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潔
HOLINESS
萊爾(J. C. Ryle )著
張百合 譯
轉載自:https://api.yongbuzhixi.com/NODE/11572
02-成聖
第2章 成聖
「求禰用真理使他們成聖」
(約17:17)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
(帖前4:3)
「求禰用真理使他們成聖」
(約17:17)
「神的旨意就是要你們成為聖潔」
(帖前4:3)
成聖這一題目恐怕是許多人極不喜歡的。一些人甚至帶著嘲笑和輕蔑轉離它。他們最不願做的就是成為一個「聖徒」,或是一個「聖潔的」人。然而,這個主題不該受到這樣的對待。它不是敵人,而是朋友。
這個主題對於我們的靈魂極為重要。如果聖經是真實的,那麼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除非「成聖」,否則我們不會得救。根據聖經,有三件事是任何一個人得救絶對必要的。那就是稱義、重生和成聖。這三件事都會發生在神的每個兒女身上。誰缺少這三樣中的任何一樣,他在神的眼中就不是一個真基督徒;若在這種情形下死去,他在末日就不會進天堂,也不能得榮耀。
這個主題在當今特別具有現實意義。最近,關於成聖的整個理論,有奇怪的教義已經興起。有些人把它和稱義混為一談。有些人以對白白恩典的熱忱為名,一步一步地縮減成聖,直至實際上完全忽略它。另一些人非常害怕把「行為」弄成稱義的一部分,以至在他們的信仰中幾乎找不到「行為」的任何位置。還有一些人給自己樹立了一種錯誤的成聖標準,卻根本找不到,於是就把生命浪費在不停地從一個教會轉到另一個教會,從一個禮拜堂轉到另一個禮拜堂,從一個教派轉到另一個教派的重複中,希望找到自己想要的,卻一無所獲。時代對於福音中這個偉大的主要教義作一番冷靜的考察,可能會對我們的靈魂極有用處。
Ⅰ.首先,讓我們思考“成聖的真正性質”。
Ⅱ.其次,讓我們思考“成聖的可見標記”。
Ⅲ.最後,讓我們思考,“稱義和成聖在何處一致、彼此相像,又在何處不同、彼此相異。”
假如本文讀者是那些只顧今世,沒有宣信基督的人,我就不能指望他對我所寫的東西感興趣。你可能認為這只是關乎「言語、名目」,和瑣事的問題,與自己的和信條沒有任何關係。然而,如果你是一個愛思索、懂道理、有理性的基督徒的話,我敢說,你將會發現,對成聖有個明晰的概念是必要的,在這方面投入時間是值得的。
I.首先,我們必須考慮“成聖的性質”。聖經說到一個「成聖」的人時,指的是什麼?
成聖是指,主耶穌基督呼召一個人成為真信徒時藉著聖靈在他內心所做的屬靈工作。祂不僅用自己的血洗淨了這個人的罪,也將他從天生對罪和世界的貪愛中“分別出來”,在他裡面放入新的動力,讓他在生命中實際地敬虔。一般來說,聖靈做此事工所使用的工具是神的道,然而有時神也在人「不聽道」(彼前3:1)時利用苦難和各樣的護理來做成這工。在聖經中,基督藉著祂的靈行做此事的對象被稱為一個「成聖」的人【「聖經中提到兩種成聖,由此就有兩種聖潔。第一種是指按神自己的設立,把人和物特意地奉獻、供奉或分別為聖,用來事奉神,藉此所有這些人和物都成為聖潔。由此,古時的祭司和利未人、約櫃、祭壇、會幕和聖殿,都成聖並變得聖潔。的確,在所有的聖潔上,都有著特意的供獻與分別出來歸給神的意思。但是,就剛剛提及的意思來講,這是單個的和獨立的。除了這種神聖的分別給神以外,沒有其它,這種成聖的果效也沒有其它。但是,有第二種成聖與聖潔,這種分別出來歸給神不是首先發生的,而是由此引起的結果和影響。這是真實的,也是內在的,是通過把一個聖潔的動力傳遞到我們的本性裡成就的,其實現涉及到在行為和義務上對神聖潔的順從。這種成聖是我們所探究的」。(約翰·歐文所著《聖靈論》,卷三,370頁)】。
如果一個人以為耶穌基督的降生、死亡及復活,只是為了給屬祂的人提供稱義和赦罪,那麼,他需要學的還有很多。不論他如道與否,只要他這樣想就是在羞辱我們可稱頌的主,並讓祂只成為半個救主。主耶穌承擔了祂子民的靈魂所需要的一切:不但以祂的贖罪之死救他們脫離“罪責”,而且將聖靈放在他們心中,讓他們脫離了罪的“權勢”;不但使他們稱義,而且也讓他們成聖。這樣一來,祂不但是他們的「公義」,也是他們的「聖潔」(林前1:30)。讓我們聽聽聖經是怎麼說的:「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成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基督為我們舍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基督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基督「藉著肉身的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並在神的眼中,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約17:19;弗5:25-26;多2:14;彼前2:24;西1:22)。讓我們仔細思考這五節經文的意思。如果字句有含義的話,那麼,它們是在教導,基督為信祂之人承擔的成聖事工,一點不亞於為他們承擔的稱義事工。以基督為中保、凡事堅穩的「永遠的約」把“這兩樣”都提供了。事實上,基督在一處被稱為「使人成聖的」,屬祂的人被稱為「得以成聖的」(來2:11)。
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此深刻和重要,以至於它的每一邊都需要人為它築籬、防衛、清掃,划出界限。對於救恩所必需的教義,再怎麼明確地敘述也不過分,再怎麼弄淸楚講明白也不嫌多。基督徒中普遍存在著教義的混亂,這令人難過;消除這些混亂,分清信仰中真理與真理間的確切關係,是我們在神學上達到準確的一個途徑。所以,我將毫不猶豫地在讀者眼前擺出從聖經而來的一系列關聯的前提和論述,我想,這會對定義成聖的精確本質十分有益。
(1)成聖是與“基督活潑聯合的”必然“結果”,是基督徒真信心所產生的。「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不結果子的枝子不是葡萄樹上的活枝子。與基督聯合,卻沒有心靈和生命的改變,這不過是形式上的聯合,在神面前是無用的。不能在人的品性上產生成聖的信心,無異於鬼魔的信心。「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這種信心不是神賜的,不是神選民的信心。簡言之,哪裡沒有生命的成聖,哪裡就沒有對基督真正的信心。真信心使人生發仁愛。它激勵人出於對救贖的深深感恩而願意為主而活。它使人覺得,無論為替他而死的主做什麼,都不嫌多。一個人得到的赦免豐富,他的愛也就豐富。被主寶血洗淨的人行在光明中。對基督有著真實活潑指望的人,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雅2:17-20;多1:1;加5:6;約一1:7,3:3)。
(2)成聖是重生“不可分割的結果”。重生的人是新造的人,接受了新的性情和新的動力,並且總是過著一種新的生活。一個人重生了,還能在罪和世俗中無憂無慮地生活,這種重生只是那些沒有被聖靈感動的神學家的發明,聖經根本沒有提到。相反,約翰明白地說「從神生的不犯罪」,「行公義」,「愛弟兄」,「保守自己」並「勝過世界」(約一2:29,3:9-14,5:4-18)。一句話,沒有成聖,就表明沒有重生;沒有聖潔的生活,就表明沒有重生。對許多人來說,這無疑太難接受了,但不管難不難,它都是簡單的聖經真理。聖經上清楚地寫著,從神生的,「神的道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約一3:9)。
(3)再者,成聖是聖靈內住的唯一肯定“證據”,而對於得救來說“聖靈的內住”是必不可少的。「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8:9)。聖靈住在人心中,絶不會沉沉睡去,或無所事事:祂總是要在人心中、品性上和生活中結出果子,以此來證實自己的同在。保羅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諸如此類(加5:22)。哪裡有這些果子,哪裡就有聖靈;在缺乏這些果子的地方,人在神面前就是死的。聖靈被比作風,和風一樣,祂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但是,正如我們因看到風吹樹動、風來浪湧和風起煙飛就知道風真的存在;同樣,我們通過聖靈在人行為上的果效,也能認知祂住在那個人裡面。有了聖靈,卻不「靠聖靈行事」(加5:25),這簡直是無稽之談。沒有聖潔的生活就沒有聖靈,我們可以把這當作一個肯定的判斷。聖靈印在那些屬基督之人身上的印,就是成聖。凡是實際上「被神的靈引導的」,他們,而且也只有他們,才「是神的兒子」(羅8:14)。
(4)另外,成聖是蒙“神揀選的唯一確實記號”。毫無疑問,蒙揀選者的名字和數目是一樁秘密,神智慧地將其保守在自己的主權中,並不啟示於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能查看生命冊的內容,看看我們的名字是否在其中。但是,假如關於揀選確有一件清晰展示的事,那麼它就是——蒙揀選的人都將因聖潔的生活而與世人分別並被認出。聖經明白地寫道,他們「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成為聖潔,能以得救」;被「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這樣,當使徒保羅看到帖撒羅尼迦信徒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所存的忍耐時,他說:「我知道你們是蒙揀選的」(彼前1:2;帖後2:13;羅8:29;弗1:4;帖前1:3-4)。一個人誇耀自己是神所揀選的,同時卻有意習慣性地住在罪中,他只是在自欺,並惡劣地褻瀆了神。當然,知道人的真實景況很不容易,好多人外表上展示出美好的信仰,而最終卻是心靈敗壞的偽君子。但是,哪裡看不到哪怕一點點成聖的表現,我們就可以在那裡確定這人是沒有蒙揀選的。教會的要理問答正確而又明智地教導說,聖靈「使所有蒙神揀選的人成聖」。
(5)還有,成聖“總是一件可以看得到的事”。成聖與教會的偉大元首一樣是「不能隱藏的」(成聖是由教會的頭而出)。「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路6:44)。一個真正成聖的人,可以是滿披謙卑,以至於只能看到自己的軟弱與不足,像摩西從山上下來一樣,他可能不會察覺到自己的臉在發光。如同分別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中的義人一樣,他可能看不出自己做了什麼,值得他的主注意和賞識:「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太25:37)。但不論他自己是否知道,別人總能看出他那與眾不同的生活作風、愛好、性情及習慣。一個人「成聖」,卻沒在他的生命中顯出聖潔,這簡直是荒謬和用詞不當。光線或許微弱,但漆黑的屋子裡只要有一線光明,就會被人看到。生命或許脆弱,但只要有一絲脈搏在跳動,總能被人感覺到。一個成聖的人也是這樣,儘管他自己可能還沒意識到,但別人能感到並看出他的成聖。假如人在一個「聖徒」身上只看到世俗和罪惡,這樣的聖徒只能是聖經所不認可的怪物!
