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
  • 主頁 Home
    • 北美改革宗長老會歷史
    •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簡介
  • 我們的信仰 Our Confessions
    • 西敏斯特信仰告白 The Westminster Confession of Faith
    • 西敏斯特大要理問答 The Westminster Larger Catechism
    • 西敏斯特小要理問答 The Westminster Shorter Catechism
    • 多特信條 Canons of Dort
    • 85要理問答補充 Catechism Supplement
    • 孩童教理問答 Catechism For Young Children
  • 主日信息總覽表Sermons
    • 什麼是改革宗長老會
    • 新生命系列-彼得前後書
    • 馬太福音 1-4章
    • 馬太福音 5-7章 登山寶訓
    • 馬太福音13章-天國的奧秘
    • 馬太福音 14-17 章 君王退隱
    • 馬太福音 18 章 天國生命
    • 馬太福音 19-20 天國實際
    • 馬太福音 21-23章 衝突與決裂
    • 馬太福音 24-25 章 橄欖山寶訓
    • 馬太福音 26-28 章 基督的十字架
    • 約翰福音
    • 羅馬書 8 章 生命聖靈律之新生命樣式
    • 以弗所書
    • 創世記
    • 提摩太前書
    • 詩篇 系列
    • 傳道書
    • 箴言書
    • 猶大書 3-4
    • 哈巴谷書
    • 歷代誌
    • 但以理書
    • 帖撒羅尼迦前書
  • 敬拜禮儀 Liturgies
    • 我們的敬拜 Our Worship >
      • 本週-敬拜禮儀 01
      • 本週-敬拜禮儀 02
      • 本週-敬拜禮儀 03
      • 本週-敬拜禮儀 04
      • 本週-敬拜禮儀 05
      • 本週-敬拜禮儀 06
      • 本週-敬拜禮儀 07
      • 本週-敬拜禮儀 08
      • 本週-敬拜禮儀 09
      • 本週-敬拜禮儀 10
      • 敬拜神學入門 Public Worship 101
      • 敬拜詩篇 Psalms for Worship
      • 敬拜之規範性原則 Regulative Principle of Worship
      • 聖約敬拜規範原則與命令
      • 讀唱詩篇 Exclusive Psalmody
      • 西敏斯特大會與獨頌詩篇 Westminster Assembly and Exclusive Psalmody
      • 改革宗教會的詩篇頌唱歷史 John Calvin and the Psalmody of the Reformed Church
      • 英文詩歌在敬拜中的演變 The English Hymn: Its Development and Use in Worship
      • 西敏斯特會議與講道的改革
    • 聖餐禮儀 Lord's Supper
    • 領聖餐會員盟約
    • 成人洗禮 Baptism of an Adult
  • ASRPCI 部落格 Blog
  • 1/2019 每日讀經靈修
  • 12/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11/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 10/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9/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 8/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7/2018 每日讀經靈修
  • 【啟示錄 查經】 導論 01-03
    • 啟示錄 導論 04-06
    • 啟示錄 1章 07 天上異象
    • 啟示錄 2-3章 08 七個教會
    • 啟示錄 4-5章 09 神的寶座
    • 啟示錄 6-7章 10 七印
    • 啟示錄 8-11章 11 七號
    • 啟示錄 12-14章 12 七段歷史
    • 啟示錄 15-16章 13 七碗
    • 啟示錄 17-19 章 14 巴比倫
    • 啟示錄 19 章 15 騎白馬的審判
    • 啟示錄 20-21章 16 最後的審判
    • 啟示錄 21-22章 17 新耶路撒冷
    • 啟示錄 22章 18 結尾與勸勉
  • 查經 Bible Study-羅馬書
  • 查經 Bible Study— 加拉太書
  • 最近活動 Latest Events
  • 社區服事 Community Outreach
  • 領聖餐會員盟約 Covenant of Communicant Membership
  • 神聖盟約 Sacred Bond
  • 聖經重要議題
    • 01-神國度的起源
    • 02-神國度的建造與發展
    • 03-普遍恩典之約
    • 04- 亞伯拉罕之約
    • 05- 摩西之約
    • 06- 會幕
  • 改革宗神學 必讀書目
  • 改革宗長老會治會章程RPCNA Constitution
  • 聖經圖表
  • 聖潔-Holiness 萊爾 J.C .Ryle
  • 神的國度 聖經專題講座
  • 準備釋經講道 Danny Prutow
  • 準備釋經講道-Steven Lawson
  • 準備釋經講道-John MacArthur
  • 釋經講道講座-Rev.Sawtelle
    • 1-理論與講道
    • 2-德行與講道
    • 3-神學與講道
    • 4-經文分析與講道
    • 5-應用與講道
    • 6-修辭與講道
    • 7-預備與講道
    • 8-禱告與講道
  • Youtube 視頻操作
  • 聖經的教會論
  • Blog

