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篇第一卷(詩篇1-41)
全能的主上帝永遠統治著天地。但「罪的奧秘」興起了,挑戰祂在人類中的主權。為應對這一挑戰,上帝通過立約和應許,承諾要從各部落、各族、各語言和各民族中贖回一群數不清的人,成為祂自己的人。完成救贖的工具是一位「獨特的拯救英雄」,祂將在時間成熟時與撒旦本人發生致命的衝突(參見創世記 3:15)。因此,對抗將成為整個人類歷史的特徵,直到完成。在以色列作王的時代,這種對抗通過以色列彌賽亞(受膏抹)君王為建立公義與和平的國度而彰顯出來。耶西的兒子大衛是神揀選來履行這個救贖角色的人。作為最終通往君尊救贖主陣線的領袖,他必須與他的彌賽亞王國的眾多敵人展開致命的衝突。特別是當他第一次試圖建立這個公義、憐憫與和平的國度時,他會不斷地與他的許多敵人對抗。詩篇第一卷反映了這種對抗的開放框架。對第一卷詩篇的查考將集中在構成此卷書的主要元素上。將特別考慮到四個要素:(1)詩篇 1 和 2 對整個詩篇的基礎作用; (2) 大衛所寫的詩篇的第一部分; (3) 彌賽亞詩篇 18 和托拉(律法)詩篇 19 的結構意義; (4) 離合詩篇對第一卷結構的貢獻。
唐興摘譯自:Robertson, O. Palmer. The Flow of the Psalms: Discovering Their Structure and Theology (Kindle Locations 1328-1330). P&R Publishing. Kindl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