(6)“每一個信徒都有責任成聖”。我這麼說,希望人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堅信,地上的每一個人都要向神交賬,到末日,所有失喪的人都將是無言以對、無可推諉的。每個人都有能力「賠上自己的生命」(太16:26)。在這一點上,我信念之堅定毫不遜於他人。雖然如此,我堅持認為,信徒特別有責任也特別有義務過聖潔的生活。與那些死的、瞎眼的和沒有被更新的人不同,信徒向神是活的,是蒙光照和有知識的,他們裡面有新的動力。如果他們不聖潔,除了自己還能怪誰呢?如果他們沒有成聖,除了自己還能責備誰呢?神已經給他們賜下恩典、新心和新性情,如果他們活著不是為了使神得著稱讚,那他們是沒有任何藉口的。人們往往忘記這一點。一個宣稱是真基督徒的人,卻靜坐不動,滿足於低標準的成聖(假如他真有點兒成聖的話),淡漠地說自己「無法改變現況」,那他真是個可悲可憐的人,也是個極其無知的人。讓我們警醒,保守自己不落入這種謬妄之中。神常常將信徒作為有義務有責任的實體來發令。如果罪人的救主賜給我們更新變化的恩典,並藉著祂的靈呼召我們,那麼我們可以確定,祂要我們使用這恩典,而不是去睡覺。許多信徒因為忽略這一點而「讓聖靈擔憂」,也使自己變成非常無用,且內心缺少平安和安慰的基督徒。
(7)成聖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會長進,且有程度之分”。一個人能在聖潔中從一步攀升到另一步,在生命的某一時期比另一時期更加聖潔。他不能比初信的時候更蒙赦免或更稱義,儘管他感覺如此。然而,他肯定能夠更加成聖,因為他新性情中的每一種美德都可以加強、增長和深化。這個意思在我們主為祂的門徒作的最後禱告中顯而易見,祂說了「使他們成聖」這樣的話;保羅為帖撒羅尼迦人祈禱「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時,也是這個意思(約17:17;帖前5:23)。這兩個例子都明顯地表明了更加成聖的可能性;相反,聖經一次也沒有將「使他們稱義」應用在信徒身上,因為人一旦稱義,就不可能更加稱義了。我在聖經中找不到「歸與的成聖」這種教義的根據。在我看來,這種教義混淆了不同的事物,並導致非常邪惡的後果。還有,它是一種與所有最傑出基督徒的經歷全然牴觸的教義。如果有什麼是神的最聖潔聖徒一致同意的,這就是:當他們的屬靈生命進展時,根據他們與神同行的親近程度,他們就會看到的更多、知道的更多、感到的更多、做的更多、悔改的更多、相信的更多。簡言之,正如彼得勉勵信徒去做的那樣,他們「在恩典上有長進」,用保羅的話講就星「更加勉勵」(彼後3:18;帖前4:1)。
(8)再者,成聖“極大地有賴於慇勤使用蒙恩之道”。說到「蒙恩之道」時,我指的是,讀經、私下禱告、定時參加公眾敬拜、聽道和領受主餐。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任何無視這些事情的人,都不要指望在成聖上有多少長進。我找不到任何優秀聖徒忽略這些事的記錄。這都是神所命定的渠道,聖靈藉著它們將恩典的新鮮供應輸送給人的靈魂,加強祂在人的內心已經開始的工作。就算有人想把這稱為律法主義,我也絶不會退縮而不宣佈我的信念:不存在任何「靈命上的不勞而獲」。如果期望一個信徒不慇勤讀經、禱告、用好主日就能變得很聖潔,那麼就可以期望一個農夫只撒種而從不料理田地,就有很好的收成。我們的神是藉著蒙恩之道做工的神,祂絶不會祝福那種自以為高深屬靈,而不需要這些途徑之人的靈魂。
(9)成聖“不會止息一個人內心的許多屬靈爭戰”。我所指的爭戰是,在心中新性情與舊性情、聖靈和情慾之間的爭戰,這爭戰在每個信徒身上都會存在(加5:17)。深切地感受到這種爭戰,併為之煩惱不安,這並不證明一個人沒有成聖。相反,我相信,這正是我們健康的徵兆,證明我們沒有死,而是活著。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不但有良心的平安,還有內心的爭戰。人不但可以看出他們的平安,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爭戰。這麼說的時候,我並沒有忘記,自己正與一些善意的基督徒的觀點相牴觸,因為他們持守一種叫做「不再犯罪的完全」的理論。我不能避免這種牴觸。我相信,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中的話恰好印證了我所說的。我建議所有的讀者都認真研讀這一章聖經。我確信,這一章所描述的,並不是一個尚未歸主的人,或是一個初信還不穩固的基督徒的經歷,而是一個與神親密聯合的成熟聖徒的經歷。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說:「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羅7:22)。另外,我相信自己所說的已被所有最優秀的基督僕人的經歷所證實。在他們的日記、自傳和生活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明證。因著相信這些,我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人們,內心的爭戰並不是一個人不聖潔的證據,他們也不應當因為還不能完全脫離內心的爭戰而認為自己還沒有成聖。毫無疑問,我們將在天堂享有這種自由,但決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享有它。最好的基督徒在最好的狀態下,他的心田裡也會駐紮著兩個敵對陣營。願所有的教會成員都仔細思考第十三和十五款:「本性的傳染病依然存在於已重生的人裡面」。「我們雖在基督裡受洗、重生了,卻仍然做了許多冒犯的事;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與魔鬼爭戰勝過與牠和睦。要懷疑默不作聲的聖潔。狗被關在門外,就會嚎叫著要進來……。兩個矛盾體相遇,比如火與水,就會互相衝突。撒但找到一顆成聖的心時,牠總是要強烈地試探它。哪裡神與基督被顯為大,那裡就受到強大的攪擾,有如從窗外拋擲的火把;結果,就連有些大有信心的人也受試探去懷疑」。(羅哲夫所著《信心的試煉與得勝》,403頁)】
(10)成聖“雖然不能使一個人稱義,卻令神喜說”。這看起來令人驚奇,但卻是千真萬確的。最聖潔聖徒的最聖潔行為都或多或少充滿了缺陷和不完美,或是動機有誤,或是行為有缺陷,其本身最多只不過是「輝煌的罪惡」,只配得到神的憤怒和定罪。認為這些行為能夠承受得住神嚴格的審判,可以用來贖罪並使自己配進天堂,這真是可笑。「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羅3:20-28)唯一使我們可以站在神面前的義,是另一位的義——就是我們的替代者主耶穌基督完美的義。我們進入天堂的唯一憑證是祂的功勞,而不是我們的功勞。這是一個我們至死都當堅守的真理。儘管如此,聖經也明白地教導,一個成聖之人的聖潔行為,雖不完全,在神的眼中仍是蒙喜悅的。「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6)「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西3:20)「我們……行他所喜悅的事。」(約一3:22)千萬不要忘記這個教義,因為它令人十分安慰,就像父母喜悅小孩子取悅爹娘的行為,哪怕是摘一小朵雛菊或是學步穿過屋子都令父母喜悅;同樣,我們的天父也喜悅信祂的兒女不夠完美的好行為。祂觀察我們行為的動機、動力和意願,並不僅僅只注意它們的數量和質量。祂將我們視為自己愛子的肢體,為了祂兒子的緣故,只要定睛仰望,祂就喜悅。對此有爭議的教會成員,可以去看英格蘭教會信綱的第十二款。
(11)“在審判的大日”,成聖是“證明我們品性的絶對必要的證據”。除非我們的信心在成聖上具有某種程度的果效,並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出來,否則申辯說我們相信基督就是完全無用的。當白色大寶座顯現,生命冊打開,人從墳墓中出來,死人在神審判台前被提審時,只有一件事是必需的,那就是:證據,證據,證據。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我們對基督的信心是真正確實的,我們的復活就只是為了被定罪。在那一天,除了成聖以外,我找不到任何其它可以被採納的證據。問題將不在於我們在世上說了什麼或宣信了什麼,而在於我們是怎麼生活的以及做了些什麼。在這一點上,人都不要自欺。對於未來,如果有什麼是確定的話,那就是一定有一個審判;對於審判,如果有什麼是確定的話,那就是人的「行」和「做」將在其中受到判斷與查究(約5:29;林後5:10;啟20:13)。假如一個基督徒認為,行為不能使我們稱義,所以不重要,他就是非常無知的。除非他睜開眼睛,否則,他會吃了苦頭才發現,來到神的審判台前卻沒有一些美德的證據,那他還不如從來沒有出生過。
(12)最後,成聖“對於操練和預備我們進天堂是絶對必要的”。大多數人希望死後能上天堂,但是恐怕很少有人會勞神想一想,他們真的到了那兒是否會喜歡。天堂實在是一個聖潔的地方;那裡所有的居民都是聖潔的;所做的事情也是聖潔的。要想在天堂中真正快樂,清楚明白的一點是,我們還在地上的時候,為天堂作一些操練和預備是必要的。死後有個煉獄將罪人變成聖徒的說法,是人虛謊的發明,聖經中無此教導。要想在死後的榮耀中作聖徒,就必須死前是聖徒。許多人喜愛的觀點是,只要已經告解和赦罪,垂死的人就適合接受他們的大轉變,這真是個極大的謬見。我們不但需要基督的工作,也需要聖靈的工作;不但需要贖罪的寶血,也需要心靈的更新;不但需要稱義,也需要成聖。常常聽到彌留之人躺在床上說:「我只希望主饒恕我的罪,將我帶入安息。」但是,這樣說的人卻忘記了,如果我們沒有心境去享受它,那麼天堂的安息就是完全無用的!就算一個未成聖的人碰巧到了天堂,他又能做什麼呢?讓我們合理地面對這個問題,併合理地回答它。沒有人會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地方歡欣鼓舞,因為那裡的一切與他志不同、道不合,意氣也不相投。假如一隻鷹能在鐵籠中歡快,一隻羊能在水中愉悅,一隻貓頭鷹能在正午灼人的陽光下喜樂,一條魚能在干地上開心——我就承認一個未成聖的人會在天堂中快樂【「認為今生沒有被潔淨、被聖化而變得聖潔的人,去世後會被帶入以神為樂的有福狀態中,這一段想法實乃愚昧至極,有害無比。其實,這樣的人既不能以神為樂,也不會把神視為一種賞賜。……的確,聖潔是在天堂得以完全的,但它的開端無一例外地始於這個世界」。(約翰·歐文所著《聖靈論》,卷三,575頁)】
以上關於成聖的十二項主張,我堅信它們是真實可靠的,請所有讀者都仔細思量。每一條都可以更加全面地展開,它們也都值得私下思考和推敲。其中有一些可能會遭到異議和反駁;但我不相信任何一條會被推翻或者被證明有誤。我所求於讀者的,只是一個公正、沒有偏私的判斷。我相信,它們將有助於人們得到清晰的成聖觀。
Ⅱ.現在,我將提出第二點以供考慮。這就是關於“成聖看得見的證據”。簡言之,一個成聖之人的可見標記是什麼?我們可以期望在他身上看見什麼?
