也描述了相同的一系列事件,從而加強了兩位見證人代表整體教會的事實。
  • 這兩段經文都描繪了聖徒由於其見證被敵對世界殺死的故事。證人的角色會在救贖歷史的指定時間完成。這是把11章的見證人,與6:9-11中祈禱進行辯護,更進一步地聯繫起來。與見證人在。當他們的見證完成後,忠心的信徒將被殺死。儘管他們即將在世界的眼下被擊敗(7-10節),但他們的滅亡將導致世界的最終被擊敗(11-13節)。地上逼迫者的最後審判,是對6:9-11中聖徒祈求的完整回答。
  • 從無底坑裡上來的獸=獸不只是在時代末了行動,而是在時代末了他的行動會成為公開的=獸的靈在逼迫教會的背後,在歷史中,公開地要最後擊敗教會(約壹2:18;4:3)=但7章中的獸=迫害聖徒的邪惡王和帝國=17:8=20:7

第8節

​8 他們的屍首就倒在大城裡的街上,這城按著靈意叫所多瑪,又叫埃及,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
8 καὶ τὸ πτῶμα αὐτῶν ἐπὶ τῆς πλατείας τῆς πόλεως τῆς μεγάλης, ἥτις καλεῖται πνευματικῶς Σόδομα καὶ Αἴγυπτος, ὅπου καὶ ὁ κύριος αὐτῶν ἐσταυρώθη.
  • 不表示字面的和完全的消滅,而是真教會在其見證的角色,似乎被擊敗了,似乎是渺小而微不足道,並且受到鄙視侮辱
  • 儘管整個歷史上教會的部分聲音可能會暫時沉默(甚至在當今世界的某些地方),但在歷史的盡頭,普遍的沉默將落在教會上。就像通過早期的局部和臨時沉默繼續存在一小群信徒一樣,在未來的8ff情景中還剩下一小部分見證人。
  • 書中的其他相似之處,也指出了一個小教會的持續存在,這是指一個信徒團體在緊接最終審判之前遭受迫害(20:7ff ;17:8; 太24 :15-22、37-39)。事實上,《啟示錄》和《福音書》的相似之處表明,如果此時神不擊敗教會的迫害者,教會實際上將被徹底摧毀。
  • 大城裡的街上=不敬虔的世界,而不是地上的耶路撒冷(請參閱下文)。無一例外,啟示錄中「大城」的其餘的地方都是指巴比倫,而不是耶路撒冷(16:19; 17:18; 18:10,16,18,19,21)。在舊約的先知中,巴比倫通常與神的子民,在被放逐客旅生活在不敬虔政權的外邦居住地區有關。=所多瑪(邪惡)=埃及(迫害聖徒)
  • 就是他們的主釘十字架之處=地上的耶路撒冷也和世界上的城一樣,成為不敬虔的列國,並且更壞,因為殺死基督。在約翰時代,「大城」主要是指羅馬及其任何盟友,因為那是當時迫害神子民的邪惡帝國的中心。
 

第9節

9 從各民、各族、各方、各國中,有人觀看他們的屍首三天半,又不許把屍首放在墳墓裡。
9 καὶ βλέπουσιν ἐκ τῶν λαῶν καὶ φυλῶν καὶ γλωσσῶν καὶ ἐθνῶν τὸ πτῶμα αὐτῶν ἡμέρας τρεῖς καὶ ἥμισυ καὶ τὰ πτώματα αὐτῶν οὐκ ἀφίουσιν τεθῆναι εἰς μνῆμα. 
 
  • 有人觀看他們的屍首=延續了第8a節的誇張語句hyperbole,教會似乎在見證人的角色上被擊敗,顯得渺小而微不足道。在第8節和第9a節中,「身體」一詞實際上是單數形式,儘管在第9b節(地上居民不允許將其屍體安放在墳墓中)中它是複數形式。單數形式的可能原因是暗示見證人的團體性質。他們是基督的「身體」在作見證,但也有許多見證人散佈在地上,正如書中其他地方所證明的那樣。類似的現象發生在12:4-5、13、17,在那里基督男孩子和那些「堅持耶穌的見證的人」都被認為是婦人的後裔(詳見這些經文)。
  • 三天半=使人想起基督在墳墓中的時期(儘管他躺在墳墓中只有三天)。因此,正如耶穌傳道的「三年半」與見證人傳道的歷程相同(11:2-3)一樣,耶穌傳道結束時明顯的失敗的時間也是如此。。
  • 短的半周的三天半也與長的三年半的半年半(11:3-1260天; 12:14-一載二載半載; 13:5-42個月)形成對比。對比旨在強調,與見證人的勝利見證相比,敵基督的勝利是短暫而微不足道的。