ASRPCI Blog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  部落格

流暢的詩篇-THE FLOW OF THE PSALMS-05

4/28/2022

0 Comments

 
Picture
photo from unsplash.com

(譯者註:詩篇分為五卷:第一卷1-41;第二卷42-72;第三卷73-89;第四卷:90-106;第五卷107-150。本書的作者 羅伯森從詩篇的結構和內容中看到了整卷詩篇中所浮現的流暢連貫的主題:彌賽亞受膏君王和祂的國度的建立。)

​BOOK V (PSALMS 107–150): CONSUMMATION
詩篇第五卷(詩 107-150):完成
 
詩篇以對抗開始(第一卷,詩篇 1-41)。大衛雖然被神膏立為他子民的彌賽亞君王,但他仍要與眾多敵對神公義與和平國度的敵人爭戰。然而,祂確信聖約之主會不顧一切敵對勢力建立他的王國。儘管大衛仍在與他的敵人爭戰,但詩篇在第二卷中走向了與其他國家人民交流的立場(詩篇 42-72)。列國應該認識到,他們在神和祂的受膏者手中的失敗是不可避免的。他們應該加入讚美神的行列,並將他們的奉獻帶到神在耶路撒冷的聖殿。大衛的兒子所羅門表示他相信彌賽亞國度會從一個海擴展到另一個海,並從江河流到天涯海角。這個國度會像太陽和月亮一樣長存。然而,由於神子民的罪和他們對祂缺乏信任,被擄流放的災難已經來臨(第三卷,詩篇 73-89)。列國侵略的權勢摧毀了他們的聖殿和城市。他們彌賽亞的王冠和寶座已被扔在地上。儘管被擄流放一定是痛苦的,但這種經歷是促使以色列國在大衛之約應許中長大成熟的催化劑(第四卷,詩篇 90-106)。關於神永久居所和大衛永恆王朝的聖約應許必須集中在神自己身上。因為他世世代代一直是他們的居所。大衛的王朝最終只有通過與神的統治完美結合才能實現。
 
所以現在詩篇準備呈現國度終極完成的讚美高潮(第五卷,詩篇 107-150)。詩篇作者通過一個複雜的結構,通過一篇介紹性的詩篇來呈現人​​們的狀態(詩篇 107);提供簡短但重要的大衛詩篇集(詩篇 108-110);介紹了哈利路亞詩篇的初始分組(詩篇 111-117);通過把「彌賽亞詩篇」與「律法詩篇」的最終放在一起來構建第五卷(詩篇 118-119);介紹了十五首平衡的「上行詩篇」,最終聚焦於錫安神的居所(詩篇 120-134);提供了三首歷史回憶的過渡詩篇(詩篇 135-137)和八首適合被擄流放環境的大衛詩篇(詩篇 138-145);並以適當的哈利路亞結局(詩篇 146-150)作為結束,使整個詩篇達到高潮。我們可以在此框架的考量之下,去思想第五卷詩篇的各個部分。

唐興 摘譯自:​Robertson, O. Palmer. The Flow of the Psalms: Discovering Their Structure and Theology (Kindle Locations 3992-4001). P&R Publishing. Kindle Edition.