這是有關我們主題的一個寬泛而又困難的部分。說它寬泛,是因為它涉及很多細節,而這些細節不可能在本文這樣有限的篇幅中詳盡論述。說它困難,是因為要處理它就不得不帶來冒犯。但不管冒什麼樣的風險,總得說實話,而且在當今,有一些實話是特別需要說出來的。
(1)真正的成聖不在於“談論信仰”。這一點是永遠不應該忘記的。當今,教導和講道大量增加,使人們更需要受到警戒。人們聽到了如此之多的福音真理,以至於對其用詞和語句耳熟能詳,有時談起福音教義來非常熟練流暢,讓你以為他們是真正的基督徒。事實上,許多人冷靜輕率地大談「歸正」、「救主」、「福音」、「找到平安」、「白白的恩典」等等的同時,也在聲名狼藉地服侍罪,或是為世界而活,聽到這樣的誇誇其談真是令人作嘔。這樣的談論在神眼中是可憎的,並不比咒罵、說髒話和妄稱神的名好多少,對此我們能懷疑嗎?基督沒有吩咐我們說,舌頭是唯一要服侍祂的部分。神不要屬祂的人僅只是空的盆、鳴的鑼、響的鈸。我們必須成聖,不但「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一3:18)。
(2)真正的成聖不在於暫時的“信仰感覺”。這一點也需要人們引以為戒。宣教聚會和復興會在這塊土地的每個角落都在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轟動一時。英國的教會似乎呈現出了新生,並展示出新的活力;我們應該為此感謝神。但這些事所帶來的不但有益處,也有隨之而來的害處。你在何處撤麥子,仇敵也必然在那裡撒稗子。許多人在聽人宣講福音時顯得感動和振奮,然而實際上,他們的心靈恐怕絲毫沒有被改變。究其真正原因,這只是因為看到別人哭泣、高興或感動而受到感染後的肉體刺激反應。他們所感到的傷痛十分膚淺,他們宣稱所感到的平安也是如此。就像土淺石頭地的聽道者一樣,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太13:20),但很快就離去,回到世界,比以前更加剛硬更加糟糕。就像約拿的蓖麻,一夜生發,一夜枯死。請不要忘記這些事。要警惕,因為當今人們浮皮潦草地醫治一下創傷,然後就喊著,「平安了,平安了」(耶6:14,8:11),其實沒有平安。讓我們勸勉那些對信仰表示出興趣的人,除了聖靈深入、堅固、使人成聖的工作以外,不能滿足於任何別的。在虛假的信仰激動之後回覆原狀,這是一種最最致命的靈魂疾病。當魔鬼在復興的熱度中暫時被趕出一個人的身體,而不久以後又回到了牠曾離開的屋子,那麼,現在的景況就比以前更糟了。慢慢開始並穩固地「在道中繼續」(約8:31),比不計代價匆忙開始,不久就和羅得的妻子一起回頭返回世界要好一千倍。由於一些宗教情感體驗而想像自己重生了,被聖靈成聖了,我從沒見過比這更危險的靈魂狀況。
(3)真正的成聖不在於“表面的形式主義”和外在的虔誠。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覺,不幸的是,它卻極為普遍。成千上萬的人好像認為,真正的聖潔表現在大量的外在信仰上——譬如經常參加教會聚會、領主餐、禁食並遵守各個宗教節日;在公開的敬拜中多多地鞠躬、轉身、擺姿勢做動作;穿特別的衣裳,使用和基督教有關的圖畫和十字架。我坦率地承認,一些人做這些事的動機是好的,他們確實相信這些事對他們的靈魂有益。但是我恐怕,這種外在的“宗教”在很多情形下取代了內在的聖潔;而且我十分肯定,它完全缺少心靈的成聖。首要的是,當我看到許多人追隨這種外在的、感覺上的、形式化的基督教且消融於世俗之中,毫不羞恥地一頭紮進其中的浮華、虛空中,我認為有必要對這個主題加以闡明。在有大量「禮拜動作」的同時,可能沒有半點真正的成聖。
(4)成聖並不在於“從生活中的位置上退下來”,不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每個時代都有一些人陷入這個網羅中,以此方式追求聖潔。數以百計的隱士把自己埋沒在荒野,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把自己關在修道院的高牆內,幻想這樣就可以逃離罪,變得無比聖潔。他們忘了,沒有任何門閂和柵欄能擋住魔鬼,而且不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帶著那萬惡之根——我們自己的心。去做名修士或修女,或者加入一個「慈善之家」,並不是通往成聖的大道。真正的聖潔不是讓基督徒逃避困難,而是面對並克服它們。基督要讓屬祂的人顯示出,祂的恩典不僅只是溫室裡的植物,只有在保護下才能茂盛,祂的恩典乃是一種頑強有力,經得起風吹雨打的東西,能在生命中的每種情形下繁茂生長。神呼召我們時我們處於什麼景況,就要在那種景況中恪盡本份,就如同止住腐爛的鹽和照亮黑暗的光一樣,這是成聖的首要組成部分。聖經所說的成聖的人,並不是那將自己藏身於山澗中的人,而是那無論做主人或僕人、父母或孩子、在家中或在街上,在生意上還是在業務上都榮耀神的人。我們的主在祂最後的祈禱中說道:「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17:15)。
(5)成聖不在於“偶然履行正確行為”。它是內裡一個新的屬天動力慣常的運作,貫穿於一個人所有大大小小的日常行為中。它的出發點是人心,並且就像心臟在身體裡的作用一樣,成聖對品徳的每一部分施加有規律的影響。它不像一個水泵,只有從外部做功時才能供水,而像一口永恆的源泉,活水從其中自然不斷地湧出。就連希律在聽見施洗約翰的講論後,「就多照著行」,然而他的心在神的眼中仍是全然邪惡的(可6:20)。同樣,如今有許多人似乎會在疾病、困苦、親人過世、公共災害或是一時良心不安的影響下,間歇性地發發所謂的「善心」,做些好事。然而,自始至終,任何聰明的觀察者都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沒有歸正,並且對「成聖」一無所知。一個真正的聖徒,會像希西家一樣全心全意,在所有的事上把神的誡命看為盡都公義,並且「恨一切假道」(代下31:21;詩119:104)。
(6)真正的成聖體現在對“神律法慣常的敬畏”,並將其當作生命的準則,在生活中一貫地努力順服。由於基督徒不能靠遵守律法和十誠稱義,因此就認為他與律法和十誡毫無關係,那真是大錯特錯了。聖靈藉著律法讓信徒知罪,也將人帶到基督面前得以稱義,這位聖靈也總是在人追求成聖的過程中引領人以屬靈的方式應用律法,把律法當作友好的嚮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從未輕看十條誡命;相反,祂在第一次公開講道,即登山寶訓中闡釋了十誡,並展示出其鑒察人心的特性。保羅從未輕看律法,相反,他說:「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提前1:8;羅7:22),一個人假裝是聖徒,卻嘲笑十誡,根本不在意撒謊、虛偽、欺騙、發脾氣、譭謗、醉酒和姦淫,這樣的人完全處在可怕的幻想和自欺中。到末日,他將發現,他很難證明自己是個「聖徒」!
(7)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地努力遵行基督的旨意”,並以祂的訓詞來實際生活。這些訓詞通及四福音的各處,尤其是在登山寶訓中。如果有人以為這些教訓不是為了增進聖潔而講的,基督徒也不必在日常生活中謹守它們,這樣的人與瘋子實在是半斤八兩,至少是一個極為無知的人。聽某些人的言論,讀某些人的著作,會讓人以為,我們可稱頌的主在地上時除了“教義”以外沒有教過別的,卻把踐行的本份留給別人去教!只要對四福音有一點點的認識,我們就足以明白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們的主不斷地教訓祂的門徒應當做什麼樣的人,行什麼樣的事。一個真正成聖的人是絶不會忘記這一點的。他所侍奉的主這樣說:「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15:14)。
(8)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地渴望按照“保羅書信中為教會所立的標準而活”。這個標準幾乎可以在他所有書信的篇末看到。人們普遍認為,保羅的書信無非是些有關教義的宣言和爭議性的題目——稱義、揀選、預定、預言,等等——這完全是個錯覺,也是現今盛行的人們對聖經無知的又一可悲證明。保羅的書信清楚明白地包含了有關基督徒在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本份、日常習慣、性情以及怎樣彼此相待的實際指導,我不相信任何人仔細閲讀保羅書信卻看不到這些教導。我向所有人發出挑戰,人不可能說閲讀了保羅的書信,卻沒有看到有關基督徒在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本份、日常習慣、性情以及怎樣彼此相待的大量實際指導。這些指導是受神的默示而寫的,為的是給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作永久的嚮導。不謹守它們的人,即使達到某一教堂或某一地方教會的成員要求,也絶不是聖經所說的那種「成聖」的人。
(9)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注意”我們主美好地示範出的“主動美德”,特別是仁愛的美德。「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一個成聖的人總是在這個世界上力圖行善,減少周圍人的痛苦,增加他們的歡樂。他會致力於效法他的主,對每一個人充滿仁慈和愛心——這不僅僅是在言語上叫人「親愛的」,而是一有機會就通過舉動、行為和捨己表現出來。那些自稱是基督徒而又自私的人,將自己包裹在擁有優越知識的自大中,似乎根本不管別人的浮沉死活,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只顧自己禮拜天穿著最好的服裝去教會,並被叫做「忠心的成員」——這樣的人其實對成聖一無所知。他可能自以為是地上的聖徒,但絶不是天上的聖徒。那些在效法基督方面一無所做的人,基督並不會被顯明是他們的救主。使人得救的信心和真正使人歸正的恩典,總會產生對耶穌樣式的某種程度的效法(西3:10)【「福音所展現的基督是聖潔的典範和榜樣。但是,以為祂的一生和受死的整個目的只是為了示範和印證祂所教導的聖潔教義,這種想法是該咒詛的。同樣,忽略祂的榜樣,不憑著信心思想我們的這位偉大榜樣,沒有為效法祂而努力,這也是邪惡有害的。為此,讓我們多多思考,祂是什麼樣,祂做了些什麼,祂在所有的本分和試煉中是如何行事為人的,直到祂完全聖潔的形象根植於我們的頭腦中,從而使我們像祂」。(約翰·歐文所著《聖靈論》,卷三,513頁)】。
(10)最後,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注意”基督教信仰的“被動美德”。我所說的被動美德,指的尤其是那些在服從神的旨意和彼此寬容忍耐上顯出的美德。不仔細查考,也許很少有人能看出新約聖經有多強調這些美德,以及它們佔有怎樣重要的位置。這也正是彼得叫我們注意主耶穌基督的榜樣時心中特別想到的,他說:
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前2:21-23)。
這是主禱文要求我們做出的唯一宣認:「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也是主禱文末尾所闡述的一點。在保羅羅列的聖靈的果子中,這一點占了三分之一。列出來的果子有九種,而其中的三種“忍耐、恩慈、溫柔”無疑都是被動的美德(加5:22-23),我必須坦白地講,我認為基督徒對這一點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被動的美德比主動的美德更難實現,然而對這世界有最大影響的,正是這些美德。有一件事我非常肯定:除非我們遵行聖經所強調的溫柔、恩慈、忍耐和饒恕,否則假裝成聖是荒謬的。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慣於煩躁易怒、脾氣暴躁的人,對周圍的人言語刻薄、極不和善的人——心存惡意的人,懷恨在心的人,心存報復的人,包藏禍心的人——哎!這樣的人在這世界上何其多——這樣的人對自己本該知道的成聖,知道得實在是太少了。
以上是一個成聖之人身上可見的標記。我不是說它們在所有屬神之人的身上都以同樣程度顯示出來。我坦率承認,即使在最好的人身上,它們也不會全部展現出來。但是我滿有信心地說,以上我所講的均是聖經所講的成聖標記,如果有人一樣都沒有,他們真該懷疑自己身上是否有任何恩典。不管別人想怎麼說,我要毫不諱言地宣告,真正的成聖是可見的。以上我所簡述的,或多或少是一個成聖之人的標記。
Ⅲ.最後,我提議讀者考慮“稱義和成聖之間的區別”。它們哪裡相同,哪裡不同?