第10節

10 住在地上的人就為他們歡喜快樂,互相餽送禮物,因這兩位先知曾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
10 καὶ οἱ κατοικοῦντες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χαίρουσιν ἐπʼ αὐτοῖς καὶ εὐφραίνονται καὶ δῶρα πέμψουσιν ἀλλήλοις, ὅτι οὗτοι οἱ δύο προφῆται ἐβασάνισαν τοὺς κατοικοῦντας ἐπὶ τῆς γῆς.
 
  • 住在地上的人=這是整本書中針對那些因迫害神的子民而遭受初期神聖審判的不信者重複的技術性用語(3:10; 6:10; 8:13等)=13–17中的偶像崇拜者。(因此13:8、12、14; 14:6-9; 17:2、8;另請參​​見8:13和9:20)。偶像崇拜者之所以被稱為「地上的人」,是因為他們最終相信世界的某些方面,而不是相信神(見6:17中有關這一短語的討論)。
  • 歡喜快樂,互相餽送禮物=因為見證人的信息之一是,拒絕基督就等於拜偶像,並且會受到審判的懲罰(徒17:30-31;帖1:8-10) );這種信息成為住在地上的人的一種折磨。

第11節

11 過了這三天半,有生氣從神那裡進入他們裡面,他們就站起來;看見他們的人甚是害怕。
11 καὶ μετὰ τὰς τρεῖς ἡμέρας καὶ ἥμισυ πνεῦμα ζωῆς ἐκ τοῦ θεοῦ εἰσῆλθεν ἐν αὐτοῖς, καὶ ἔστησαν ἐπὶ τοὺς πόδας αὐτῶν, καὶ φόβος μέγας ἐπέπεσεν ἐπὶ τοὺς θεωροῦντας αὐτούς.
 
  • 結37:5,10=生氣=神的靈;這裏是比喻屬靈的復活=結36:26-27。以色列人屬靈的復活=教會屬靈的復活=這種的復活證明了見證人見證的真實性。
  • 害怕=不是對神的敬畏,而是像埃及人害怕瘟疫,以及以色列人從受苦中被拯救(出15:16-驚駭神拯救的大能;詩105:38-原來埃及人懼怕他們)=11:6節的災殃攻擊=9-10章,號的背景是埃及的瘟疫。