0 Comments

神的護理和神蹟- God's providence and Miracle

4/20/2022

0 Comments

 
Picture
photo from unsplash.com

「神蹟是神的能力突如其來的澆灌下來,
是無法用常理來解釋的事件,
目的是為了要擴展神的國。


在過去兩百年間,大衛·休莫(David Hume-18世紀蘇格蘭啟蒙運動的哲學家)的著作佔據了整個西方世界對神蹟的理解。他對神蹟的定義是:「一件違反自然律的事」,或「神明故意違背自然律」。因為我們對歷史事件的認識只能通過目擊證人的證詞,而證人的證詞又只能藉著我們對我們自己經驗的類比來證實,又因為我們的經驗證實了已知的自然律,所有證人有關神蹟的證詞,若是有什麼超越自然律而無法以自然方法解釋的,都不會被採納。
 
然而,休莫對神蹟定義的規範和新約聖經對神蹟的教導沒有什麼關聯。休莫的認知具有一個前提假設,他的宇宙觀是「自然神論」(Deist),或甚至是「不可知論」(Agnostic)或「無神論」(Atheism)。而聖經一致的教導則是:宇宙是由神所創造,為了要彰顯出祂的榮耀。神在創造時放入了一些穩定的規律,但祂自己從來不受這些規律的限制,祂可以自由地在任何時刻,以任何方式,介入這個宇宙,來扭轉和改變宇宙歷史的進程和方向。
 
聖經所記載的這些神蹟事件都顯出神介入自然界並不是隨機任意的,而是策略性和手術式的精準介入。每當神如此的行動時,聖經的作者們會稱這些介入為「記號」,「大能」,「神蹟」,或「大能的作為」(可6:5;來2:4;約4:48;徒14:3;林前12:4,11)。查理·圖博特認為在猶太教基督教的文學中,神蹟有三個功能:資格認證,傳福音,和行為糾正教育。
 
神經常,但不完全是,透過人為媒介來施行這些大能和記號。例如,在申命記34:11記載了摩西是神所欽定的代表,他得到了合法資格來挑戰埃及的暴政,並認證了神是出埃及記中大能的君王;那段經文說到「以後以色列中再沒有興起先知像摩西的,耶和華打發他在埃及地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僕,並他的全地,行各樣神蹟奇事」(參考使徒行傳7:36)。
 
同樣的,彌賽亞,祂本是神,祂是神所差派欽定的代表,來建立祂的國度。基督是「神藉著···在你們中間施行異能、奇事、神蹟,將他證明出來」(徒2:22;參考可16:17,20;約20:31)。使徒們同樣也是基督特派的代表,透過神蹟和大能啟示出神國的醫治與和好的功能,使萬國能相信彌賽亞(徒4:8–20;5:12;6:8;8:6,13;15:2;林前14:22;林後12:12;羅15:18–19)。神蹟也是用來警告神的百姓,來悔改歸正他們的行為,使他們能合乎天國的行為模式(羅15:4;林前10:6–11;彼後2:6;來4:1–11)。
 
對奧古斯丁(Augustine-第4世紀神學家)來說,最大的神蹟就是人心的轉變,人邪惡的慾望得到了醫治,使人能盡心愛神並愛鄰舍如同自己。奧古斯丁沒有拒絕承認「物質界的神蹟」,但他在詩篇註釋中寫道:這些「靈魂的神蹟」是神在世界上繼續施行創造大能的最佳證據。
 
因此,神蹟並不是如休莫所說的神隨意違反自然律。它們是神嶄新的,令人驚訝的以祂創造的大能介入世界來完成某個特殊目的。奧古斯丁明白這道理,在他的 《信心的用處》 中強調,神蹟是「一切看起來特別困難,超越人一般所能盼望或想像的」。他在《上帝之城》中也寫道,稱神蹟是「違背自然」的並沒有不合適,但只有在理解這是在講「違背我們所認識的自然。因為我們定義自然為自然界經常發生的規律;並且當神所做的事違背了這個規律時,我們可以稱之為奇蹟,或神蹟」。換句話說,當一個事件超越了我們的理解範圍,它是「違反自然」,但這並不代表它真正違反自然的本質。自然只不過是神在受造物中所定的規律,這規律是神可以隨時透過祂創造的大能而改變的。
 