該主題的這一部分非常重要,然而恐怕不是所有的讀者都這樣認為。對此,我將予以簡述,卻不敢全然忽略。關於信仰,太多的人只喜歡看表面的東西,他們將神學上須慎重對待的差異看成沒有多大價值的「言語和名目」問題。但我警告所有認真對待自己靈魂的人,由於沒有在基督教教義中「分別是非」而引起的煩亂不安,實在非常嚴重;我尤其要建議,如果他們喜愛平安,就要仔細弄清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問題。我們總須記住,稱義和成聖是兩件不同的事。然而,它們不但有“不同”的地方,也有“一致”的地方。讓我們試著來看看這些異同是什麼。
稱義和成聖的相同之處是什麼?
(a)兩者都由神白白的恩典生發出。信徒的稱義和成聖唯獨出於神的恩惠。
(b)兩者都是基督在其永約中為屬祂的人所擔保的偉大救贖之工的一部分。基督是生命的源頭,從中湧出赦罪和聖潔。二者的根基都是基督。
(c)在同一個人身上,既可以看到稱義,又可以看到成聖。稱義的人總會成聖,成聖的人也總是稱義的。神使兩者聯合,它們不能分割。
(d)兩者同時開始。一個人開始成為稱義之人的那一刻,也就開始成為一個成聖的人。他可能感覺不到,但這是事實。
(e)對於得救而言,兩者是同樣必需的。所有進了天堂的人都是既蒙了饒恕,又有了新心,既蒙了基督的寶血,又有聖靈的恩典,既得了永遠榮耀的名分,又預備好享受這榮耀的。二者同樣是必需的。
這些都是稱義和成聖相同的地方。讓我們轉過來看一看它們的不同之處。
(a)稱義是因著主耶穌基督的緣故,將一個人看成並“算為”公義的,成聖則是使一個人的內心實實在在地“變得”公義,儘管其程度可能十分微弱。
(b)我們因稱義而有的義並“不是自己的”,而是我們偉大的中保基督永恆完全的義歸與我們,我們通過信心,使之成為我們的。我們因成聖而有的義“是自己的”,它存在於我們裡面,是由聖靈賜給我們,且是在我們裡面做成的,然而,這種義卻含有許多的軟弱和不完全之處。
(c)在稱義上,我們自己的行為沒有絲毫位置,唯一需要的僅只是對基督的信心。在成聖上,我們的行為極為重要,神也吩咐我們要爭戰、警醒、祈禱、努力、勞苦、儘力。
(d)稱義是一件已經完成了的工作,一個人在相信的那一刻就完全稱義了。相比之下,成聖是一項尚未完成的事工,在我們到達天堂之前,它永遠不會完全。
(e)稱義不會増長或加添:一個人首次憑著信心來到基督面前時所得到的稱義,其程度和此後直到永遠時都是一樣的。成聖則是一項顯著的漸進工作,在人活在地上的日子裡不斷持續地增長和加添。
(f)稱義尤其關係到“我們的身份”,即我們在神眼中的地位和我們從罪責中得釋放。成聖特別關係到我們的“性情”和內心的道德更新。
(g)稱義給了我們進天堂的名分,使我們可以無畏地進入。成聖使我們適於進入天堂,併為我們將來能夠享受天堂做好預備。
(h)稱義是神“在我們之外”的宣告,不能輕易被人識別出來。成聖則是神“在”我們“裡面”的作為,可以從它的外在表現上看出來。
請讀者注意這些區別,並仔細思量。我相信,在信仰這件事上有許多心懷好意的人感到晦暗與不安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習慣於混淆稱義和成聖,而不是區分它們。在我們的頭腦中,怎樣強調它們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都不過分。毫無疑問,它們不能被分開,任何人只要有了其中之一,便兩者兼有。但是,絶不能混淆它們,千萬不要忘記它們之間的區別。
現在,我要以幾點運用來結束這個主題。成聖的本質和可見的標記已經擺在我們面前。那麼,所有這些應在我們腦海中產生什麼實際反映呢?
(1)首先,讓我們“認識到自稱為基督徒之人的危險狀況”。非聖潔無人能見主;沒有成聖就沒有救恩(來12:14)。這樣,有多少所謂的信仰其實是完全無用的!在上教堂、去聚會的人中,有多少是行在引向滅亡的寬路上!想到這會令人害怕、悲哀和沉重。啊!願傳道人和教師睜開眼睛,認識到周圍靈魂的狀況!啊!願人們聽從勸說而「逃避那將來的忿怒」!如果沒有成聖的靈魂可以得救並上天堂,那麼聖經就是假的。然而,聖經是真理,從無虛謊!那麼結局會是怎樣啊!
(2)其次,讓我們“務必努力確定自己的光景”,不感到並確知自己已經「成聖」就決不停息。我們的愛好、選擇、喜好和傾向是什麼?這就是那個檢驗性的問題。我們願望、希冀和想要在死前成為什麼並不重要。我們現在怎樣?我們目前在做什麼?我們是否成聖了?如果沒有,那麼這錯全在我們。
(3)另外,要想成聖,道路是明擺著的:“我們必須以基督為開始”。我們必須來到祂面前,承認自己是罪人,沒有別的請求,只有—個極大的需要,憑著信心,將我們的靈魂交付於祂,以便與神和好。我們必須把自己交在祂手中,如同交在一個好醫生的手中,並向祂呼求憐憫和恩典。我們不能指望和等待憑藉我們所做的什麼把自己舉薦到神面前。邁向成聖的第一歩,和稱義一樣,是藉著信心來到基督面前。我們必須先活過來,然後才有行為。
(4)還有,要想在聖潔上增長,變得更加成聖,“我們必須像起初那樣”,不斷地向基督發出新的懇求。基督是頭,各個肢體必須從祂獲得供應(弗4:16)。過著每日信靠神兒子的生活,每天從祂的豐盛中支取祂所應許併為祂子民預備的恩典和力量——這就是漸進成聖的偉大秘決。那些看起來停滯不前的信徒,通常是忽略了與耶穌的親密交通,從而使得聖靈擔憂。在上十字架的前一晚祈禱說「使他們成聖」的基督,也完全願意幫助任何憑信心向祂懇求幫助和願意更加聖潔的人。
(5)再者,讓我們在地上對自己的心“不要期望得太多”。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我們也會發現自己每天都有謙卑下來的理由,而且時時都會發現我們是需要憐憫和恩典的欠債人。我們得到的亮光越多,就越能看見自己的不完美,我們起初就是罪人,我們會發現,自己在往後還是罪人;儘管被更新了、被饒恕了、被稱義了,但是到了最後依然是罪人。我們的絶對完全還沒有來到,對它的期待也就應該是我們盼望天堂的一個原因。
(6)最後,讓我們決不要以“重視成聖”,並致力於達到很高的聖潔標準為恥。有些人滿足於可悲的低水平的聖潔成就,另一些人則毫無聖潔地活著,卻不感到羞恥,滿足於僅僅來往於教會、禮拜堂之間,而沒有任何進步,就像是磨坊裡的馬。讓我們堅守以前的老路,自己追求卓越的聖潔,並勇敢地鼓勵別人追求。這是得到真正幸福的唯一途徑。
不要管別人怎麼說,讓我們堅信聖潔即幸福,生活得最安樂的人總是“成聖的人”。毋庸置疑,有些真基督徒由於疾病、家庭的試煉、或其它隱秘的原因,對安慰享受得很少,在奔向天堂的路上一生悲慼。但這些只是例外。作為總體原則,在長期的生活中,「成聖」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是千真萬確的。他們所擁有的堅固的安慰,是這世界不能給予和奪去的。「智慧的路是安樂的路」。「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那位不能撒謊的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但同時聖經也寫道:「惡人必不得平安」(箴3:17;詩119:165;太11:30;賽48:22)。
成聖這個主題極為重要,這方面的錯誤又大又多;因此,我極力向那些想深入學習整個成聖教義的人推薦歐文所著的《聖靈論》,因為像本文這樣的篇幅不可能詳盡論述這個題目。
我知道,歐文的作品在當今並不受歡迎,許多人都因他是清教徒而忽視他,鄙視他。但是,這位在共和政體時代是牛津基督教堂學院教務長的偉大神學家,不應受到這樣的對待。他對聖經的學識和純正認識的一根小指,也比嘲笑他之人的整個身體所有的更多。我毫不猶豫地斷言,想要研究實踐神學的人,在這一主題上,再也找不到像歐文及其同時代的一些人那樣完全、符合聖經和詳盡的著作了。
這個主題對於我們的靈魂極為重要。如果聖經是真實的,那麼可以肯定的一點就是:除非「成聖」,否則我們不會得救。根據聖經,有三件事是任何一個人得救絶對必要的。那就是稱義、重生和成聖。這三件事都會發生在神的每個兒女身上。誰缺少這三樣中的任何一樣,他在神的眼中就不是一個真基督徒;若在這種情形下死去,他在末日就不會進天堂,也不能得榮耀。
這個主題在當今特別具有現實意義。最近,關於成聖的整個理論,有奇怪的教義已經興起。有些人把它和稱義混為一談。有些人以對白白恩典的熱忱為名,一步一步地縮減成聖,直至實際上完全忽略它。另一些人非常害怕把「行為」弄成稱義的一部分,以至在他們的信仰中幾乎找不到「行為」的任何位置。還有一些人給自己樹立了一種錯誤的成聖標準,卻根本找不到,於是就把生命浪費在不停地從一個教會轉到另一個教會,從一個禮拜堂轉到另一個禮拜堂,從一個教派轉到另一個教派的重複中,希望找到自己想要的,卻一無所獲。時代對於福音中這個偉大的主要教義作一番冷靜的考察,可能會對我們的靈魂極有用處。
Ⅰ.首先,讓我們思考“成聖的真正性質”。
Ⅱ.其次,讓我們思考“成聖的可見標記”。
Ⅲ.最後,讓我們思考,“稱義和成聖在何處一致、彼此相像,又在何處不同、彼此相異。”
假如本文讀者是那些只顧今世,沒有宣信基督的人,我就不能指望他對我所寫的東西感興趣。你可能認為這只是關乎「言語、名目」,和瑣事的問題,與自己的和信條沒有任何關係。然而,如果你是一個愛思索、懂道理、有理性的基督徒的話,我敢說,你將會發現,對成聖有個明晰的概念是必要的,在這方面投入時間是值得的。
I.首先,我們必須考慮“成聖的性質”。聖經說到一個「成聖」的人時,指的是什麼?