第12節

​12 兩位先知聽見有大聲音從天上來,對他們說:“上到這裡來!”他們就駕著雲上了天,他們的仇敵也看見了。
12 καὶ ἤκουσαν φωνῆς μεγάλης ἐκ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λεγούσης αὐτοῖς·  Ἀνάβατε ὧδε.  καὶ ἀνέβησαν εἰς τὸν οὐρανὸν ἐν τῇ νεφέλῃ, καὶ ἐθεώρησαν αὐτοὺς οἱ ἐχθροὶ αὐτῶν.
  • 上到這裡來=確定了神子民最後時間結束時,決定性的拯救和平反vindication=可能也是象徵性的。結37:10-13是指復興以色列人成為「極大的大軍」=以西結-忠心的以色列國的復興=整個忠心的教會的復興(不是兩個見證人)。
  • 被提?若是被提,應該發生在緊接著最後審判前的時刻(接下來沒有「災難」或「禧年」),因為接下來的事件(15節)就是吹響第7號,以及歷史的盡頭。
  • 在這種情況下,異象只是表明神在終極毀滅世界,並帶來他的兒子再來之前的最後一個行動就是把教會提到天上。
  • 然而,措詞與4:1極為相似(約翰看到天堂裡有一扇敞開的門,聽到一個聲音說:「在這裡來」),這種相似性指向的含義與身體上的被提不同。在那裡,天使般的聲音命令約翰到天上。這節經文(代表約翰的再受命令)和約翰在1:9-11中的原始受命(以及約翰在17:1-3和21:9-10中記錄的其他經驗)都是基於以西結在書中反复提到的在聖靈中「被提」rapture。(以西結書1:28-2:2; 3:12-14,23-24; 11:1-5; 43:5),在那裡聖靈舉起先知,屬靈地提升他,不是肉體的意思(儘管可以辯論11:1–5,但它可能指的是看不見的屬靈層面)。根據林後12:1-4的說法,以西結身體沒有被提,而是得到異象的經歷,就像保羅當時那樣,他升到了第三層天。 第4和11章之間的另一平行關係,是前面11:11中的描述,「生氣 [即來自神的生命氣息] 進入了他們裡面,」這與4:2a末尾的「我在聖靈中」[ἐν πνεύματι] 是相提並論的,是指聖靈將約翰引導到無形的屬靈領域(聖靈與約翰福音1:9; 17:3; 和21:10!)。因此,見證人在11:12上到天上,是實相的一個不可見的維度次元(dimension),是這個世界的眼看不到的。這是一種屬靈上的而非物質上的傳輸,因為啟示錄(見上文)中所有其他地方,聖靈降臨在人身上,都是指一種屬靈的傳輸,進入一種不可見的維度次元。
  • 之所以將約翰的被提與見證者相提並論,部分原因還在於,第10章中第三次重複的預言性的任命,一般應用於第11章的見證人。11:12中他們駕著雲上了天,並從天上聽到大聲音,應與10:1的雲彩相同,在那裡天使的基督從天上降下來向約翰顯現, 「他大聲呼喊」(10:3)。 約翰(10:11)和見證人(11:3、10、18)都行使預言性的使命,宣吿對「許多民族和民族,方言和國王」的審判(10:11)。
  • 「雲」=在聖經中說指神(或基督)的顯現與祂百姓的同在(出13:21–22; 民14:14; 申1:33; 詩78:14; 賽4:5; 結1:4; 但7:13; 太17:5; 24:30; 可9:7; 路9:34–35; 徒 1:9)。
  • 教會駕雲上天=神對教會的平反vindication和接納=神對基督的平反和接納。
  • 世界已經拒絕了見證人預言性審判和救贖的信息(4-10節)。但是這時,正如基督藉著復活得到平反,並有雲彩把祂接去一樣(徒1:9-11),基督最終將同樣為他的子民平反辯護,以向所有人證明他們是真正的先知(這暗示著基督的聲音是隱含的,平行於1:10-11和4:1-2)。迫害者察覺到這種神聖的先知被認可的印記,並為恐懼所困擾,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意識到先知的宣告不是空洞的,而是會發生的。經文本身並不清楚神在世界上以何種方式為證人平飯辯護(儘管我們認為文本專注於復活的屬靈層面)。但是,敘述的重點不是辯護的確切形式,而是見證人是神真實的代表的啟示。
 

第13節

13 正在那時候,地大震動,城就倒塌了十分之一,因地震而死的有七千人,其餘的都恐懼,歸榮耀給天上的神。
13 Καὶ ἐν ἐκείνῃ τῇ ὥρᾳ ἐγένετο σεισμὸς μέγας καὶ τὸ δέκατον τῆς πόλεως ἔπεσεν καὶ ἀπεκτάνθησαν ἐν τῷ σεισμῷ ὀνόματα ἀνθρώπων χιλιάδες ἑπτὰ καὶ οἱ λοιποὶ ἔμφοβοι ἐγένοντο καὶ ἔδωκαν δόξαν τῷ θεῷ τοῦ οὐρανοῦ.
 