所有正統的信徒都承認神在歷史中行了大能的神蹟(miracle)和記號(sign),並神仍然可以繼續行神蹟。然而,「神蹟恩賜終止論者」如約翰·麥克阿瑟(John MacArthur)和理查·賈芬(Richard Gaffin)相信神在使徒時代之後不再行大能的神蹟和記號了,而「神蹟持續論者」則相信神蹟彰顯和靈恩恩賜繼續賜給教會(林前12:7–11)。

關鍵經文
可 6:17; 約 4:48; 約 20:20–31; 徒 2:22; 徒 5:12; 徒 14:3; 林後 12:12; 來 2:4
額外經文
來 2:3; 約 5:20

唐興 摘自:Johnathan Warren P. (Pagán), “神的護理和神蹟,” in 萊克姆神學概論, ed. Brannon Ellis, Mark Ward, and Jessica Parks, trans. Timothy Peng with 彭加榮 (Bellingham, WA: 萊克姆出版社, 2018).
(註:持守「終止論」立場者認為神不再行使具有救贖啟示性的神蹟和恩賜,因為成文的救贖啟示——聖經已經形成、完成了,神的救贖計劃已經隨著復活升天的基督進入了新的階段。在此階段中,神藉著聖靈透過聖經,成就祂的救贖計劃,一直到世界末了。)

特殊的護理或神蹟
Extraordinary Providences or Miracles
​

在神的特殊護理中,我們也應當把神蹟算在內。在神蹟中,神不透過「第二因」(second cause)(即自然界中的任何媒介)來工作,乃使用異乎尋常的方法。麥福生(McPherson)給神蹟以下的定義:「所謂神蹟乃是不訴諸於通常方法所完成的事,乃是直接由「第一因」(first cause)(神)而產生的結果,不需要居中的媒介,一般而言,至少不需「第二因」。」

​在神蹟中的特異之事,乃是施行神超自然能力的結果。這當然不是由於「第二因」(自然律)所行使的一般方法。有些人主張神蹟是不可能的,因為神蹟違反自然律;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所謂自然律只是說明神在自然中工作所使用的一般方法。神若藉「第二因」,用一般方法,那就是藉著自然界,藉著人的活動在世間工作,那是祂的美意。但這並不是說神不能夠離棄既定的秩序,藉著祂旨意單獨行動而產生超奇的效果,且並不破壞自然的秩序。就是人有時也作出違反自然律而並不妨害自然法則的事。雖然有地心引力法則的存在,但你也能舉起手來,把球擲向空中。人尚且能作這樣的事,無所不能的神豈不能作出比這更神奇的事嗎?

 
唐興 摘自:伯克富, 基督教神學概論(繁體), trans. 趙中輝 and 宋華忠, 三版. (台北市105松山區南京東路4段133巷6弄40號1樓: 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2016), 78.
0 Comments

流暢的詩篇-The flow of the psalms-04

4/13/2022

0 Comments

 
Picture
photo by Eric Maur from unsplash.com

(譯者註:詩篇分為五卷:第一卷1-41;第二卷42-72;第三卷73-89;第四卷:90-106;第五卷107-150。本書的作者 羅伯森從詩篇的結構和內容中看到了整卷詩篇中所浮現的流暢連貫的主題:彌賽亞受膏君王和祂的國度的建立。)

BOOK IV (PSALMS 90–106): MATURATION
詩篇第四卷 (詩90-106)成熟

 
詩篇第四卷的語氣與第三卷前面的信息有明顯的不同。 這卷詩篇沒有反覆地演練以色列國家在列國仇敵手中的毀滅,而是在呈現對大衛之約中所承諾的「永久居所」和「永久王朝」的更成熟的觀點。 第四卷詩篇把焦點放在古老的現實上,即神本身是他子民的居所,而耶和華是他們的君王。 這並不是說以色列的被擄,摧毀了恢復應許的彌賽亞大衛王國的所有希望,正如許多詩篇及其在第四和第五卷中的組合,所清楚地表明的那樣。 但現在浮現出了一種更成熟的觀點——這是透過被擄的經歷,擴展了神百姓的信心,所孕育出來的視野。
 