成聖是指,主耶穌基督呼召一個人成為真信徒時藉著聖靈在他內心所做的屬靈工作。祂不僅用自己的血洗淨了這個人的罪,也將他從天生對罪和世界的貪愛中“分別出來”,在他裡面放入新的動力,讓他在生命中實際地敬虔。一般來說,聖靈做此事工所使用的工具是神的道,然而有時神也在人「不聽道」(彼前3:1)時利用苦難和各樣的護理來做成這工。在聖經中,基督藉著祂的靈行做此事的對象被稱為一個「成聖」的人【「聖經中提到兩種成聖,由此就有兩種聖潔。第一種是指按神自己的設立,把人和物特意地奉獻、供奉或分別為聖,用來事奉神,藉此所有這些人和物都成為聖潔。由此,古時的祭司和利未人、約櫃、祭壇、會幕和聖殿,都成聖並變得聖潔。的確,在所有的聖潔上,都有著特意的供獻與分別出來歸給神的意思。但是,就剛剛提及的意思來講,這是單個的和獨立的。除了這種神聖的分別給神以外,沒有其它,這種成聖的果效也沒有其它。但是,有第二種成聖與聖潔,這種分別出來歸給神不是首先發生的,而是由此引起的結果和影響。這是真實的,也是內在的,是通過把一個聖潔的動力傳遞到我們的本性裡成就的,其實現涉及到在行為和義務上對神聖潔的順從。這種成聖是我們所探究的」。(約翰·歐文所著《聖靈論》,卷三,370頁)】。
如果一個人以為耶穌基督的降生、死亡及復活,只是為了給屬祂的人提供稱義和赦罪,那麼,他需要學的還有很多。不論他如道與否,只要他這樣想就是在羞辱我們可稱頌的主,並讓祂只成為半個救主。主耶穌承擔了祂子民的靈魂所需要的一切:不但以祂的贖罪之死救他們脫離“罪責”,而且將聖靈放在他們心中,讓他們脫離了罪的“權勢”;不但使他們稱義,而且也讓他們成聖。這樣一來,祂不但是他們的「公義」,也是他們的「聖潔」(林前1:30)。讓我們聽聽聖經是怎麼說的:「我為他們的緣故,自己分別成聖,叫他們也因真理成聖」,「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基督為我們舍了自己,要贖我們脫離一切罪惡,又潔淨我們,特作自己的子民,熱心為善」,「基督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基督「藉著肉身的受死,叫你們與自己和好,並在神的眼中,都成了聖潔,沒有瑕疵,無可責備」(約17:19;弗5:25-26;多2:14;彼前2:24;西1:22)。讓我們仔細思考這五節經文的意思。如果字句有含義的話,那麼,它們是在教導,基督為信祂之人承擔的成聖事工,一點不亞於為他們承擔的稱義事工。以基督為中保、凡事堅穩的「永遠的約」把“這兩樣”都提供了。事實上,基督在一處被稱為「使人成聖的」,屬祂的人被稱為「得以成聖的」(來2:11)。
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是如此深刻和重要,以至於它的每一邊都需要人為它築籬、防衛、清掃,划出界限。對於救恩所必需的教義,再怎麼明確地敘述也不過分,再怎麼弄淸楚講明白也不嫌多。基督徒中普遍存在著教義的混亂,這令人難過;消除這些混亂,分清信仰中真理與真理間的確切關係,是我們在神學上達到準確的一個途徑。所以,我將毫不猶豫地在讀者眼前擺出從聖經而來的一系列關聯的前提和論述,我想,這會對定義成聖的精確本質十分有益。
(1)成聖是與“基督活潑聯合的”必然“結果”,是基督徒真信心所產生的。「常在我裡面的,我也常在他裡面,這人就多結果子。」(約15:5)不結果子的枝子不是葡萄樹上的活枝子。與基督聯合,卻沒有心靈和生命的改變,這不過是形式上的聯合,在神面前是無用的。不能在人的品性上產生成聖的信心,無異於鬼魔的信心。「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這種信心不是神賜的,不是神選民的信心。簡言之,哪裡沒有生命的成聖,哪裡就沒有對基督真正的信心。真信心使人生發仁愛。它激勵人出於對救贖的深深感恩而願意為主而活。它使人覺得,無論為替他而死的主做什麼,都不嫌多。一個人得到的赦免豐富,他的愛也就豐富。被主寶血洗淨的人行在光明中。對基督有著真實活潑指望的人,就潔淨自己,像祂潔淨一樣(雅2:17-20;多1:1;加5:6;約一1:7,3:3)。
(2)成聖是重生“不可分割的結果”。重生的人是新造的人,接受了新的性情和新的動力,並且總是過著一種新的生活。一個人重生了,還能在罪和世俗中無憂無慮地生活,這種重生只是那些沒有被聖靈感動的神學家的發明,聖經根本沒有提到。相反,約翰明白地說「從神生的不犯罪」,「行公義」,「愛弟兄」,「保守自己」並「勝過世界」(約一2:29,3:9-14,5:4-18)。一句話,沒有成聖,就表明沒有重生;沒有聖潔的生活,就表明沒有重生。對許多人來說,這無疑太難接受了,但不管難不難,它都是簡單的聖經真理。聖經上清楚地寫著,從神生的,「神的道存在他心裡,他也不能犯罪,因為他是由神生的」(約一3:9)。
(3)再者,成聖是聖靈內住的唯一肯定“證據”,而對於得救來說“聖靈的內住”是必不可少的。「人若沒有基督的靈,就不是屬基督的」(羅8:9)。聖靈住在人心中,絶不會沉沉睡去,或無所事事:祂總是要在人心中、品性上和生活中結出果子,以此來證實自己的同在。保羅說,「聖靈所結的果子」,「就是: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諸如此類(加5:22)。哪裡有這些果子,哪裡就有聖靈;在缺乏這些果子的地方,人在神面前就是死的。聖靈被比作風,和風一樣,祂是我們肉眼看不見的。但是,正如我們因看到風吹樹動、風來浪湧和風起煙飛就知道風真的存在;同樣,我們通過聖靈在人行為上的果效,也能認知祂住在那個人裡面。有了聖靈,卻不「靠聖靈行事」(加5:25),這簡直是無稽之談。沒有聖潔的生活就沒有聖靈,我們可以把這當作一個肯定的判斷。聖靈印在那些屬基督之人身上的印,就是成聖。凡是實際上「被神的靈引導的」,他們,而且也只有他們,才「是神的兒子」(羅8:14)。
(4)另外,成聖是蒙“神揀選的唯一確實記號”。毫無疑問,蒙揀選者的名字和數目是一樁秘密,神智慧地將其保守在自己的主權中,並不啟示於人。在這個世界上,我們不能查看生命冊的內容,看看我們的名字是否在其中。但是,假如關於揀選確有一件清晰展示的事,那麼它就是——蒙揀選的人都將因聖潔的生活而與世人分別並被認出。聖經明白地寫道,他們「被揀選,藉著聖靈得成聖潔」;「成為聖潔,能以得救」;被「預先定下效法他兒子的模樣」;「神從創立世界以前,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在他面前成為聖潔」。這樣,當使徒保羅看到帖撒羅尼迦信徒因「信心」所做的工夫,因「愛心」所受的勞苦,因「盼望」所存的忍耐時,他說:「我知道你們是蒙揀選的」(彼前1:2;帖後2:13;羅8:29;弗1:4;帖前1:3-4)。一個人誇耀自己是神所揀選的,同時卻有意習慣性地住在罪中,他只是在自欺,並惡劣地褻瀆了神。當然,知道人的真實景況很不容易,好多人外表上展示出美好的信仰,而最終卻是心靈敗壞的偽君子。但是,哪裡看不到哪怕一點點成聖的表現,我們就可以在那裡確定這人是沒有蒙揀選的。教會的要理問答正確而又明智地教導說,聖靈「使所有蒙神揀選的人成聖」。
(5)還有,成聖“總是一件可以看得到的事”。成聖與教會的偉大元首一樣是「不能隱藏的」(成聖是由教會的頭而出)。「凡樹木看果子,就可以認出它來」(路6:44)。一個真正成聖的人,可以是滿披謙卑,以至於只能看到自己的軟弱與不足,像摩西從山上下來一樣,他可能不會察覺到自己的臉在發光。如同分別綿羊和山羊的比喻中的義人一樣,他可能看不出自己做了什麼,值得他的主注意和賞識:「我們什麼時候見你餓了,給你吃」(太25:37)。但不論他自己是否知道,別人總能看出他那與眾不同的生活作風、愛好、性情及習慣。一個人「成聖」,卻沒在他的生命中顯出聖潔,這簡直是荒謬和用詞不當。光線或許微弱,但漆黑的屋子裡只要有一線光明,就會被人看到。生命或許脆弱,但只要有一絲脈搏在跳動,總能被人感覺到。一個成聖的人也是這樣,儘管他自己可能還沒意識到,但別人能感到並看出他的成聖。假如人在一個「聖徒」身上只看到世俗和罪惡,這樣的聖徒只能是聖經所不認可的怪物!