  • 大地震=審判。見證人所說的審判立即開始,當惡人看到被他們錯誤判斷的人的平反後。審判以大地震的形式描述。「大地震」這個語句實際上與6:12和16:18中的語句相同,這是單詞組合的唯一其他出現地方,都描述了最後的審判。如果我們正確地說11:11–13的事件是在世界歷史結束時發生的,那麼與6和16章的平行相似,確認了這一點。就像6:12中的「大地震」標示著最後審判的開始一樣,它是由隨後的第七印完成的,所以11:13的「大地震」表明了同一最終審判的開始階段,接下來的第七號達到終極高點。措辭出自於結38:19,那裏的「大震動」是指「歌革」在其歷史盡頭時的最終審判,當他們試圖消滅已恢復的以色列時。對以西結書38的引用是很自然的,因為它直接在以西結書37章之後,這是藉著復活的圖像,解釋了以色列的複興。與恢復代表教會的兩個見證人有直接的相似之處,就是被復興的以色列人(啟11:11-12),以及隨後的地震,摧毀了末後日子教會的迫害者。對以西結38:19的典故,與第13節最後的結局有關,因為這似乎是對以西結38:19-23的明顯解釋,和約翰在19:17和20:8-9中如何使用以西結書38-39章。
  • 城倒塌了十分之一=部分的影響=最後審判的開始。數字是象徵性的。
  • 恐懼[ἔμφοβος]=希臘文是指:害怕恐懼的情緒,而非是對神的「敬畏」
  • 見證人(教會)的執事是效法基督自己的執事的模樣的。基督復活時,發生了地震,天使從天上降下來,守衛像死了一樣。在這裡,在義人得平反的當下,也發生了地震,天使的聲音從天而降,觀看者都感到恐懼。
  • 「歸榮耀給天生的神」=舊約中有時是描述不信者的反應,他們像守空墓的衛兵一樣,被迫承認神的真實,而不是願意屈服於它(書7:19-亞干; 撒上6:5-非利士人 )。這句話可以追溯到尼布甲尼撒,在但以理書2:46–47和4:37中讚美和榮耀上帝。因為他代表巴比倫,第13節末期的巴比倫的先驅者。然而,同時尼布甲尼撒歸榮耀給神(但2:46–47),他繼續敬拜偶像(但3:1)。雖然啟示錄11:13可以指悔改或不悔改,但事實上,在啟示錄中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特別是在印,號和碗的平行異象中,最後時刻發生了迷失的人大量的悔改;因此總的來說,最好是在這裡理解為因恐懼引起對神的實相的承認,而不是在表明得救的信心。
  • 從8:6到11:12開始的審判背景,以及舊約時代的背景,贊同將倖存者確定為遭受審判的不信者。 實際上,任何形式的悔改似乎都被排除在外,因為第13a條描述了最後審判的開始,而不是大多數「地上居民」的悔改。
  • 此外,事實上,11和12節強調了神在歷史終結時對整個教會的平反辯護,意味著11-13中那些未通過平反辯護的人,不是神子民的一部分。 此外,先知在3–6節中見證的主要目的,似乎不是在誘導悔改,而是叫住在地上的人「受痛苦」(第10節)。 他們是神的代理人,在執行神對頑固人的審判(見11:5-6)。 當然,這並不是要否認有些人會悔改。
  • 13a節的地震=最後審判的開始;而最後審判的結束=11:19節中的地震。 第七號緊隨11:13之後,其中包含對最後審判(11:18)的描述,這一事實證實此結論,特別是因為11:19的地震圖像是第七號本身的高潮。

​11:1-13 建議的回應:

1-關於啟示錄的不同解釋的含義。
在1–2中,關於聖殿和外院有非常不同的解釋。 這些差異說明了,根據啟示錄的經文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結論,具體取決於一個人的解釋框架。 通過思考這些差異,我們了解到神對歷史上的教會,和歷史上的以色列的計劃有什麼啟示? 對我們了解啟示錄所指的歷史時間表有什麼啟示?
 
2-聖殿作為聖經的統一主題。
聖殿的概念(象徵神的同在)是聖經的中心主題之一(請參閱GK Beale,《聖殿和教會的使命:神的居所的聖經神學》 [Downers Grove:InterVarsity,2004年])。 對此主題有更全面的了解) 根據解說中聖殿統一主題的解釋,您如何看待以西結書40-48,啟11:1–2和啟示錄21-22,的相互關係?
 
3-教會的受苦和希望。
考慮一下註釋中的這一陳述:「11:3-12中對見證證人的執事的敘述方式,旨在復制基督的:宣告和預言,導致撒旦的攻擊、迫害(約15:20)和暴力死亡,在基督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城市中,隨後世界看著他們的受害者(啟1:7),世界歡欣鼓舞(參看約16:20),然後藉著在雲中的升天得著複活和平反辯護。」以這種方式,3-12節是否為我們提供了一種苦難神學(theology of suffering)的基礎? 這樣,這些如何在苦難中為我們提供一個盼望的基礎?
 
4-依靠聖靈。
本註釋書把兩位見證人(代表教會)展示為即使遭受苦難也站在神的同在中。 他們從聖靈中汲取力量。 橄欖樹中的油和燈發出的光從他們流過,使他們有能力對不信的世界做見證。 這描繪了教會完全依賴聖靈的需要。 我們個人在多大程度上依賴聖靈? 我們的教會在何種程度上依賴? 我們如何表達這種依賴性? 個人祈禱和團體祈禱的作用是什麼? 可以肯定的是:當經過試驗或敵對的時候,我們的依賴程度就會顯露出來。
 
