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
4. 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5.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3.不但如此……也是歡歡喜喜的。
保羅在此預先看到基督徒可能會受到別人的譏笑,因為他們雖有榮耀的盼望,卻仍然在生命中有困難與厄運,事實上並不是幸福的光景。但保羅卻使我們看到,基督徒的危難,並不阻礙他們的幸福,反之卻能使他們榮上加榮。保羅以患難所產生的結果來證明他所說的話;保羅所用的方法乃是以可羨慕的高峰為目標,有了可見的目標,保羅的結論乃是:我們目前所受的痛苦與患難對於我們的救恩是有所貢獻的,而且最終還能叫我們得益。
保羅在這裏所論到的聖徒在患難中的榮耀,並不就是說他們不怕困厄或不躲避危險;也不是說患難臨到時所有的痛苦不會使他們不快(因為若是他們沒有不愉快的感覺,就不會生出忍耐來)。然而他們有榮耀,是因為他們在憂愁困苦的時候,卻能因想到仁慈天父的恩手會減少他們的痛苦,而得著極大的安慰。信徒只要知道救恩永久可靠,就總有理由榮耀神。
如果我們是神的兒女,我們在此就可以學習了解我們受苦的目的。患難使我們習慣於忍耐,如果患難沒有使我們生出忍耐來,我們敗壞的本性就會使主的救功失去功效。保羅在此證明苦難並不能阻礙信徒榮耀神,因為他們得著神的幫助,使他們生發出盼望,更能堅定他們的盼望,只要他們忍受所臨到的苦難。因此,那些沒有學到忍耐功課的基督徒,在靈性上一定不會長進。我們不否認聖經中有時記載聖徒訴苦的事實,因為他們落在絕望之中;有時主使祂的百姓落在極度困厄之中,使他們似乎沒有喘息的時候,甚至於不能憶及安慰的泉源;然而片刻之間,祂又使那些似乎是落在死亡陰影之中的聖徒,重新獲得生命。因此在這些聖徒的生命之中,保羅的話始終證實:「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林後四8~9)。
患難生忍耐。
這不是患難所產生的自然果效,反之我們時常看到多數的人因患難而怨神,甚至咒詛神。但是一個人的內心若有從神的靈而來的順服,同時又有聖靈所賜的安慰,他就不再頑梗不化;那麼苦難(對於頑梗的人只會產生忿恨與不平)卻變為生發忍耐的媒介。
4.忍耐生老練。
雅各論到這兩點時似乎次序與這裏顛倒,因他說:經驗生出忍耐。如果我們知道兩者意義不同,就能知道兩者並不衝突。保羅在此所用的老練含有「試驗」之意,但這是信徒依靠神的保護的經驗,藉著神的扶助,他們能夠勝過困難,並能堅定不移,恒心忍耐;他們經驗到主所應許的能力常常與他們同住,但雅各用同一個字來表明「患難」(聖經其他地方也是用此字指「患難」),因為藉著患難,神能試驗祂的僕人,因之苦難也時常被稱為試驗。
按照本段經文,如果我們視忍耐是神的大能所賜給我們的,我們的靈性就能逐漸長進,如此我們對於將來就會有盼望。這盼望是出於神的恩惠,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神的恩惠常救助我們。因此保羅說:盼望是出於老練。我們應當時常記得神的恩惠,如果我們不堅定將來的盼望,我們就變為忘恩負義的人。
5.盼望不至於羞恥。
就是說我們認為我們的救恩是最可靠的。這裏也給我們看到神乃是使用痛苦來試驗我們,為的是要叫我們的救恩進到完全。因此,困苦不能使我們煩惱,反倒支持我們,使我們得著喜樂。此處更證實保羅的論點:就是敬虔的人在他們的困苦中仍能榮耀神。
因為……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我不認為這句話是本段經文末了的一句話,而是完全了前面兩節經文的總括。因苦難,我們更能忍耐,因忍耐而證明神的扶助;進一步又鼓勵我們有盼望,雖然我們有困厄或極度疲乏,我們仍不會懷疑神對我們的仁慈。這是最寶貴的安慰,比我們在順利的時候而無困苦的安慰更豐盛。如果神與我們為敵或不悅納我們,我們表面的快樂本身就是愁苦,然而神若悅納我們,我們的災厄,無疑地立刻就變為我們的喜樂與豐盛的根源。萬事都當以創造者的旨意為本,祂按著慈父之愛來待我們(保羅在第八章中再重複述及此點),能夠勝過一切的十字架與困苦,為要使我們獲得救恩。認識神對我們的大愛,乃是藉著所賜給我們心裏的聖靈所賦予的知識,因為神為那些敬拜祂的人所預備美好的事,是世人的耳目所不能見到的,惟有聖靈能向我們啟示出來。澆灌的原則非常重要,意思是說,所啟示的神的愛是無量的,而且充滿我們的心。神的愛是如此澆灌充滿了我們的全心全身,此愛不但減輕了我們在困苦時的憂傷,而且好像上等材料,能使患難變為可愛。
保羅又指出,聖靈是神所賜給我們的,是由於神無條件的恩慈而賜予我們的,並不要求我們積功累德以為報答,正如奧古斯丁所說;但奧古斯丁注解神的大愛時有些不正確,他說我們當恒久忍受困苦,如此就有堅定的盼望,因為我們被聖靈重生,我們就會愛神。這是虔誠的情緒,但不是保羅的意思。此處的愛並不是主動的,乃是被動的。我們可以肯定地說,保羅在此使我們看到愛的真正根源,乃是神所賜給眾信徒的大愛。信徒所得的愛並不是單單沾染到一些,乃是全心全身彌漫神的愛。
唐興 摘自:約翰加爾文, 《羅馬人書註釋》, 編輯,馬蘭英。 翻譯,趙中輝 宋華忠。 初版. (台北市: 改革宗出版有限公司, 1971), 115–117.