有人提出,詩篇最後兩卷書的目的是「將讀者的盼望從屬地的大衛國度,轉向耶和華的王權。」雖然可以肯定的是,最後兩卷書旨在強調耶和華的王權,同時這種強調永遠不會與孕育復甦對大衛彌賽亞國度的盼望的意圖是分開的。事實上,是必須引導信徒「信靠耶和華為王,而不是信靠脆弱和墮落的人類君王」,正如第五卷詩篇 145 和 146 所特別指出的那樣。但他們的信心,必須真實地擁抱所應許的彌賽亞,祂是永遠掌權的大衛後裔,並且,他們的信心,必須確定祂會使祂的子民成為耶和華的居所,正如詩篇 101、110、118 和132。
 
詩篇作者的信心,非但沒有放棄盼望聖約中,關於大衛王朝的永存會實現的應許,反而達到了更高度的成熟。以色列國在耶路撒冷被擄,和大衛寶座的真空情況下,非但沒有摧毀他們的信心,反而更強烈地掌握了神的寶座,與大衛的寶座合併的確定性;在這種合併實現之前,同時也感受到了痛苦,和無休止的爭戰,而更加地信靠耶和華的永恆王權,祂將忠實於祂對大衛之約的應許。
 
第三卷詩篇結束於:神的聖約子民和他們的君王,在被擄中的受苦,那時耶和華的居所被徹底的毀壞。然而,從某方式來看,這是人所無法解釋的:以色列國在列國仇敵手中的被擄,已成為百姓確信耶和華會做到這一點的「認證基礎」。由於王權、聖職、聖殿和獻祭的被剝奪,神子民的信心經歷了「催逼性成長」的長大成熟。正如隨後的討論將表明的那樣,第四卷的詩篇中,有幾個獨特的元素強調了這一重點。
 
第四卷包含以下基本組別:(1)兩首介紹繁榮和生命長久之前景的詩篇(詩篇 90-91); (2) 宣揚「耶和華為王」的九篇詩篇特別集(詩篇 92-100); (3) 三篇詩篇重申大衛王權持續的重要性(詩篇 101-103); (4) 哈利路亞(Hallelu-YAH) 詩篇的第一個「三組詩」(triad),包括兩首歷史回憶的結尾詩篇(詩篇 104-106)。
 
唐興 譯自:Robertson, O. Palmer. The Flow of the Psalms: Discovering Their Structure and Theology (Kindle Locations 3228-3231). P&R Publishing. Kindle Edition.
0 Comments

流暢的詩篇-THE FLOW OF THE PSALMS - 03

4/6/2022

0 Comments

 
Picture
photo by: Steven Kamenar from unsplash.com
(譯者註:詩篇分為五卷:第一卷1-41;第二卷42-72;第三卷73-89;第四卷:90-106;第五卷107-150。本書的作者 羅伯森從詩篇的結構和內容中看到了整卷詩篇中所浮現的流暢連貫的主題:彌賽亞受膏君王和祂的國度的建立。)

BOOK III (PSALMS 73–89): DEVASTATION
詩篇第三卷 (詩73-89): 毀滅
 
第三卷由十七篇詩篇組成,介紹了對上帝救贖子民生活的完全不同的看法。 焦點不再放在大衛個人身上,也不在大衛在尋求建立自己的王權時不斷的爭戰上,儘管他的仇敵一直地攻擊他。 與第一卷和第二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三卷中只有幾篇詩篇在形式上是屬於個人經歷的。這本書更廣泛地牽涉到上帝子民的團體受外邦列國所造成的迫害。
 
第三卷中最引人注目的主題是上帝的子民,在入侵的列國仇敵手中的失敗。雖然有時會有勝利的記錄,但主要的信息是上帝的子民,在面對這些強大的外國勢力時的驚人失敗。這本書戲劇性地結束於:大衛王的寶座和王冠被扔在塵土中(詩篇 89:38-39, 44)。
 