5-關於列國的邪惡和神的審判。
根據註釋,本章描繪了一幅嚴重受迫害的教會的畫面。教會顯然是其敵人攻擊的獵物,尤其是在基督再來之前的時期。 這似乎是一個令人沮喪的信息,但是從神的角度來看,是否有一線希望? 啟示錄將教會比作以色列人穿過曠野通往應許的天國之路。 根據創世記15:16,以色列只有在「亞摩利人的罪孽」完成之前才能擁有應許之地。 這裡是否有與此想法類似的東西? 就是說,邪惡完全結束的那一刻,釋放了神對失喪者的審判,也釋放了教會進入其永恆產業的大門。

11-七號 (8:2-11:19)05

第二個循環​:七號

第七號
09-25-2020


Picture
Picture

第二個循環:七號(8:2-11:19)
    a  場景:施行賞罰者們(8:2-6)
       b  前六個審判-六號:(8:7-9:21)
              a’  給教會的應許-插曲:聖徒的見證(10:1-11:14)
               1-小書卷給了約翰(10:1-11)
         2-兩位見證人(11:1-13) 
                bb 第七個審判-第七號:神的聖殿開了(11:14-19)

經文

14 第二樣災禍過去,第三樣災禍快到了。
 
15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 “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 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16 在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神,
 
17 說: “昔在、今在的主神, 全能者啊,我們感謝你! 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
 
18 外邦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
 
19 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

再臨君王 讀書摘要:


啓示錄 聖經註釋 摘要

第7號:第七個審判-神的殿開了
中心思想:
第七號-神建立了終極完成的國度,執行了終極的審判(11:14-19)

第14節。
14 
第二樣災禍過去,第三樣災禍快到了。
14 Ἡ οὐαὶ ἡ δευτέρα ἀπῆλθεν·  ἰδοὺ ἡ οὐαὶ ἡ τρίτη ἔρχεται ταχύ.

  • 異象順序歷史時序無關。10:1-11:13的文學和神學括號/插曲已經結束。因此,第14節在9:21結束的地方開始:第二場災禍過去了(9:13-21);看哪!第三場災難即將來臨。與9:12一樣,時序性的語句,與三個災禍的異象所代表的歷史順序並無關連,而僅涉及異象的順序(另見9:12; 4:1)。這意味著災難的第二個異象已經完成,第三個異象迫在眉睫。這種異象的時序性的特質,解釋了為什麼在11:11–13的括號中和在11:18-19的第七印中,對最後審判的描述都不會不一致。
  • 各種不同的解釋。有時會認為15-19不能構成第七號(或第三個禍哉),而是對其進行介紹,並且是對其的期待。吹第七號不會發生什麼動作,只有發出宣告一系列動作的聲音,才被具體的描述。有人認為12-14章,導致16章的七碗,構成第三個禍哉。有些人認為。 12-14章的本身描述了第三個禍哉,還有一些人把12–21章視為是所有的內容。
  • 本註釋書的觀點。與上述觀點相反,我們將11:15–19視為對歷史終極完成(consummation)的一種解釋,因為10:7宣布,當第七號吹響時,神對他歷史計劃的成就「完成了」(參見10:7)。可以合理地假設11:15-19是第三災禍,因為在8:13宣布了以下三個災難將分別等同於最後三號。如果說11:15-19是第七號,那麼8:13顯然已經說過這​​也是第三個禍哉。本段的詩歌所描述的審判和救贖的行動,而不僅僅是這些行動的預期。由於它們始於6:12-17(誰能站得住?),所以沒有仔細的描述,約翰知道以後將對相同事件進行更多的描述。一首歌既可以描繪災難或號的內容,異象也可以(例如5:8-10是描述過去事件的讚美詩)。
 
10:7 「但在第七位天使吹號發聲的時候,神的奧秘就成全了,正如神所傳給他僕人眾先知的佳音。」
8:13 「我又看見一個鷹飛在空中,並聽見牠大聲說:“三位天使要吹那其餘的號,你們住在地上的民,禍哉!禍哉!禍哉!” 」


  • 仍然有人認為15-19節不可能是第七個災禍,因為它過於強調國度的建立而不是審判的嚴厲。但是,本節的重點不僅在於國度,還在於最終審判的災禍(18-19節),這表明,最終、永恆的神的國度終於在地上出現了。

第15節。
15 第七位天使吹號,天上就有大聲音說: “世上的國,成了我主和主基督的國; 他要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15 Καὶ ὁ ἕβδομος ἄγγελος ἐσάλπισεν·  καὶ ἐγένοντο φωναὶ μεγάλαι ἐν τῷ οὐρανῷ λέγοντες·
Ἐγένετο ἡ βασιλεία τοῦ κόσμου τοῦ κυρίου ἡμῶν καὶ τοῦ Χριστοῦ αὐτοῦ, καὶ wei βασιλεύσει εἰς τοὺς αἰῶνας τῶν αἰώνων.