(6)“每一個信徒都有責任成聖”。我這麼說,希望人不要誤解我的意思。我堅信,地上的每一個人都要向神交賬,到末日,所有失喪的人都將是無言以對、無可推諉的。每個人都有能力「賠上自己的生命」(太16:26)。在這一點上,我信念之堅定毫不遜於他人。雖然如此,我堅持認為,信徒特別有責任也特別有義務過聖潔的生活。與那些死的、瞎眼的和沒有被更新的人不同,信徒向神是活的,是蒙光照和有知識的,他們裡面有新的動力。如果他們不聖潔,除了自己還能怪誰呢?如果他們沒有成聖,除了自己還能責備誰呢?神已經給他們賜下恩典、新心和新性情,如果他們活著不是為了使神得著稱讚,那他們是沒有任何藉口的。人們往往忘記這一點。一個宣稱是真基督徒的人,卻靜坐不動,滿足於低標準的成聖(假如他真有點兒成聖的話),淡漠地說自己「無法改變現況」,那他真是個可悲可憐的人,也是個極其無知的人。讓我們警醒,保守自己不落入這種謬妄之中。神常常將信徒作為有義務有責任的實體來發令。如果罪人的救主賜給我們更新變化的恩典,並藉著祂的靈呼召我們,那麼我們可以確定,祂要我們使用這恩典,而不是去睡覺。許多信徒因為忽略這一點而「讓聖靈擔憂」,也使自己變成非常無用,且內心缺少平安和安慰的基督徒。
(7)成聖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會長進,且有程度之分”。一個人能在聖潔中從一步攀升到另一步,在生命的某一時期比另一時期更加聖潔。他不能比初信的時候更蒙赦免或更稱義,儘管他感覺如此。然而,他肯定能夠更加成聖,因為他新性情中的每一種美德都可以加強、增長和深化。這個意思在我們主為祂的門徒作的最後禱告中顯而易見,祂說了「使他們成聖」這樣的話;保羅為帖撒羅尼迦人祈禱「願賜平安的神親自使你們全然成聖」時,也是這個意思(約17:17;帖前5:23)。這兩個例子都明顯地表明了更加成聖的可能性;相反,聖經一次也沒有將「使他們稱義」應用在信徒身上,因為人一旦稱義,就不可能更加稱義了。我在聖經中找不到「歸與的成聖」這種教義的根據。在我看來,這種教義混淆了不同的事物,並導致非常邪惡的後果。還有,它是一種與所有最傑出基督徒的經歷全然牴觸的教義。如果有什麼是神的最聖潔聖徒一致同意的,這就是:當他們的屬靈生命進展時,根據他們與神同行的親近程度,他們就會看到的更多、知道的更多、感到的更多、做的更多、悔改的更多、相信的更多。簡言之,正如彼得勉勵信徒去做的那樣,他們「在恩典上有長進」,用保羅的話講就星「更加勉勵」(彼後3:18;帖前4:1)。
(8)再者,成聖“極大地有賴於慇勤使用蒙恩之道”。說到「蒙恩之道」時,我指的是,讀經、私下禱告、定時參加公眾敬拜、聽道和領受主餐。一個簡單的事實是,任何無視這些事情的人,都不要指望在成聖上有多少長進。我找不到任何優秀聖徒忽略這些事的記錄。這都是神所命定的渠道,聖靈藉著它們將恩典的新鮮供應輸送給人的靈魂,加強祂在人的內心已經開始的工作。就算有人想把這稱為律法主義,我也絶不會退縮而不宣佈我的信念:不存在任何「靈命上的不勞而獲」。如果期望一個信徒不慇勤讀經、禱告、用好主日就能變得很聖潔,那麼就可以期望一個農夫只撒種而從不料理田地,就有很好的收成。我們的神是藉著蒙恩之道做工的神,祂絶不會祝福那種自以為高深屬靈,而不需要這些途徑之人的靈魂。
(9)成聖“不會止息一個人內心的許多屬靈爭戰”。我所指的爭戰是,在心中新性情與舊性情、聖靈和情慾之間的爭戰,這爭戰在每個信徒身上都會存在(加5:17)。深切地感受到這種爭戰,併為之煩惱不安,這並不證明一個人沒有成聖。相反,我相信,這正是我們健康的徵兆,證明我們沒有死,而是活著。一個真正的基督徒不但有良心的平安,還有內心的爭戰。人不但可以看出他們的平安,也可以看出他們的爭戰。這麼說的時候,我並沒有忘記,自己正與一些善意的基督徒的觀點相牴觸,因為他們持守一種叫做「不再犯罪的完全」的理論。我不能避免這種牴觸。我相信,保羅在羅馬書第七章中的話恰好印證了我所說的。我建議所有的讀者都認真研讀這一章聖經。我確信,這一章所描述的,並不是一個尚未歸主的人,或是一個初信還不穩固的基督徒的經歷,而是一個與神親密聯合的成熟聖徒的經歷。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說:「因為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羅7:22)。另外,我相信自己所說的已被所有最優秀的基督僕人的經歷所證實。在他們的日記、自傳和生活中都可以看到這種明證。因著相信這些,我會毫不遲疑地告訴人們,內心的爭戰並不是一個人不聖潔的證據,他們也不應當因為還不能完全脫離內心的爭戰而認為自己還沒有成聖。毫無疑問,我們將在天堂享有這種自由,但決不可能在這個世界享有它。最好的基督徒在最好的狀態下,他的心田裡也會駐紮著兩個敵對陣營。願所有的教會成員都仔細思考第十三和十五款:「本性的傳染病依然存在於已重生的人裡面」。「我們雖在基督裡受洗、重生了,卻仍然做了許多冒犯的事;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與魔鬼爭戰勝過與牠和睦。要懷疑默不作聲的聖潔。狗被關在門外,就會嚎叫著要進來……。兩個矛盾體相遇,比如火與水,就會互相衝突。撒但找到一顆成聖的心時,牠總是要強烈地試探它。哪裡神與基督被顯為大,那裡就受到強大的攪擾,有如從窗外拋擲的火把;結果,就連有些大有信心的人也受試探去懷疑」。(羅哲夫所著《信心的試煉與得勝》,403頁)】
(10)成聖“雖然不能使一個人稱義,卻令神喜說”。這看起來令人驚奇,但卻是千真萬確的。最聖潔聖徒的最聖潔行為都或多或少充滿了缺陷和不完美,或是動機有誤,或是行為有缺陷,其本身最多只不過是「輝煌的罪惡」,只配得到神的憤怒和定罪。認為這些行為能夠承受得住神嚴格的審判,可以用來贖罪並使自己配進天堂,這真是可笑。「所以凡有血氣的,沒有一個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稱義。」「所以我們看定了;人稱義是因著信,不在乎遵行律法。」(羅3:20-28)唯一使我們可以站在神面前的義,是另一位的義——就是我們的替代者主耶穌基督完美的義。我們進入天堂的唯一憑證是祂的功勞,而不是我們的功勞。這是一個我們至死都當堅守的真理。儘管如此,聖經也明白地教導,一個成聖之人的聖潔行為,雖不完全,在神的眼中仍是蒙喜悅的。「這樣的祭是神所喜悅的。」(來13:16)「要凡事聽從父母,因為這是主所喜悅的。」(西3:20)「我們……行他所喜悅的事。」(約一3:22)千萬不要忘記這個教義,因為它令人十分安慰,就像父母喜悅小孩子取悅爹娘的行為,哪怕是摘一小朵雛菊或是學步穿過屋子都令父母喜悅;同樣,我們的天父也喜悅信祂的兒女不夠完美的好行為。祂觀察我們行為的動機、動力和意願,並不僅僅只注意它們的數量和質量。祂將我們視為自己愛子的肢體,為了祂兒子的緣故,只要定睛仰望,祂就喜悅。對此有爭議的教會成員,可以去看英格蘭教會信綱的第十二款。
(11)“在審判的大日”,成聖是“證明我們品性的絶對必要的證據”。除非我們的信心在成聖上具有某種程度的果效,並在我們的生命中彰顯出來,否則申辯說我們相信基督就是完全無用的。當白色大寶座顯現,生命冊打開,人從墳墓中出來,死人在神審判台前被提審時,只有一件事是必需的,那就是:證據,證據,證據。如果沒有證據證明我們對基督的信心是真正確實的,我們的復活就只是為了被定罪。在那一天,除了成聖以外,我找不到任何其它可以被採納的證據。問題將不在於我們在世上說了什麼或宣信了什麼,而在於我們是怎麼生活的以及做了些什麼。在這一點上,人都不要自欺。對於未來,如果有什麼是確定的話,那就是一定有一個審判;對於審判,如果有什麼是確定的話,那就是人的「行」和「做」將在其中受到判斷與查究(約5:29;林後5:10;啟20:13)。假如一個基督徒認為,行為不能使我們稱義,所以不重要,他就是非常無知的。除非他睜開眼睛,否則,他會吃了苦頭才發現,來到神的審判台前卻沒有一些美德的證據,那他還不如從來沒有出生過。
(12)最後,成聖“對於操練和預備我們進天堂是絶對必要的”。大多數人希望死後能上天堂,但是恐怕很少有人會勞神想一想,他們真的到了那兒是否會喜歡。天堂實在是一個聖潔的地方;那裡所有的居民都是聖潔的;所做的事情也是聖潔的。要想在天堂中真正快樂,清楚明白的一點是,我們還在地上的時候,為天堂作一些操練和預備是必要的。死後有個煉獄將罪人變成聖徒的說法,是人虛謊的發明,聖經中無此教導。要想在死後的榮耀中作聖徒,就必須死前是聖徒。許多人喜愛的觀點是,只要已經告解和赦罪,垂死的人就適合接受他們的大轉變,這真是個極大的謬見。我們不但需要基督的工作,也需要聖靈的工作;不但需要贖罪的寶血,也需要心靈的更新;不但需要稱義,也需要成聖。常常聽到彌留之人躺在床上說:「我只希望主饒恕我的罪,將我帶入安息。」但是,這樣說的人卻忘記了,如果我們沒有心境去享受它,那麼天堂的安息就是完全無用的!就算一個未成聖的人碰巧到了天堂,他又能做什麼呢?讓我們合理地面對這個問題,併合理地回答它。沒有人會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地方歡欣鼓舞,因為那裡的一切與他志不同、道不合,意氣也不相投。假如一隻鷹能在鐵籠中歡快,一隻羊能在水中愉悅,一隻貓頭鷹能在正午灼人的陽光下喜樂,一條魚能在干地上開心——我就承認一個未成聖的人會在天堂中快樂【「認為今生沒有被潔淨、被聖化而變得聖潔的人,去世後會被帶入以神為樂的有福狀態中,這一段想法實乃愚昧至極,有害無比。其實,這樣的人既不能以神為樂,也不會把神視為一種賞賜。……的確,聖潔是在天堂得以完全的,但它的開端無一例外地始於這個世界」。(約翰·歐文所著《聖靈論》,卷三,575頁)】
以上關於成聖的十二項主張,我堅信它們是真實可靠的,請所有讀者都仔細思量。每一條都可以更加全面地展開,它們也都值得私下思考和推敲。其中有一些可能會遭到異議和反駁;但我不相信任何一條會被推翻或者被證明有誤。我所求於讀者的,只是一個公正、沒有偏私的判斷。我相信,它們將有助於人們得到清晰的成聖觀。
Ⅱ.現在,我將提出第二點以供考慮。這就是關於“成聖看得見的證據”。簡言之,一個成聖之人的可見標記是什麼?我們可以期望在他身上看見什麼?