第三卷可以分為長度不等的兩部分, 是按照這些詩篇的標題中所顯示的作者來分的。詩篇 73-83 歸於「亞薩」,詩篇 84-89大部分歸於「可拉之子」。第三卷中的這種劃分基本上將前三分之二歸於「亞薩」,然後將三分之一歸於「可拉之子」,這與第二卷的比例相反,後者大致將前三分之一歸於「可拉之子」(詩篇 42) –49*),其次是大衛的詩篇佔三分之二(詩篇 51–71*)。
 
在上帝名字的主要使用上的不同,加強了第三卷中的這種區分。在「亞薩」部分(詩篇 73-83)中,「神」以 3 比 1 的比例勝過「耶和華」(神 47,耶和華 13)。在「可拉之子」部分(詩篇 84-89*),「耶和華」(Yahweh)以 2 比 1 的比例勝過「耶羅欣」 (Elohim)(Yahweh 31,Elohim 16)。在這本「可拉之子」詩篇中,對「耶和華」的偏愛與第二卷早期「可拉之子」分組中以「耶羅欣」為主要用法形成鮮明對比(詩篇 42-49*)。很難確定這兩個「可拉之子」系列中上帝名字的比例使用發生變化的原因,除了注意到第二卷特別關注通過使用更一般性的上帝的名字與非以色列民族交流上。第三卷所描繪的毀滅以戲劇性地把大衛家族的王冠和寶座都拋到了塵埃中結束,並指出帶來這種毀滅的不是別人,正是立大衛之約的上帝耶和華(詩篇)。 . 89:18, 39, 44-46)。
 
「亞薩」和「可拉之子」的確切身份無法最終確定,儘管他們的名字出現在編年史中,負責會幕和聖殿神聖音樂的團體中。 在第三卷書中提到的這些人,不能確定是與大衛和所羅門同時代的人,因為這些詩篇的大部分與列國入侵以色列的時間有關,發生在大衛之後大約三到四百年。
 
「可拉之子」是「聖殿官員的世襲行會」(hereditary guild of temple officials)的說法是一個恰當的假設。 第三卷的內容可以概括如下:(1)兩篇詩篇介紹了這卷書的焦點放在與上帝子民的苦難和毀滅上,一個從個人的角度(詩 73),一個從集體的角度看問題(詩 74); (2) 兩首詩篇肯定了上帝對地上君王的王權,儘管他們可能帶來毀滅(詩篇 75-76); (3) 七篇詩篇報告了以色列南國和北國的毀滅和拯救,焦點集中於詩篇 80 的「兒子」(詩篇 77-83); (4) 本書中「可拉之子」的最初的詩篇以積極的視角提供了驚人的語氣變化(詩篇 84-87*); (5) 這本書的結尾是個人和團體受苦難的悲痛,幾乎沒有被拯救的希望(詩篇 88-89)。
 
唐興摘譯自:Robertson, O. Palmer. The Flow of the Psalms: Discovering Their Structure and Theology (Kindle Locations 1964-1968). P&R Publishing. Kindle Edition
0 Comments

    我們持守和提倡:

    唯獨聖經
      Sola Scriptura
    唯獨信心
      Sola Fide
    唯獨恩典
      Sola Gratia
    唯獨基督
      Solus Christus
    唯獨神的榮耀
    ​  Soli Deo Gloria


    Archives

    March 2023
    February 2023
    January 2023
    December 2022
    November 2022
    October 2022
    September 2022
    August 2022
    July 2022
    June 2022
    May 2022
    April 2022
    March 2022
    February 2022
    January 2022
    November 2021
    March 2021
    February 2021
    December 2020
    January 2018
    October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Categories

    All
    分享讀書心得
    神的國度+教會
    系統神學
    系統神學
    羅馬書
    聖約神學
    聖經神學
    聖經輔導
    護教學
    釋經原則
    預表論

    RSS Feed

與我們保持聯繫 connect

用 email 與我們聯絡

irvinerpc@gmail.com

與我們聯絡 contact

Submit

我們的資訊 Info

爾灣聖徒改革宗長老會
All Saints Reformed Presbyterian Church Irvine
www.asrpci.org
主日午   敬拜         09:30-11:00 
             主日學     11:15-12:00

​
​    與牧師聯絡:949-751-7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