  • 歷史盡頭的描述。第三災禍是第七號,二者都在15-19節中作了描述。這裡的宣告是:世上的國度已經成為我們的主和祂的基督的國度。可以說這是因為神國度的敵人都被擊敗,並受到審判(11:18)。神現在為自己統治了世界,以前他允許撒但統治。 11:15-19的第七號像第七印和第七碗一樣,描述了歷史的盡頭。在舊約中預言盼望已久的彌賽亞王國的最終實現終於來臨了(12:10提出了相同的觀點)。這節經文中的過去式似乎是對未來的投影,這是建立王國之後,天上的萬軍以讚美回應。在這種情況下,過去時態是對過去行為的實際描述,但是是從未來的角度來看的。
  • 權柄的轉移。是神還是基督永遠統治尚不清楚。 單數可能將神和基督都包括在內。這裡的圖像與向但以理展示的圖像相同。在那裡,世上的邪惡王國被「遠古時代」擊敗並移交給人子的權柄,而後者接下來永遠統治世界。 從第7節中已經間接地看出,但以理書第7章中所描繪的權力的最終轉移(從邪惡的統治到神的統治)。 在那裏但以理7:3(四大獸),21(角)關於將逼迫聖徒但以理的敵對世界王國,按照但7:13-14、18、22、27說的,將被人子和聖徒的統治所代替。(中保國度的建立)
 
第16-17節。
16 在神面前,坐在自己位上的二十四位長老,就面伏於地敬拜神,
16 καὶ οἱ εἴκοσι τέσσαρες πρεσβύτεροι [οἱ] ἐνώπιον τοῦ θεοῦ καθήμενοι ἐπὶ τοὺς θρόνους αὐτῶν ἔπεσαν ἐπὶ τὰ πρόσωπα αὐτῶν καὶ προσεκύνησαν τῷ θεῷ
17 說: “昔在、今在的主神, 全能者啊,我們感謝你! 因你執掌大權作王了。
17 λέγοντες· Εὐχαριστοῦμέν σοι, κύριε ὁ θεὸς ὁ παντοκράτωρ, ὁ ὢν καὶ ὁ ἦν, ὅτι εἴληφας τὴν δύναμίν σου τὴν μεγάλην καὶ ἐβασίλευσας.

  • 圍繞神寶座的24位長老面伏於地,敬拜神,以回應第15節的宣告(有關長老的身分,請參見4:4)。從第18節可以明顯看出,他們讚美祂的國度完成了,神所有的敵人都遭受了最後的被擊敗和審判。長老的讚美與19:6中天上眾人的讚美相似,指的是末日的同一時期。在啟示錄中,神曾三次被稱為是那一位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1:4,8; 4:8),但是在第17節中,這有一個很大的變化:神仍被稱為是昔在、今在,而不是以後永在的,現在他被稱呼為已經掌握了大權,並開始統治的那一位。雖然當約翰接受異象時,國度的最後完成還沒有發生,但從那些獻上屬天讚美的人的角度來看,它已經發生了。這種時間視野的變化,加強了使人們認為本段是在敘述未來國度的實際建立和最後的審判,而將其作為第七號的內容。這是一種統治,在該統治中,神不僅控制著世界上的大事,而且還擊敗了支配「世界的國度」的屬靈的和物質的力量(所以第15節)。從對神統治的強調,而不是對基督統治的強調,也可以看出國度終極完成的本質。這表示其與林前15:25–28的平行關聯,在這里神的統治的強調高過基督,是因為基督的統治已經達到了終極的完成。
林前15:25-28.「25 因為基督必要作王,等神把一切仇敵都放在他的腳下。26 儘末了所毀滅的仇敵就是死。27 因為經上說:“神叫萬物都服在他的腳下。”既說萬物都服了他,明顯那叫萬物服他的,不在其內了。28 萬物既服了他,那時,子也要自己服那叫萬物服他的,叫神在萬物之上,為萬物之主。」