這是有關我們主題的一個寬泛而又困難的部分。說它寬泛,是因為它涉及很多細節,而這些細節不可能在本文這樣有限的篇幅中詳盡論述。說它困難,是因為要處理它就不得不帶來冒犯。但不管冒什麼樣的風險,總得說實話,而且在當今,有一些實話是特別需要說出來的。
(1)真正的成聖不在於“談論信仰”。這一點是永遠不應該忘記的。當今,教導和講道大量增加,使人們更需要受到警戒。人們聽到了如此之多的福音真理,以至於對其用詞和語句耳熟能詳,有時談起福音教義來非常熟練流暢,讓你以為他們是真正的基督徒。事實上,許多人冷靜輕率地大談「歸正」、「救主」、「福音」、「找到平安」、「白白的恩典」等等的同時,也在聲名狼藉地服侍罪,或是為世界而活,聽到這樣的誇誇其談真是令人作嘔。這樣的談論在神眼中是可憎的,並不比咒罵、說髒話和妄稱神的名好多少,對此我們能懷疑嗎?基督沒有吩咐我們說,舌頭是唯一要服侍祂的部分。神不要屬祂的人僅只是空的盆、鳴的鑼、響的鈸。我們必須成聖,不但「在言語和舌頭上,總要在行為和誠實上」(約一3:18)。
(2)真正的成聖不在於暫時的“信仰感覺”。這一點也需要人們引以為戒。宣教聚會和復興會在這塊土地的每個角落都在吸引很多人的注意力,轟動一時。英國的教會似乎呈現出了新生,並展示出新的活力;我們應該為此感謝神。但這些事所帶來的不但有益處,也有隨之而來的害處。你在何處撤麥子,仇敵也必然在那裡撒稗子。許多人在聽人宣講福音時顯得感動和振奮,然而實際上,他們的心靈恐怕絲毫沒有被改變。究其真正原因,這只是因為看到別人哭泣、高興或感動而受到感染後的肉體刺激反應。他們所感到的傷痛十分膚淺,他們宣稱所感到的平安也是如此。就像土淺石頭地的聽道者一樣,聽了道當下歡喜領受(太13:20),但很快就離去,回到世界,比以前更加剛硬更加糟糕。就像約拿的蓖麻,一夜生發,一夜枯死。請不要忘記這些事。要警惕,因為當今人們浮皮潦草地醫治一下創傷,然後就喊著,「平安了,平安了」(耶6:14,8:11),其實沒有平安。讓我們勸勉那些對信仰表示出興趣的人,除了聖靈深入、堅固、使人成聖的工作以外,不能滿足於任何別的。在虛假的信仰激動之後回覆原狀,這是一種最最致命的靈魂疾病。當魔鬼在復興的熱度中暫時被趕出一個人的身體,而不久以後又回到了牠曾離開的屋子,那麼,現在的景況就比以前更糟了。慢慢開始並穩固地「在道中繼續」(約8:31),比不計代價匆忙開始,不久就和羅得的妻子一起回頭返回世界要好一千倍。由於一些宗教情感體驗而想像自己重生了,被聖靈成聖了,我從沒見過比這更危險的靈魂狀況。
(3)真正的成聖不在於“表面的形式主義”和外在的虔誠。這是一個極大的錯覺,不幸的是,它卻極為普遍。成千上萬的人好像認為,真正的聖潔表現在大量的外在信仰上——譬如經常參加教會聚會、領主餐、禁食並遵守各個宗教節日;在公開的敬拜中多多地鞠躬、轉身、擺姿勢做動作;穿特別的衣裳,使用和基督教有關的圖畫和十字架。我坦率地承認,一些人做這些事的動機是好的,他們確實相信這些事對他們的靈魂有益。但是我恐怕,這種外在的“宗教”在很多情形下取代了內在的聖潔;而且我十分肯定,它完全缺少心靈的成聖。首要的是,當我看到許多人追隨這種外在的、感覺上的、形式化的基督教且消融於世俗之中,毫不羞恥地一頭紮進其中的浮華、虛空中,我認為有必要對這個主題加以闡明。在有大量「禮拜動作」的同時,可能沒有半點真正的成聖。
(4)成聖並不在於“從生活中的位置上退下來”,不履行我們的社會責任。每個時代都有一些人陷入這個網羅中,以此方式追求聖潔。數以百計的隱士把自己埋沒在荒野,成千上萬的男男女女把自己關在修道院的高牆內,幻想這樣就可以逃離罪,變得無比聖潔。他們忘了,沒有任何門閂和柵欄能擋住魔鬼,而且不論我們走到哪裡,我們都帶著那萬惡之根——我們自己的心。去做名修士或修女,或者加入一個「慈善之家」,並不是通往成聖的大道。真正的聖潔不是讓基督徒逃避困難,而是面對並克服它們。基督要讓屬祂的人顯示出,祂的恩典不僅只是溫室裡的植物,只有在保護下才能茂盛,祂的恩典乃是一種頑強有力,經得起風吹雨打的東西,能在生命中的每種情形下繁茂生長。神呼召我們時我們處於什麼景況,就要在那種景況中恪盡本份,就如同止住腐爛的鹽和照亮黑暗的光一樣,這是成聖的首要組成部分。聖經所說的成聖的人,並不是那將自己藏身於山澗中的人,而是那無論做主人或僕人、父母或孩子、在家中或在街上,在生意上還是在業務上都榮耀神的人。我們的主在祂最後的祈禱中說道:「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脫離那惡者」(約17:15)。
(5)成聖不在於“偶然履行正確行為”。它是內裡一個新的屬天動力慣常的運作,貫穿於一個人所有大大小小的日常行為中。它的出發點是人心,並且就像心臟在身體裡的作用一樣,成聖對品徳的每一部分施加有規律的影響。它不像一個水泵,只有從外部做功時才能供水,而像一口永恆的源泉,活水從其中自然不斷地湧出。就連希律在聽見施洗約翰的講論後,「就多照著行」,然而他的心在神的眼中仍是全然邪惡的(可6:20)。同樣,如今有許多人似乎會在疾病、困苦、親人過世、公共災害或是一時良心不安的影響下,間歇性地發發所謂的「善心」,做些好事。然而,自始至終,任何聰明的觀察者都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們沒有歸正,並且對「成聖」一無所知。一個真正的聖徒,會像希西家一樣全心全意,在所有的事上把神的誡命看為盡都公義,並且「恨一切假道」(代下31:21;詩119:104)。
(6)真正的成聖體現在對“神律法慣常的敬畏”,並將其當作生命的準則,在生活中一貫地努力順服。由於基督徒不能靠遵守律法和十誠稱義,因此就認為他與律法和十誡毫無關係,那真是大錯特錯了。聖靈藉著律法讓信徒知罪,也將人帶到基督面前得以稱義,這位聖靈也總是在人追求成聖的過程中引領人以屬靈的方式應用律法,把律法當作友好的嚮導。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從未輕看十條誡命;相反,祂在第一次公開講道,即登山寶訓中闡釋了十誡,並展示出其鑒察人心的特性。保羅從未輕看律法,相反,他說:「律法原是好的,只要人用得合宜」,「按著我裡面的意思,我是喜歡神的律」(提前1:8;羅7:22),一個人假裝是聖徒,卻嘲笑十誡,根本不在意撒謊、虛偽、欺騙、發脾氣、譭謗、醉酒和姦淫,這樣的人完全處在可怕的幻想和自欺中。到末日,他將發現,他很難證明自己是個「聖徒」!
(7)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地努力遵行基督的旨意”,並以祂的訓詞來實際生活。這些訓詞通及四福音的各處,尤其是在登山寶訓中。如果有人以為這些教訓不是為了增進聖潔而講的,基督徒也不必在日常生活中謹守它們,這樣的人與瘋子實在是半斤八兩,至少是一個極為無知的人。聽某些人的言論,讀某些人的著作,會讓人以為,我們可稱頌的主在地上時除了“教義”以外沒有教過別的,卻把踐行的本份留給別人去教!只要對四福音有一點點的認識,我們就足以明白這是完全錯誤的。我們的主不斷地教訓祂的門徒應當做什麼樣的人,行什麼樣的事。一個真正成聖的人是絶不會忘記這一點的。他所侍奉的主這樣說:「你們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約15:14)。
(8)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地渴望按照“保羅書信中為教會所立的標準而活”。這個標準幾乎可以在他所有書信的篇末看到。人們普遍認為,保羅的書信無非是些有關教義的宣言和爭議性的題目——稱義、揀選、預定、預言,等等——這完全是個錯覺,也是現今盛行的人們對聖經無知的又一可悲證明。保羅的書信清楚明白地包含了有關基督徒在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本份、日常習慣、性情以及怎樣彼此相待的實際指導,我不相信任何人仔細閲讀保羅書信卻看不到這些教導。我向所有人發出挑戰,人不可能說閲讀了保羅的書信,卻沒有看到有關基督徒在生活中各個方面的本份、日常習慣、性情以及怎樣彼此相待的大量實際指導。這些指導是受神的默示而寫的,為的是給所有自稱為基督徒的人作永久的嚮導。不謹守它們的人,即使達到某一教堂或某一地方教會的成員要求,也絶不是聖經所說的那種「成聖」的人。
(9)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注意”我們主美好地示範出的“主動美德”,特別是仁愛的美德。「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13:34-35)。一個成聖的人總是在這個世界上力圖行善,減少周圍人的痛苦,增加他們的歡樂。他會致力於效法他的主,對每一個人充滿仁慈和愛心——這不僅僅是在言語上叫人「親愛的」,而是一有機會就通過舉動、行為和捨己表現出來。那些自稱是基督徒而又自私的人,將自己包裹在擁有優越知識的自大中,似乎根本不管別人的浮沉死活,上天堂還是下地獄,只顧自己禮拜天穿著最好的服裝去教會,並被叫做「忠心的成員」——這樣的人其實對成聖一無所知。他可能自以為是地上的聖徒,但絶不是天上的聖徒。那些在效法基督方面一無所做的人,基督並不會被顯明是他們的救主。使人得救的信心和真正使人歸正的恩典,總會產生對耶穌樣式的某種程度的效法(西3:10)【「福音所展現的基督是聖潔的典範和榜樣。但是,以為祂的一生和受死的整個目的只是為了示範和印證祂所教導的聖潔教義,這種想法是該咒詛的。同樣,忽略祂的榜樣,不憑著信心思想我們的這位偉大榜樣,沒有為效法祂而努力,這也是邪惡有害的。為此,讓我們多多思考,祂是什麼樣,祂做了些什麼,祂在所有的本分和試煉中是如何行事為人的,直到祂完全聖潔的形象根植於我們的頭腦中,從而使我們像祂」。(約翰·歐文所著《聖靈論》,卷三,513頁)】。
(10)最後,真正的成聖顯示在“慣常注意”基督教信仰的“被動美德”。我所說的被動美德,指的尤其是那些在服從神的旨意和彼此寬容忍耐上顯出的美德。不仔細查考,也許很少有人能看出新約聖經有多強調這些美德,以及它們佔有怎樣重要的位置。這也正是彼得叫我們注意主耶穌基督的榜樣時心中特別想到的,他說:
基督也為你們受過苦,給你們留下榜樣,叫你們跟隨他的腳蹤行。他並沒有犯罪,口裡也沒有詭詐;他被罵不還口;受害不說威嚇的話;只將自己交託那按公義審判人的主(彼前2:21-23)。
這是主禱文要求我們做出的唯一宣認:「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這也是主禱文末尾所闡述的一點。在保羅羅列的聖靈的果子中,這一點占了三分之一。列出來的果子有九種,而其中的三種“忍耐、恩慈、溫柔”無疑都是被動的美德(加5:22-23),我必須坦白地講,我認為基督徒對這一點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被動的美德比主動的美德更難實現,然而對這世界有最大影響的,正是這些美德。有一件事我非常肯定:除非我們遵行聖經所強調的溫柔、恩慈、忍耐和饒恕,否則假裝成聖是荒謬的。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慣於煩躁易怒、脾氣暴躁的人,對周圍的人言語刻薄、極不和善的人——心存惡意的人,懷恨在心的人,心存報復的人,包藏禍心的人——哎!這樣的人在這世界上何其多——這樣的人對自己本該知道的成聖,知道得實在是太少了。
以上是一個成聖之人身上可見的標記。我不是說它們在所有屬神之人的身上都以同樣程度顯示出來。我坦率承認,即使在最好的人身上,它們也不會全部展現出來。但是我滿有信心地說,以上我所講的均是聖經所講的成聖標記,如果有人一樣都沒有,他們真該懷疑自己身上是否有任何恩典。不管別人想怎麼說,我要毫不諱言地宣告,真正的成聖是可見的。以上我所簡述的,或多或少是一個成聖之人的標記。
Ⅲ.最後,我提議讀者考慮“稱義和成聖之間的區別”。它們哪裡相同,哪裡不同?
