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又看見一個新天新地。因為先前的天地已經過去了,海也不再有了。
2 我又看見聖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裡從天而降,預備好了,就如新婦妝飾整齊,等候丈夫。3 我聽見有大聲音從寶座出來說:“看哪!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
4 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1-新耶路撒冷(2節)
2-新聖殿(3節)
3-新約(3節)
4-新以色列(4節)
5-新創造(1節)
作為一門學科,聖經神學經常採用各種各樣的表達方式。然而,這些表達的核心是一個壓倒一切的前提,即聖經豐富的多樣性服事於它的深刻統一。此外,通過考慮神學主題的歷史發展,可以最清楚地看到這種『統一中的多樣性』(diversity within unity)。而且,這種思想的歷史進程從聖經的一端延伸到另一端。換句話說,整本聖經都在按照一個共同的目的、朝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前進、成長(因此我們可以說整本聖經是『末世論的』(eschatological)。
因此,要辨別啟示錄 21-22 章(聖經故事的結尾)的起源,我們必須超越福音書和書信傳統的重要貢獻,一直追溯至舊約。
我們不只是著手編制一份最喜歡的「證明經文」(prooftexts)的清單,也不是只對啟示錄 21-22 章中直接提到或引用的那些文本進行徹底的討論。必須探索的是約翰異象核心中每個主要主題的舊約起源,啟示錄 21:1-5:新耶路撒冷(第2節);新聖殿(第3節);新約(第3節);新以色列(第4節);新創造(第1節)」
那麼,選擇我們的五個主題有一個特殊的理由。 正如我們已經註意到的,它們是啟示錄 21 章和 22 章中最明顯提到的主題。其次,每一個都與聖經中更廣泛的統治概念(the Bible’s wider concept of government),即神的國度,有著直接的相關性。 從這個角度來看,『新耶路撒冷』是統治和被統治者的象徵(the symbol of government and those governed); 『新聖殿』是統治的所在地(the seat of government); 『新約』是統治的管道工具 (the instrument of government); 『新以色列』揭示了那些被統治者及他們的角色(reveals those governed and their role); 而『新創造』則是對被統治者和統治者的最終綜合呈現(a final comprehensive presentation of both the governed and the Governor)。」
新耶路撒冷-總結
New Jerusalem-Summary
在約翰的啟示錄最終的大異象中,展現出被統治者、統治和世界中心的概念。那個圖象,當然,就是從天而降的「新耶路撒冷」。正是這一現實的到來,開啟了「新創造」的全面展現。舊約中這一項發展的主要預見者(anticipator)和神學催化劑(theological catalyst)是以賽亞。然而,甚至在先知之前,主要是通過「撒母耳-掃羅-大衛」的敘述和詩篇的影響,「耶路撒冷-錫安」就已被確定為世界之山、天堂之水的源頭,和未來普世朝聖的目的地(universal pilgrimage)。在錫安,耶和華已經擊敗仇敵,並將擊敗以色列所有的敵人,無論是神話中的、歷史上的還是末世的!
仔細檢查以賽亞書的結構可以證明,耶路撒冷在以賽亞的關注中占主導地位。這位先知在歷史和末世的視野之間搖擺,交替使用厄運的預言,和將我們從耶路撒冷頹廢和自殺的場景,轉移到位於新天新地中心的永恆錫安的盼望。通過那一位神的僕人的事工,義人追溯新出埃及記的「古老」腳印,在新出埃及(New Exodus)中回到榮耀之城,完成所有亞伯拉罕的應許,並逆轉了巴別塔的喧囂。類似的音符在發聲,儘管調式不同,在耶利米哀歌、被擄時期和被擄後時期的先知書中也可以聽到。因為這些耶路撒冷的傾倒,和隨後的被擄,不僅引發了申命記 28 章中的詛咒,而且還引進了一種新的表述方式,表達了那無法抑制的神的信實。
當然,這一切都是政治耶路撒冷的喪鐘。在祂的禍哉的預言和被釘十字架復活中,耶穌不僅永遠棄絕了耶路撒冷,而且通過自己承擔其作為世界之光的傳統角色來取代這座城市。耶穌從先知口中的耶路撒冷,轉移到外邦人的加利利,進一步強調了這種否認。最後,在所有後續歷史的顯著縮影中,耶穌宣布隨著祂的受難和古聖城的毀滅,這個世代已經結束。因此,保羅接下來只要介紹「天上的耶路撒冷」,這是新世代(the New Age)神聖統治和臨在的最高象徵,而希伯來書只需將我們的目光引向錫安,即信徒朝聖之旅即將結束的地方。
在最後的異像中,從天而降的耶路撒冷現在是新創造的象徵和中心。它是天地的交匯點。現在所有的仇敵都被打敗了。列國都進入了它的大門。天堂之水沿著街道流淌。
以賽亞書-總結
Isaiah-Summary
以賽亞書的主題把在審判下(因為忽視耶和華的王權)屬物質的耶路撒冷(physical Jerusalem)的不正當「敬拜」,轉移到在「新耶路撒冷」敬拜耶和華。在這本偉大書卷的主題發展過程中,「耶路撒冷」逐漸成為一個重要的聖經象徵,結合了城市和得救的團體;結合了神聖的空間和成聖的人。以賽亞清楚地表明,如果錫安沒有事先復興,就不可能有復興的以色列。惟獨耶和華的同在,才能使以色列人成為神的子民。大衛的王朝和大衛的聖殿很少受到關注,因為以賽亞書關心的是最終的結局。他的錫安是一個理想;是一個完美的團體;是神的義民(the righteous people of God)。
然而,作為一個政治概念,以賽亞對耶路撒冷的看法提醒我們,上帝的拯救活動發生在歷史之中。從這個世界的「巴比倫」,就像從古代的巴比倫一樣,上帝拯救了祂的子民。祂會為他們找到一座城市。一個城市是一個統一的政治共同體的形象。創世記 11 章中的巴別塔概念,及其隨之而來的分裂後果已被扭轉。以賽亞的耶路撒冷概念,因此取代了巴別塔建造者錯誤的人文主義夢想(ill-conceived humanistic)。在建立世界中心的願望的推動下,巴別塔的那些人也建造了一座城市,以尋求統一的統治,使人可以得到完美的監管。以賽亞現在將這種對合一的追求視為是神所賜予的!
以賽亞書的作用是將這種「中心神學」(theology of the center)帶到我們面前。通過瀰漫在聖經中的城市象徵,被治理和治理的概念被結合在一起。然而,這種象徵主義出現的歷史背景提醒讀者,末世論預測了一個明確的歷史實現。信心與歷史終將相遇,現實與象徵終將重合。以賽亞書 40-66 章所呈現的,是以圖像的方式預示了啟示錄 21-22 章的信息——歷史的終結。
唐興 摘譯自:William J. Dumbrell,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Revelation 21–22 and the Old Testament (Eugene, OR: Wipf and Stock Publishers,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