第18-19節。 
18 外邦發怒,你的忿怒也臨到了,審判死人的時候也到了;你的僕人眾先知和眾聖徒,凡敬畏你名的人,連大帶小得賞賜的時候也到了;你敗壞那些敗壞世界之人的時候也就到了。”
18 καὶ τὰ ἔθνη ὠργίσθησαν, καὶ ἦλθεν ἡ ὀργή σου καὶ ὁ καιρὸς τῶν νεκρῶν κριθῆναι καὶ δοῦναι τὸν μισθὸν τοῖς δούλοις σου τοῖς προφήταις
καὶ τοῖς ἁγίοις καὶ τοῖς φοβουμένοις τὸ ὄνομά σου, τοὺς μικροὺς καὶ τοὺς μεγάλους,
καὶ διαφθεῖραι τοὺς διαφθείροντας τὴν γῆν.


-最好將這節經文看作是使讀者在末世程序中退後一步,到緊接在15-17中提到的建立永恆國度之前的時間。然而,它描述了神開始在末世統治的第一個現象。邪惡的國家被描繪成憤怒地敵對神和祂的子民。神對他們的罪惡暴行作出憤怒的審判。最終的審判由忿怒臨到的語句來說明。從注意到書中「你的忿怒」的其他用法可以明顯看出,這與歷史末期的最終大量傾瀉的忿怒時間有關(見6:16=羔羊的忿怒,17=他們忿怒的日子; 14:10-11=神大怒的酒,神忿怒的杯; 16:19=盛自己烈怒的酒杯; 19:15=神烈怒的酒罈)。

-以下語句和審判死者的時間,無疑證實了這一段是對最後審判的描述。第18節的結尾,擴展了審判性質的描述。這與20:12-13中對死人的審判是相同的,只是在這裡給出了審判已死的不信者的理由:神會毀滅壓迫者,因為他們是毀滅地的人(即,他的子民)。在描述神的審判和對不信神者的壓迫時,使用相同的動詞是為了再次強調舊約適用於犯罪的懲罰原則。(但12:2)
                            
-此處對不信者的審判,仿照了耶利米所預言的巴比倫的審判:「看哪,我與你反對,你這行毀滅的山哪,就是毀滅了天下的山」(耶51:25)。巴比倫是末世世界團體的一種類型,將在最後被審判。把第18節與大城巴比倫聯繫起來,巴比倫在11:13被毀。神的子民在這裡被稱為奴僕…和聖徒…和那些敬畏[神的人,無論大小。從18:24-19:5的平行中可以明顯看出,這是聖徒在6:9-11中的請願的實現,在其中不可否認地提到了最後的審判,神將通過他的結合而受到讚美,眾僕人,敬畏他的人,以及無論大小的人(19:5),因為他「審判了那用淫行敗壞世界的大淫婦[巴比倫]……討流僕人的血”(19 :2,同時發展為6:10和11:18)。所有這些再次說明了啟示錄的異像,是如何從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組事件,而不是按時間順序列出事件。
 
-獎賞[μισθός]。忠心者的獎賞,被夾在關於審判的陳述之間,以表明他們的獎賞一部分是,由於知道神會審判迫害者為他們辯護,而產生的滿足感。同樣地,這與6:9-11中的見證人祈禱的回應有關。儘管號的災禍和10:1-11:13的括號間隔,表明了神是如何在歷史的中間開始回答那個禱告,但是現在他給出了終極的回答。獎賞是賜給眾僕人先知、聖徒和敬畏神的名的人。這可能是描述同一群體的三種方式,因為整個教會是在11:3中由兩位先知見證組成的(與使徒2:16-21中的珥2:28-32一致)。另外,比較19:10,天使禁止約翰敬拜他,並簡單地表明自己是所有堅持耶穌見證的人的同伴,因為「預言中的靈義是為耶穌作見證的」-見證或成為耶穌的見證人,在某種程度上就是成為先知。獎賞是聖徒的得救,他們領受與基督一同統治的地位,以及隨之而來的祝福(參22:12)。
 
19 當時,神天上的殿開了,在他殿中現出他的約櫃,隨後有閃電、聲音、雷轟、地震、大雹。
19 καὶ ἠνοίγη ὁ ναὸς τοῦ θεοῦ ὁ ἐν τῷ οὐρανῷ καὶ ὤφθη ἡ κιβωτὸς τῆς διαθήκης αὐτοῦ ἐν τῷ ναῷ αὐτοῦ, καὶ ἐγένοντο ἀστραπαὶ καὶ φωναὶ καὶ βρονταὶ καὶ σεισμὸς καὶ χάλαζα μεγάλη.