該主題的這一部分非常重要,然而恐怕不是所有的讀者都這樣認為。對此,我將予以簡述,卻不敢全然忽略。關於信仰,太多的人只喜歡看表面的東西,他們將神學上須慎重對待的差異看成沒有多大價值的「言語和名目」問題。但我警告所有認真對待自己靈魂的人,由於沒有在基督教教義中「分別是非」而引起的煩亂不安,實在非常嚴重;我尤其要建議,如果他們喜愛平安,就要仔細弄清擺在我們面前的這個問題。我們總須記住,稱義和成聖是兩件不同的事。然而,它們不但有“不同”的地方,也有“一致”的地方。讓我們試著來看看這些異同是什麼。
稱義和成聖的相同之處是什麼?
(a)兩者都由神白白的恩典生發出。信徒的稱義和成聖唯獨出於神的恩惠。
(b)兩者都是基督在其永約中為屬祂的人所擔保的偉大救贖之工的一部分。基督是生命的源頭,從中湧出赦罪和聖潔。二者的根基都是基督。
(c)在同一個人身上,既可以看到稱義,又可以看到成聖。稱義的人總會成聖,成聖的人也總是稱義的。神使兩者聯合,它們不能分割。
(d)兩者同時開始。一個人開始成為稱義之人的那一刻,也就開始成為一個成聖的人。他可能感覺不到,但這是事實。
(e)對於得救而言,兩者是同樣必需的。所有進了天堂的人都是既蒙了饒恕,又有了新心,既蒙了基督的寶血,又有聖靈的恩典,既得了永遠榮耀的名分,又預備好享受這榮耀的。二者同樣是必需的。
這些都是稱義和成聖相同的地方。讓我們轉過來看一看它們的不同之處。
(a)稱義是因著主耶穌基督的緣故,將一個人看成並“算為”公義的,成聖則是使一個人的內心實實在在地“變得”公義,儘管其程度可能十分微弱。
(b)我們因稱義而有的義並“不是自己的”,而是我們偉大的中保基督永恆完全的義歸與我們,我們通過信心,使之成為我們的。我們因成聖而有的義“是自己的”,它存在於我們裡面,是由聖靈賜給我們,且是在我們裡面做成的,然而,這種義卻含有許多的軟弱和不完全之處。
(c)在稱義上,我們自己的行為沒有絲毫位置,唯一需要的僅只是對基督的信心。在成聖上,我們的行為極為重要,神也吩咐我們要爭戰、警醒、祈禱、努力、勞苦、儘力。
(d)稱義是一件已經完成了的工作,一個人在相信的那一刻就完全稱義了。相比之下,成聖是一項尚未完成的事工,在我們到達天堂之前,它永遠不會完全。
(e)稱義不會増長或加添:一個人首次憑著信心來到基督面前時所得到的稱義,其程度和此後直到永遠時都是一樣的。成聖則是一項顯著的漸進工作,在人活在地上的日子裡不斷持續地增長和加添。
(f)稱義尤其關係到“我們的身份”,即我們在神眼中的地位和我們從罪責中得釋放。成聖特別關係到我們的“性情”和內心的道德更新。
(g)稱義給了我們進天堂的名分,使我們可以無畏地進入。成聖使我們適於進入天堂,併為我們將來能夠享受天堂做好預備。
(h)稱義是神“在我們之外”的宣告,不能輕易被人識別出來。成聖則是神“在”我們“裡面”的作為,可以從它的外在表現上看出來。
請讀者注意這些區別,並仔細思量。我相信,在信仰這件事上有許多心懷好意的人感到晦暗與不安的一個原因在於,他們習慣於混淆稱義和成聖,而不是區分它們。在我們的頭腦中,怎樣強調它們是兩件不同的事情都不過分。毫無疑問,它們不能被分開,任何人只要有了其中之一,便兩者兼有。但是,絶不能混淆它們,千萬不要忘記它們之間的區別。
現在,我要以幾點運用來結束這個主題。成聖的本質和可見的標記已經擺在我們面前。那麼,所有這些應在我們腦海中產生什麼實際反映呢?
(1)首先,讓我們“認識到自稱為基督徒之人的危險狀況”。非聖潔無人能見主;沒有成聖就沒有救恩(來12:14)。這樣,有多少所謂的信仰其實是完全無用的!在上教堂、去聚會的人中,有多少是行在引向滅亡的寬路上!想到這會令人害怕、悲哀和沉重。啊!願傳道人和教師睜開眼睛,認識到周圍靈魂的狀況!啊!願人們聽從勸說而「逃避那將來的忿怒」!如果沒有成聖的靈魂可以得救並上天堂,那麼聖經就是假的。然而,聖經是真理,從無虛謊!那麼結局會是怎樣啊!
(2)其次,讓我們“務必努力確定自己的光景”,不感到並確知自己已經「成聖」就決不停息。我們的愛好、選擇、喜好和傾向是什麼?這就是那個檢驗性的問題。我們願望、希冀和想要在死前成為什麼並不重要。我們現在怎樣?我們目前在做什麼?我們是否成聖了?如果沒有,那麼這錯全在我們。
(3)另外,要想成聖,道路是明擺著的:“我們必須以基督為開始”。我們必須來到祂面前,承認自己是罪人,沒有別的請求,只有—個極大的需要,憑著信心,將我們的靈魂交付於祂,以便與神和好。我們必須把自己交在祂手中,如同交在一個好醫生的手中,並向祂呼求憐憫和恩典。我們不能指望和等待憑藉我們所做的什麼把自己舉薦到神面前。邁向成聖的第一歩,和稱義一樣,是藉著信心來到基督面前。我們必須先活過來,然後才有行為。
(4)還有,要想在聖潔上增長,變得更加成聖,“我們必須像起初那樣”,不斷地向基督發出新的懇求。基督是頭,各個肢體必須從祂獲得供應(弗4:16)。過著每日信靠神兒子的生活,每天從祂的豐盛中支取祂所應許併為祂子民預備的恩典和力量——這就是漸進成聖的偉大秘決。那些看起來停滯不前的信徒,通常是忽略了與耶穌的親密交通,從而使得聖靈擔憂。在上十字架的前一晚祈禱說「使他們成聖」的基督,也完全願意幫助任何憑信心向祂懇求幫助和願意更加聖潔的人。
(5)再者,讓我們在地上對自己的心“不要期望得太多”。即使在最好的情況下,我們也會發現自己每天都有謙卑下來的理由,而且時時都會發現我們是需要憐憫和恩典的欠債人。我們得到的亮光越多,就越能看見自己的不完美,我們起初就是罪人,我們會發現,自己在往後還是罪人;儘管被更新了、被饒恕了、被稱義了,但是到了最後依然是罪人。我們的絶對完全還沒有來到,對它的期待也就應該是我們盼望天堂的一個原因。
(6)最後,讓我們決不要以“重視成聖”,並致力於達到很高的聖潔標準為恥。有些人滿足於可悲的低水平的聖潔成就,另一些人則毫無聖潔地活著,卻不感到羞恥,滿足於僅僅來往於教會、禮拜堂之間,而沒有任何進步,就像是磨坊裡的馬。讓我們堅守以前的老路,自己追求卓越的聖潔,並勇敢地鼓勵別人追求。這是得到真正幸福的唯一途徑。
不要管別人怎麼說,讓我們堅信聖潔即幸福,生活得最安樂的人總是“成聖的人”。毋庸置疑,有些真基督徒由於疾病、家庭的試煉、或其它隱秘的原因,對安慰享受得很少,在奔向天堂的路上一生悲慼。但這些只是例外。作為總體原則,在長期的生活中,「成聖」的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是千真萬確的。他們所擁有的堅固的安慰,是這世界不能給予和奪去的。「智慧的路是安樂的路」。「愛你律法的人有大平安」。那位不能撒謊的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但同時聖經也寫道:「惡人必不得平安」(箴3:17;詩119:165;太11:30;賽48:22)。
成聖這個主題極為重要,這方面的錯誤又大又多;因此,我極力向那些想深入學習整個成聖教義的人推薦歐文所著的《聖靈論》,因為像本文這樣的篇幅不可能詳盡論述這個題目。
我知道,歐文的作品在當今並不受歡迎,許多人都因他是清教徒而忽視他,鄙視他。但是,這位在共和政體時代是牛津基督教堂學院教務長的偉大神學家,不應受到這樣的對待。他對聖經的學識和純正認識的一根小指,也比嘲笑他之人的整個身體所有的更多。我毫不猶豫地斷言,想要研究實踐神學的人,在這一主題上,再也找不到像歐文及其同時代的一些人那樣完全、符合聖經和詳盡的著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