-耶利哥城傾倒的預表。從最後一句話開始,最後判決的另一個音符被打斷了,天上的神殿被打開了。第七號的寫照在第19節中以閃電,聲音,雷聲和地震的響尾聲結束,在啟示錄中它們始終是最終審判的標誌(4:5; 8:5; 16:18 )。回想一下,號的瘟疫是以出埃及記的瘟疫為模型的。第七號是圍繞在出埃及記15:13-18中的摩西之歌中的一段所建立的。在那裡,神因引導他們來到祂的聖地(在這里相當於他在天上的聖殿)而救贖了他的子民而受到讚美。當「列國」聽到了這種拯救時,他們變得「憤怒」(出埃及記15:14 LXX),儘管如此,神還是將他的子民帶入了他的「住所」和「聖所」(15:17)。此後,宣布「主將作王直到永永遠遠」(15:18;參見啟11:15一字不差的平行用語)。這種引人注目的參考,將是號角結束的一種適當方式,因為前六個 是仿效出埃及記15之前的出埃及鼠疫。

出15:13-18「13 你憑慈愛領了你所贖的百姓;你憑能力引他們到了你的聖所。 14 外邦人聽見就發顫,疼痛抓住非利士的居民;15 那時,以東的族長驚惶,摩押的英雄被戰兢抓住,迦南的居民心都消化了。16 驚駭恐懼臨到他們。耶和華啊,因你膀臂的大能,他們如石頭寂然不動,等候你的百姓過去,等候你所贖的百姓過去。17 你要將他們領進去,栽於你產業的山上。耶和華啊,就是你為自己所造的住處;主啊,就是你手所建立的聖所。18 耶和華必作王,直到永永遠遠!” 」


-恰當地,吹號的結束,應該要包括一個提醒,就是在以色列人進入應許地入口的耶利哥城,和聖徒進入永恆國度的模式。七號的災難之後是地震和神子民的勝利。同樣,在耶利哥,連續六天吹號,然後在第七天和最後一天的吹號,城牆傾倒了。
 
-約櫃和號的一起出現也指向耶利哥,在那裡約櫃跟隨著號角,宣告神的審判和勝利。約櫃不僅代表神的審判,還代表饒恕和神與他子民同在的地方。聖經不是期望約櫃會以字面意義重新出現,而是期待神在以色列中間重新出現(正如耶3:14-17所闡明的),這就是約櫃最初所代表的意義。這是啟示錄11:19中的思想,在21:3,22中得到了擴展,在那裡末日聖殿的建立被解釋為神的特殊的啟示性的同在(God’s special revelatory presence)。在終極完成時,神比以前更加完整和激烈地與祂的子民同住,正如觀察所表明的那樣,舊約中分隔約櫃和聖殿其餘部分以及人們的幔子,現在在11:19消失了,天上的約櫃處在整個視野中。因此,鑑於它的多個舊約背景, 11:19中的約櫃,是表示末日同時發生的審判和獎賞的合適象徵。因此,在11:15-19中啟示了對聖徒在6:9-11中祈求辯護平反的全部答復。
 
11:14–19建議的回應:

我們獎賞的性質。
本註釋在第18節中談到了信徒的獎賞。作為基督徒,我們會多常以獎賞的方式來思想永生和天國?我們的獎賞的本質是什麼?我們的迫害者的傾倒是我們所能尋求的最大獎賞嗎?我們是否應該以這種傾倒為目的?它除了彰顯神對所有造物的統治在應驗時所彰顯出的神的榮耀之外,還具有其他目的嗎?
 
饒恕與公平。思考一下註釋中的以下陳述:「約櫃不僅代表神的審判,而且代表饒恕和神與他子民同在的地方。」我們生活在一種常常強調饒恕卻以公平為代價的文化中,但是這樣做卻使我們對兩者失去了真正的了解?您是否同意只有通過十字架才能真正理解神如何饒恕和公平的問題?為什麼這是真的呢?

與我們保持聯繫 connect

用 email 與我們聯絡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絡 contact

Submit

我們的資訊 Info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
All Saints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 Irvine
www.asrpci.org
主日午   敬拜         上午  9:30-11:15
             主日學                11:45-12:30

​
​    聯絡:949-751-7816                   irvinerpc.org  
主日聚會地點:
1842 Reynolds Avenue
Irvine, CA 92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